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7年5月3日,是战后日本宪法实施70周年纪念日.然而在此具有纪念意义的时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高调公布了其“修宪构想”,声称要力争实现修宪,并在2020年施行新宪法.安倍此番“修宪论”引发日本媒体高度关注,导致不同媒体立场对立,日本舆论出现分裂.本文意在通过解读日本六大报社的社论,探讨日本主流媒体针对“安倍修宪论”的不同认识与态度.  相似文献   

2.
环球人物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以来,标榜重视女性,先推出“女性经济学”,9月重组内阁时又把5名女性纳入麾下,创下历届内阁女阁僚数憾之最。近日,安倍的5名女阁僚却相继“出事”,成了安倍新内阁的“雷区”。 最早“出事”的是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小渊优子。今年40岁的小渊优子是前首相小渊惠三的女儿,被日本政坛视为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首桐的政治新星,形象清新的她一直足安倍内阁的“内阁之花”。  相似文献   

3.
演出还没有开始,结局已经注定。小泉纯一郎力挺的接班人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因为在日本自民党内人气高涨,同时缺乏强有力对手的挑战,使得9月20日的自民党总裁竞选成为他一个人的秀场。日本的安倍晋三时代,其实已经提前到来。在经济上缺乏作为的安倍,也许不会给势头依然强劲的中日经济关系带来大的影响。但在政治理念上,安倍过往在历史和外交问题上表现出的强硬姿态,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日本的邻国有理由希望得到对他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演出还没有开始,结局已经注定。小泉纯一郎力挺的接班人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因为在日本自民党内人气高涨,同时缺乏强有力对手的挑战,使得9月20日的自民党总裁竞选成为他一个人的秀场。日本的安倍晋三时代,其实已经提前到来。在经济上缺乏作为的安倍,也许不会给势头依然强劲的中日经济关系带来大的影响。但在政治理念上,安倍过往在历史和外交问题上表现出的强硬姿态,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日本的邻国有理由希望得到对他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演出还没有开始.结局已经注定。小泉纯一郎力挺的接班人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因为在日本自民党内人气高涨.同时缺乏强有力对手的挑战.使得9月20日的自民党总裁竞选成为他一个人的秀场。日本的安倍晋三时代.其实已经提前到来。 在经济上缺乏作为的安倍.也许不会给势头依然强劲的中日经济关系带来大的影响。但在政治理念上.安倍过往在历史和外交问题上表现出的强硬姿态.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日本的邻国有理由希望得到对他更多的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纵观安倍晋三整个访美行程,他在钓鱼岛问题上虽然无意回避,但似乎努力在本国政府立场和国际社会观感之间寻求平衡除去路上的时间,安倍晋三在美国的活动几乎全被安排在当地时间2月22日。据此,有日本媒体将安倍此次访美称为"一日游"。2月22日中午,奥巴马作为白宫主人首次迎接安倍到来。不过,白宫的安排却少见的低调,没有喧闹的欢迎仪式,也没有大摆筵席进行款待,只以工作午餐待之。虽然安倍不是国家元首(日本的国家元首是天  相似文献   

7.
在竞选中.安倍在敏感的外交问题上选择了“暧昧”战略.他也许将这种”暧昧“带到未来日本对亚洲的外交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是建立伪满洲国的幕后策划者之一,他也要为许多死在朝鲜、中国东北等地的日本人负责。难道安倍家族真的与战争有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
安倍究竟有多大的作为.还要交由时间去回答。日本的邻国们.仍在抱着“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观望着这位日本新任领导人的下一步行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印度,这只曾经沉寂多年的“南亚虎”现在看上去生气勃勃,势不可挡。它刚刚上演了13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演习。使中国舆论再次出现了“小心印度”的声音。在立场强硬的军方。这种声音尤其大。但也有一些权威的南亚问题专家认为:中国不应该向印度传达敌意,特别在这个时候  相似文献   

11.
初井胜人在安倍的强烈关怀下入主NHK一事,也预示了日本媒体在新的一年中将会发生重要变化。事实上,日本媒体中“国粹主义”倾向在这些年有极为显著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中日关系有两大隐患: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安倍存在铤而走险的可能;“日本因素”首次公开介入台海,表现出中日间潜在的战略冲突  相似文献   

13.
朝鲜是唯一一个东北亚地区与日本无邦交关系的国家,对朝关系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于安倍而言,都能算作成就。于是,解决“绑架问题”成了满足日朝双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07,(18):4-4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9月12日下午在首相官邸举行紧急记者会,正式宣布辞职。安倍在执政将近一年之际,为什么突然辞职?此间媒体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原因之一是受到日本自卫队印度洋上供油问题的困扰。辞职原因之二是“健康状况”。安倍夫人昭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这个年龄,如果辞职就轻松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美国媒体站在美国政府的立场上 ,对“中美撞机事件”进行了大量报道和评论 ,并对中美关系的性质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成长中的大国 ,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媒体所制造的社会舆论 ,为布什政府推行对华强硬政策提供了支持 ,使中美关系面临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解禁集体自卫权,简而言之,就是赋予自卫队在认为日本安全遭受威胁时,能够“开第一枪”的权利。在安倍一年多前第二次入主首相官邸的时候,他就选定了“右倾”的方向。这其实也是他2006年至2007年第一次担任首相时未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新闻榜     
内贾德:伊朗大选中的“黑马”6月25日结束的伊朗第二轮总统大选结果出人意料:保守派候选人、德黑兰市长、49岁的内贾德以高支持率击败了前总统、70岁的拉夫桑贾尼——原先被认为胜算几率很大的温和保守派候选人。内贾德是伊朗保守派代表人物,忠于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在担任德黑兰市长期间,他就规定各大建筑物必须有男女分开使用的电动扶梯。在对外政策上,他强调在处理伊美关系以及与欧盟谈判伊朗核计划时,采取强硬的立场。内贾德在第一轮选举时就表现出色,之所以最终胜出,被普遍认为是他的经济政策给伊朗下层民众带来希望,其强硬的外交政策也刚好吻合了伊朗民众的民族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8.
日本新闻法制研究的转向宁新8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学者在研究媒介的“表现自由”问题时多强调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作为民众代言人而享有的社会独立地位。学者们作为新闻媒介的“辩护士”站在新闻界立场上为争取媒介的新闻与言论出版自由而批判官方权力的干预,甚至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书以历史观照现实,从日本历史上日本政府正视历史的三次重要谈话着眼,通过具体深入的考证研究,条分缕析地反驳了“靖国神社”问题和“修正主义历史观”的错误思想。更重要的是,作者作为日本著名历史学家,能够摒弃民族偏见,理性面对历史,回应中日关切的历史问题,其说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日本国内民众和学界对于安倍政策的观点和态度。全书关注热点,通俗易懂,视角专业独特,分析鞭辟入里,对中国和日本的战后世代形成共同的历史认识有所帮助,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美国总统小布什已经决定了今年对台军售的武器清单,备受瞩目的安装有宙斯盾防御系统的“伯克级”驱逐舰不在其中。但是,这笔军火交易数额惊人,有可能是近10年美国对台军售最大的一次,其中包括4艘“基德”级驱逐舰。中国军事观察家分析认为:美国正在利用大陆“不放弃武力”的统一决心,和台湾“以武力死保台独”的强硬立场,在二者之间挑动一场军备竞赛,最终使自己——全球最大的军火商获取最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