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关于藏药材种植研究和产业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藏成药的产业化发展藏药材已进入了一个野生资源短缺、需要产业化种植的阶段。但是,原生藏药材并没有家种历史和成熟的经验,甚至有一部分一时还无法种植成功。藏药材的产业化技术条件尚不完善。因此,认真分析当前藏药材科研和生产现状、存在问题,深入探讨其中的难点和规律,是指导和推动当前藏药材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藏医藏药是资源依赖型行业,为了满足现在和未来社会需求,藏药材资源必须要实现可持续利用。但现实推进藏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涉及宏观政策、经济发展、生态环保、技术应用等多个层面,文章结合笔者多年从业经验和客观观察,就当前藏药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工种植技术面临的问题、流通经营的不规范等角度展开探讨,提出四项推进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的工作经验,总结日常科研工作中的境遇及所思所想,对西藏藏药材人工种植事业发展的前景和意义阐述了个人的看法,同时结合目前西藏藏药材人工种植事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藏药材原产地保护与在原产地建设藏药材人工种植栽培基地的管见。  相似文献   

4.
对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山南地区乃东县和拉萨市当雄县三地藏兽药生长区域作了比较全面的综合调查。此次调查涉及到161种兽用藏药材,摸清了一些藏兽药的名称、药用部位、生长高度、植株密度、经纬度、地形、海拔高度、药材外貌特征等,重点为19种药材,其中亚东县12种,乃东县4种,当雄县3种。通过调查发现,项目区藏药材分布广、数量多,开发潜力大。为更有效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藏兽药材资源,以及开展特色藏药材的种植和推广应用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到现在为止,常用藏药材的品种数量没做过统一性的调查。为了解决常用藏药材品种数量的问题,本课题组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查阅及整理藏医药学中的经典本草书和咨询几个藏医院药厂及制剂室。此调查中已查到的常用藏药材品种数量及个藏医院制剂室中使用的常用藏药材进行统计分类,初步说明常用藏药材品种大约有277种,常用藏药材中植物药最多,隰生类入药最多、外来药物少等问题。并进一步说明藏医药临床中使用的常用藏药材大都产于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6.
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杰  兰小中  罗建 《资源科学》2011,33(12):2362-2369
对西藏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分析表明,该区共有35种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隶属23科33属,占整个西藏高原种类的比例较大,是西藏高原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资源分布的一个缩影。除鸡蛋参、喜马拉雅紫茉莉、卷叶黄精、羊齿天门冬、翼首草、螃蟹甲、窄竹叶柴胡外,其他药材植物地上部分的含水率均大于地下部分的含水率。平均单株生物量方面,暗红小檗最大、为1800g,最小是卷叶黄精、为0.699g。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比值方面,波棱瓜最大、比值为14,最小的是羊齿天门冬、比值仅为0.189。调查分析亦表明,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资源储量为3199.29t,单位面积药材植物生物量与海拔关系密切,该区珍稀藏药材植物种类多、生境复杂,分布广、但分布不均,储备量大、经济价值高。建议处理好资源保护与经营发展的关系,建立药用植物生态产业的保护区,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种植园,改进药材植物濒危等级的确定。研究和分析结果为该区珍稀藏药材植物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1前言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十分丰富的中藏药材资源.据统计,青海有中藏药材近3000余种,其中中药材1600多种,藏药材1200多种,特别是冬虫夏草、贝母、秦艽、锁阳、藏茵陈、大黄等地产名贵药材享誉海内外.在国家重点统计的300多种中藏药材中,青海就占160多种,是名符其实的中藏药材资源大省.因此,药用植物资源信息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对于推动青海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增加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的科技含量、实现管理决策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措 《西藏科技》2007,(5):14-16
随着全球“天然药物热”的兴起,藏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天然的药理成份而倍受人们关注和青睐,藏医药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势头,生产藏药的厂家犹如雨后春笋。林芝具有丰富的野生藏药材资源,尤其是藏药材本身所具有的种类构成广谱性、资源物种特有性、极端环境适应性等主要特点,使其成为具有广阔利用选择空间和较高潜在经济价值的宝贵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源的不可替代性。然而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原因,天然药用资源本身生理特性、再生周期的能力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又成为制约藏药材资源规模开发利用的限制因子,难以保证藏药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无序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藏药材种植资源情况。方法从2015年8月至2015年9月之间对青海,西藏两大地区;采期随访、电话咨询等形式进行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人文环境不一样而种植情况不同,种植药材品种不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常用藏药材是藏医临床中经常入药的原药材,是藏成方剂形成的原药材。因常用藏药材品种繁多,疾病寒热性质不同而炮制方法多样,并炮制方法直接跟藏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有效有关。因此文章结合传统藏药材的炮制技术,简述探讨了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及基础理论、炮制原则、炮制目的、藏药炮制理论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热。  相似文献   

