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当今世界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深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推进教育公平和促进教育改革创新为抓手。统筹各类教育资源.统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素质教育、教师队伍等建设,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二十五个字,言简意赅地指明了我国教育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依靠的对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人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人才,而且又必须花大气力,大规模地培养造就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众所周知,无论是人才的培养提高,还是新一代人才的造就,无疑都要依靠教育,依靠各级各类学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二大”把教育作为战略重点之一。为实现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必须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想把中学教育搞上去,当前首要的问题是,应有一支数量足够的高质量的合格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4.
玉洁 《宁夏教育》2009,(1):40-40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扫除文盲在内的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把教育作为实现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重要保证,第一次把教育提高到现代化建设战略重点之一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树人 《教育文汇》2013,(19):5-5
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全省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加快改造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终端设施普及水平,实现多媒体班班通。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建设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远程教学支撑系统,形成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完善教育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确保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  相似文献   

7.
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基础教育作为科教兴国、兴省的奠基工程来抓 ,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保持适度超前发展 ,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 ,切实予以保障。二、“十五”期间 ,要…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提高教育质量.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省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各级各类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多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基础能力建设、内涵发展等重点工作中均突出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综合消息教育部日前出台2014年工作要点,共分五大方面,分别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改革教育发展方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工》2014,(3):24-25
教育部近日发布2014年工作要点。“要点”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改革教育发展方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五个方面对全年工作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讨论我区教育思想是不是存在问题,检验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是否“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要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必须抓好基础教育,也就是要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农职业中学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前者是如何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与教育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奠基工程,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保障公民相对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机会,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公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为切实保障和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必须优化教师队伍,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的教师人才。  相似文献   

15.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研究与探索的问题。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通过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演讲形式,把教师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同爱岗敬业、陶冶情操结合起来。于是,一部"折射  相似文献   

16.
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7.
<正>学校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并认真学习各级各类关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级各类人才,人才离不开知识、才能、品德三要素,知识、才能再好,但离开了品德一切等于零,学校教育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把改进学校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入手,进一步从德育工作内容展开分析,提出让德育回归生活,以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各类老年大学迅速兴起,老年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问题已摆上议事日程,成为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要提高老年教育管理水平,必须加强老年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因为老年教育工作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办学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是办好各类老年大学的根本保证。要把加强老年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问题摆在重要的战略高度,核心是提高老年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做到:政治上坚定、业务水平高、会精细管理和做老年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老年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要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提高老年教育工作者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建章立制,使之走上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李鹏总理在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切实纠正忽视德育的倾向,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学习这一段讲话,联系成人教育的实际,在今后的成人教育工作中,也必须进一步纠正各级各类成人学校忽视德育的倾向,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