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上期) 下面再来看看调的目数不同,钓的目数也不同的情况怎样。请看图4。 调五目钓三目: G坠5=G坠4-f F1漂5=F漂4-f F2漂5-3=F漂5 2f=F漂4 f F1漂5-3 N饵5-3=G坠5 2G饵 综合1式,得N饵5-3=2G饵-2f 同理:N饵3-1=2G铒-2f  相似文献   

2.
在台钓调漂时,饵的重量要占漂子的浮力,最常用的“调四钓二”中,一个面饵的重量要占漂尾二目的浮力。而在野钓中,使用的鱼饵多是蚯蚓、芽子、红虫等荤饵,其重很小,在要求不是很精密时,其重可以在调漂时忽略不计。如在脑线上靠近鱼钩处加一个配重(小坠),代替台钓中面饵的重量,就形成了双坠线组。鱼吞饵很容易地触动小坠,能较大程度打破漂坠平衡,使漂运动,把鱼讯迅速反映出来,提高了浮漂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严实 《钓鱼》2014,(3):20-21
浮标也称浮漂、鱼漂,是钓鱼时用来反应鱼讯,标志钩位、水深、钩况和有饵与无饵的装置。浮标的工作原理与传统钓使用的立漂是不同的。传统钓坠钩沉底,遇走水时立漂是歪的、斜的,判断鱼咬钩的主要依据是抬漂和黑漂,缺点是不能反映钩上有饵与无饵。浮标以二力平衡为出发点,中间鼓起的称标身、其上绘有色格的称标尾或标尖,下为标脚。操作时先要调标,即以合适的调目反应饵重变化;之后挂饵找底确定钓目。  相似文献   

4.
纪录台     
在台钓调漂时,饵的重量要占.漂子的浮力,最常用的“调四钓二”中,一个面饵的重量要占漂尾二目的浮力。而在野钓中.使用的鱼饵多是蚯蚓、芽子、红虫等荤饵,其重很小,在要求不是很精密时,其重可以在调漂时忽略不计。如在脑线上靠近鱼钩处加一个配重(小坠),代替台钓中面饵的重量,就形成了双坠线组。  相似文献   

5.
张铨 《钓鱼》2009,(17):24-25
饵重、钩重与调目、钓目、漂尾粗细、钩饵状态、子线状态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调漂的时候、在钓鱼的时候,如果忽视了钩重和饵重,往往造成调漂或者钓鱼心中无数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佩珩 《中国钓鱼》2001,(10):26-27
漂的第一反应是指鱼开口吸饵到饵进口合这一过程中漂的反应动作。与第一反应相接的是漂的第二反应,指鱼含饵游动中漂的反应动作。形象地说,第一反应是口动漂,第二反应是体动漂。显然,提竿的最佳时机是饵进口合之  相似文献   

7.
半水空钩调四目单饵称重一钩饵压下1目半找底开始双钩上饵,鱼漂完全没入水中上推主线上固定鱼漂座的太空豆。方法:将三颗太空豆都推移到靠近水面的方向大约一漂深的位置。如果上推距离不够,漂尖仍然没有露出水面的话请将最底下的这粒太空豆推移到固定鱼漂的位置后,再将其余三粒  相似文献   

8.
话说坠子     
二、坠子的作用现行凋漂法分为两种:一是有饵调漂法,调配对象是线、漂、坠、钩、饵五要素组成的完整系统(简称为钓系);二是无饵凋漂法,调配对象主要是线。漂、坠、钩四要素组成的钓组。坠子是钓系或钓组的调配控制元件,是调漂的手段和关键。调配要有目标,目标不同,凋配方法和侧重面随之而异。调漂过程其实就是控制目标的过程,即把调配目标控制在漂的适当目数上,作为垂钓的依据。坠子的控制目标主要是:1.钓系的悬浮条件钓系半水平衡时,通过加减坠重,将此条件控制在漂的适当目数上.则此目数称为钓系的全悬浮点。此点显示钓系…  相似文献   

9.
钓组由线、漂、坠、钩四要素(或元件)组成。双钧挂饵的钓组,即由线、漂、坠、钩、饵五要素组成,简称之为系统。调漂的关键是掌握系统的钓灵极限和钓钝极限。灵敏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它只能是钓灵极限。有了它,才能鉴别迟钝、区分迟钝的程度。一、钓灵极限在半水调试中,当系统的总重力等于水体的总浮力时,系统处于静平衡状态,这时力的外效应互相抵消,系统对鱼讯的反应最为灵敏。若将系统的这种状态调在漂尾上,则漂显示的目数就是调试条件下系统的钓灵极限。这个极限是谁一存在的。由于饵重具有不确定性,随着饵重的变化,系统…  相似文献   

10.
罗拓 《钓鱼》2006,(3):68-68
那小伙子放好钓箱,友好地向他点头问好:“老爷子好,钓绩如何?”“还没开张哩。”但只见那帅哥熟练而迅速地插好竿架、鱼护、装线,抽竿、试水、调漂、架竿、和饵,井井有条,干脆利落,一气呵成。老爷子暗忖,他那套高档次的竞技钓行头,少说也值20000元以上。耳朵没空眼睛闲,便看帅哥钓。装饵、抛投、压水、架竿,动作飘逸,潇洒优美,中规中矩,俨然一派大家风范。有趣的是每次抛投时都是铅皮坠先落水向下坠落,长长的浮漂接着落水平躺在水面上,等待着坠饵下沉带动它翻身竖立起来。这时,两粒饵的位置恰好正处在坠之上、漂之下。徐徐下沉的过程中,白漂…  相似文献   

