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物体以速度V^→相对于转动惯性系运动时,物体受到Coriolis力的作用。因此,当物体自高空下落,由于受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指向东方的Coriolis力的作用,物体落地点偏向东方。而且由其运动微分方程组很容易算出它落地时偏东的距离。这点,在很多理论力学教材上都有论述,我们是应该很容易理解的。当在地球上竖直上抛某物体,通常也很容  相似文献   

2.
当物体以速度V→相对于转动惯性系运动时,物体受到Coriolis力的作用.因此,当物体自高空下落,由于受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指向东方的Coriolis力的作用,物体落地点偏向东方.而且由其运动微分方程组很容易算出它落地时偏东的距离.这点,在很多理论力学教材上都有论述,我们是应该很容易理解的.当在地球上竖直上抛某物体,通常也很容易由其运动微分方程算出它落地时却是偏西的,而且能精确地算出其偏西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在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的运动中受科里奥利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运动轨迹的变化(出现落地偏西)作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了持错误观点者的错误所在,以实例指出人们对竖直上抛物体在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都偏西的运动规律的认识在生活、生产、军事和航天等活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人在分析竖直上抛物体的运动时说,当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即时速度为零,即相对于地面这个参照物的相对速度等于零,所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至少可以说,物体处于瞬间静止状态,这种说法对吗? 答:上述说法是欠妥的。判别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总要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通常选取地面为参照物。但是判别时,不是以它相对地面的即时速度是否为零而作结论的,而是以它相对于地面的  相似文献   

5.
赵刚 《中学物理》2012,(8):15-15
中学物理中对在离地高度为h、以初速度v0斜向上抛出的物体,应具有多大的抛射角a才能达到最大射程这一问题已经有了许多讨论,本文从讨论最大射程抛射角入手,发现其中一个公理.  相似文献   

6.
7.
在氧气的制法中,同学们学习了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如何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催化剂的概念呢?下面是我对催化剂所作出的几点说明: 1.催化剂的“一变两不变”  相似文献   

8.
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减速运动的一个重要特例,学好上抛运动是进一步学好斜拋运动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感到比较困难的是:不理解上抛运动公式的物理意义,不能正确区分在上抛运动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为了让学生弄清物理概念,我采用了以下两种讲法。  相似文献   

9.
解决水平面上的追及、相遇问题,实质是分析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这其中,两者速度相等,是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出现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但如果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上方法就不能照搬照用了.请看下例:  相似文献   

10.
在讲授“竖直上抛运动”这一节内容时主要的难点就在于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好位移公式s=v_0t-1/2gt~2和速度公式v_1=v_0-gt。我们往往发现:许多学生对这两个公式为什么可直接用于物体上抛后的整个运动过程感到困惑,以至在实际解题中产生困难。  相似文献   

11.
平抛物体运动两个演示实验(平抛、竖落实验和平抛、水平分解运动实验)的特点是时间短,整个运动过程在不到零点五秒钟内就结束了。因而在演示实验前若不先作提示,多数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无法得到正确的观察结果。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实验过程不仅是手与大脑的参与,各个感觉器官的辅助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如这两个实验(平抛竖落实验和平抛水平分解运动实验)现象的观察主要是靠耳朵听(平抛竖落两小球同时着地,两小球落地声音重叠在一起)和眼睛看(平抛、水平运动的两个小球同时到达某一位置)。在第一个实验中,同时作平抛和竖落的两个小球同时着地只发出一个声音,但由于两小钢球在落地后会在地面上弹跳几下,所以两个小球落地声音就显得杂乱无  相似文献   

12.
过去高中物理教材中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是在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用铅笔去碰运动中的球的方法找出轨迹点.目前高中物理教材采用了有孔卡片漏球的方法找出轨迹点.我们认为以上两种方法都有不少缺点,今另设计了一个平抛实验仪,介绍如下. 实验的器材与结构平抛实验仪如图1所示 1.铁支架:采用带有垂直度调节螺钉A、B,高约50cm左右的铁支架(铁支架竖直杆上最好有刻度,也可只刻一竖直线).  相似文献   

13.
利用极值理论,讨论斜抛物体运动轨迹的极值条件。  相似文献   

14.
覃民主 《中学理科》2006,(11):58-59
课本中的学生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需要重复几十次的实验才能得到小球平抛运动经过的几个位置,才能描绘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实验的误差大.笔者对该实验作了些改进,小球只需水平抛出一次,就可以记录下它运动的轨迹,避免重复实验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15.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生实验,实验目的是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进一步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然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用卡片,还是用铅笔直接确定小球的位置时都有以下几个问题:1.一心二用,即实验时眼睛既要注意小球释放的位置,又要注意小球平抛中经过的某一点的位置;2.确定小球经过某一点的位置时,必须经过反复实验才能确定,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两道竖直上抛模型的高考题广东增城中学陈信余1996年高考物理试题的第9题和第21题分别是: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米/秒,1秒钟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米/秒,在这1秒钟内该物体的[]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米B.位移的大小可能...  相似文献   

17.
竖直上抛运动是一个重要的运动模型,处理方法有: (1)分段法.将竖直上抛运动划分为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和竖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 (2)整体法.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看作一个匀变速运动过程,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同取一个正方向,用匀变速运动公式列式.  相似文献   

18.
1.竖直上抛运动模型在不计阻力的空间,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为匀减速运动,下落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时空对称性.  相似文献   

19.
首先研究了与速度一次方和二次方成正比的水平空气阻力对于抛物体轨道射程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水平和竖直方向都与速度一次方成正比的空气阻力对于抛物体轨道射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FMO理论对电环合反应的解释直链共轭烯烃分子两端碳原子以σ键相连结形成环状分子的反应称为电环合反应.反应的结果少了一个π键,多了一个σ键.反应后可得到两种不同立体构型的产物,一种是顺旋产物,一种是对旋产物.以丁二烯为例,如图1所示,图中A、B、C和D是不同的基团,反应前这些基团与碳链在同一平面上,反应过程相当于两端碳原子旋转了90°,这有两种旋转方式,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