11.
正青海省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2013年5月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成立。前实验室主任陶燕铎研究员,现实验室主任岳会兰副研究员,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左建平研究员。实验室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藏药材基源考证;建立标准藏药材物种库;构建青藏高原特有藏药资源化学库;构建青藏高原特有藏药材化学对照品库;通过化合物活性筛选和结构修饰,构建功能样品库;新药发现,天然药物的创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嘉黎县依托藏医药资源优势,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壮大藏医药业。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策略,强化藏药材人工栽培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强藏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扩大藏药材种植规模,确保藏药材市场供应,促进藏药材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藏医药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浅谈藏药材的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藏医药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西藏特有的药材资源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发展藏药产业的基础,也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基础。合理开发利用藏药材资源是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民族医药资源丰富.据统计,目前在我国就有汉、藏、蒙等共16种民族医药和1.2807万种传统中药资源.其中,仅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藏东南地区的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水域风光生态旅游资源、冰雪地带生态旅游资源、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藏东南地区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三个最大"精神和"一优两高"部署,致力于青藏高原道地药材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其适应低氧、低温、强辐射的生理生态机理,逐步实现道地药材的产业化与深加工;在藏医理论的研究、藏成药的创新开发、保健品的开发、中藏药饮片加工工业的建设等领域为实现地方道地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创造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生产药用植物,具有不受地区、季节与气候限制,便于工厂化生产等优势,同时组织培养中的细胞生长速度要比植物正常生长速度快,接近于分生组织的生长速度,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手段快速繁殖药用植物以及藏药材种苗,或者利用组织培养或细胞培养手段直接生产药物便随之日益发展.这对于保护已经濒危和即将濒危的藏药材种质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保护西藏特有的生态环境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DOI:10.3772/j.issn.1673-6516.2015.02.029
  以往在研究药材的品种、品质、疗效、毒性与资源时常常割裂五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能从根本上认识目前存在的质量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威灵仙等药材的资源、品种品质与药理的系统性研究”项目以威灵仙、头花蓼等中药材及民族药材为研究和分析对象,将药材的品种、品质、药效、毒性与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探究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建立了体现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的药材品质评价体系,为中药及民族药的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示范和新思路。该项目系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西部重点学科资助项目、贵阳中医学院博士基金项目,由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承担完成,主要完成人有王祥培、万德光、靳凤云、钱海兵、吴红梅、黄婕、王祥森等。  相似文献   

19.
<正>自治区科技厅始终将藏医藏药作为科技重点支持领域,列为自治区科研项目重大专项)组织实施了"西藏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藏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藏药材标准研究"、"藏医文献挖掘整理研究"、藏药新药研发、地道药材保健品研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对青海省濒危珍稀中藏药材的资源分布特征与现状、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青海地处高原,寒旱气候条件下繁育了许多特色药材资源,但是由于资源生长周期长、繁育技术和人工种植推广相对落后,药材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在经济活动超强度干扰的影响下,资源枯竭、濒危,造成储量和分布面积的急剧萎缩,严重影响了特色中藏药产业的发展。目前应重点加大对野生资源的抚育和人工种植基地的培育,扩大资源量,提高中藏药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度,创造青海中藏药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