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大量信息,这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具体是指它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 相似文献
2.
3.
合作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做中学\",在运用中掌握知识,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本文以某中学教师的一次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为例,对\"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探索,并指出了探究式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和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探究式教学是高中数学课堂活动中的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它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数学课堂的探究包含着学生间的讨论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体验数学发现 相似文献
5.
元认知的概念是1976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首先提出来的,他在<认知和发展>一书中对元认知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系统的阐述.他认为: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元认知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教育心理学理论,而且在实践上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安振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1):140-140
初三数学复习课中的解题教学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进行解题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对此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朱仲辉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4,(5):104-106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自主意识,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有积极作用.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可提高教学质量.文章论述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说明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同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其应用策略.文章指出,教师可通过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有机组织情境探究、问题探究活动,落实教学评价等方式有效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期望为提升小学数学解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10.
谈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发展,根据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学探究学习研究的特点及其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学探究学习是当下颇受关注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已有的相关研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与不足,突出表现在:倾向于将数学探究学习归结为数学解题的探究过程或者联系实际的“专题性问题”的探索,而针对数学学科特点的探究学习及教学方式的理论建设相对薄弱.基于此,在进一步研究中我们应亟待解决以下问题:(1)数学学科基础上的探究学习有哪些特色?(2)数学探究学习活动的过程要素涉及哪几个主要方面?(3)学生参与数学探究学习的实际情况如何?(4)教师教学中指导学生从事数学探究学习的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12.
13.
张侨平 《课程.教材.教法》2018,(1):97-102
学生在解决常规的数学题时,常常会运用各种数学技巧,得到教师期望的解答。然而,这并非数学问题解决真正的目的所在。借助数学活动题,可以帮助学生在探索尝试中寻找规律,在思维障碍中动用数学知识和技巧,也能令问题解决由一般性的策略转向数学的问题解决策略,达到多种方法的汇通。数学活动题对于进行问题解决的教学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也有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4.
排列组合问题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主题.合作讨论、元认知监控和成功解决排列组合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密切.合作讨论会导致较高层次的元认知监控,高层次的元认知监控会导致更大的解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数学教育任务的数学解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数学教育任务的数学解题与数学家的解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触及数学教育的3个基本矛盾,需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怎样解题?怎样学会解题?解题理论建设成为一个独立分支有3个标志.解题研究已初步积累有题、解题、解题过程、解题程序、解题力量、解题方法、解题策略、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框架等成果.学会解题需要经历4个阶段:简单模仿、变式练习、自发领悟和自觉分析. 相似文献
16.
《微观世界与纳米仿生》作为科学素养课程被列为西北工业大学探究式、研究型课程建设项目。文章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该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探索了它对提高本科生科学素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euristic literacy development and mathematical achievemen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explored
during a 5-month classroom experiment in two 8th grade classes (N = 37). By heuristic literacy we refer to an individual’s capacity to use heuristic vocabulary in problem-solving discourse
and to approach scholastic mathematical problems by using a variety of heuristics.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heuristic constituent
of curriculum-determined topics in algebra and geometry was gradually revealed and promoted by means of incorporating heuristic
vocabulary in classroom discourse and seizing opportunities to use the same heuristics in different mathematical contexts.
Students’ heuristic literacy development was indicated by means of individual thinking-aloud interviews and their mathematical
achievements – by means of the 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We found that heuristic literacy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mathematical
achievements are correlated yet distributed unequally among the students. In particular, the same students, who progressed
with respect to SAT scores, progressed also with respect to their heuristic literacy. Those students, who were weaker with
respect to SAT scor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tervention, demonstrated more significant progress regarding both measures. 相似文献
18.
数学解题的有意义学习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是寻求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数学解题学习是有意义发现学习的数学解题认识观,数学的解题认知结构由解题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解题元认知结构组成,“理解题意和解题回顾”是数学解题有意义学习的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20.
高师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有待提高--山西师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洪洋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2):145-148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类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和保障,主要体现在概念辨别、文件类型、搜索工具、搜索策略和结果使用五个方面。然而,从山西师大在校本科生的基本情况来看,其信息素养水平不容乐观。信息基础设施差,课程设置存在弊端,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整体偏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以及独立学习能力差是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因素。今后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强课程和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对教师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对学生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