11.
一、调四目钓二目量度 台湾钓法漂调四目钓二目,已为众多钓者所熟知。该组合调试时使空钩悬浮、漂外露四目、挂饵后漂降为二目,刚好使饵的重力等于二目的浮力;当饵自然溶散完后,信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漂钩组合上“一钩之差”的重力甚微,落地无重力,与总重力比微不足道。漂坠比重近于1,漂稳定性将很差,不会敏感地传递上鱼信号。事实并非如此。 台钓与传统钓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一切信号能精确定量显示,比传统的粗放型为优。传统漂能显示四个信号:抖动信号显示鱼吞饵  相似文献   

13.
手竿动钓翘嘴鲌、用 饵是较黏的面团,外面包易化散的饵。甩竿后,包饵未散时,会把钩饵一直带到水底。但垂钓时因经常要钓半水,这样就需要均匀地向上提,凭手感起鱼。这样的钓法虽然效果不错,但是人比较累,而且只能用一根竿,只能用长竿短线钓法。前年夏,笔者尝试着在立漂的上方加装了10粒细的羽梗星漂,使星漂的浮力大致和包饵的浮力相当,立漂和钩坠搭配照常规调节。经这样改进后,钓线可以放长了,因为线组可以自动上升;线组在达到预定深度继续下沉或包饵化散上升的过程中或包饵未化散落在水底时,都可以从星漂中看出鱼讯。故而…  相似文献   

14.
春天鱼吃饵不像夏天那样快捷,像鲤鱼、鲫鱼,只是轻轻的用嘴吸饵,表现出的鱼讯很微弱,那么漂的灵敏度就要求更高。首先应选择具有修长的流线型漂体的浮漂,这样的漂可以减少与水之间的黏性阻力。而漂尾应当十分鲜艳,便于观察。浮漂在水中处于平衡状态,当鱼摄饵时的拉力改变这种平衡状态,使漂排开水,顶部下沉。从力的角度看,鱼的拉力是固定的,  相似文献   

15.
衣善新 《钓鱼》2009,(10):22-23
我在《再谈盲区》一文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 “在上面的分析中,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大多没有考虑鱼钩的重量。实际上,在钓鱼活动中,鱼钩对漂尖的影响很明显。如果调目多于钓目,饵的化散和鱼吃饵抬头引起的漂尖反应是不同的。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钩的重力所引起。钓饵化散时,钩对漂尖仍有作用,漂尖上送少些。鱼吃饵上送时,钩在鱼嘴里,已不对漂尖发生作用,漂尖上送的距离要大些。”  相似文献   

16.
初学钓鱼的人,往往对鱼儿吃钩时的提竿时机掌握不好,不是过早就是太迟。我在垂钓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一个掌握提竿时机的方法,称它为“动态提竿法”,应用上易掌握并且上鱼率较高。 动态提竿法,就是在鱼儿吃饵钩引起的浮漂(竿梢)的变化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提竿,以达到获鱼的目的。首先垂钓中对浮漂(竿梢)的“三态”概念的明确:一是静态,就是钓组入水后,浮漂在无鱼吃饵钩时的固有状态。如星漂在水面上几星,立漂在视目出水几目,无漂钓,竿梢的固定形态等;其二是动态,就是当鱼儿吃饵钩时,引  相似文献   

17.
调漂法为上好双饵后半水调一目。若是漂尾很粗的普通漂,则只露出半目至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目。照上述方法调好漂后,可以从一目钓到五六目,直到两根脑线都弯曲,钩饵完全不承受漂的浮力,甚至坠子都接触水底。当然,这种过于迟钝状态是对蚯蚓做饵而言。  相似文献   

18.
说到调漂,不能不牵扯到浮漂受到的浮力,因为它是影响漂子灵敏度的最主要因素。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定律)我们知道: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据此可知,同体积的浮漂,在没有附加物(坠、钩、饵等)的情况下,漂体露出水面越多,表明其受到浮力越小;漂受到的浮力越小,调试时需加的铅皮就越多,其相对来说对鱼吃饵的反应就越不灵敏。这一点,在以往的不少文章中都有过论述。  相似文献   

19.
于中海 《钓鱼》2010,(10):40-41
在我们那个小圈子里,有两位钓友龚培朗、龚培发,钓技平平,却让我学会了一招,真是受益匪浅。 习学台钓时,我就知道调漂的方法有许多种,如:无钩调漂、双钩带饵调漂、单钩带饵调漂……但我一直崇尚双钩空钩半水调漂。我认为这种调漂法简捷实用,调目和钓目结合后,充满玄妙和变数,足以应对多种鱼情水情了,何必再去学习其他的调漂法?  相似文献   

20.
《钓鱼》2007,(9)
有些钓友主张在水库钓鲤鱼时用调4钓4的调漂方法。应该说,这种钓组是可以钓鲤鱼的。尤其在用的钓饵较黏,没鱼吃饵就不会化散时,而鲤鱼吃饵多为拉漂,钓组在调4钓4的情况也比较稳定。这种钓组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钓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