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的同仁潘文新先生新近写了篇文章《素质教育迷失在哪里?》贴上由其担任版主的“教育论坛”后,赚得了网民的一片喝彩之声。在“素质教育”的调子唱得人快要耳朵起茧的今天,再去做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章,没有点新鲜而深刻的东西是极难吊起人们阅读的胃口的。而潘文正是透过了中国素质教育“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表象,揭示出当前教育改革由于“责任的泛化和虚化”以及各职能部门及具体实施者执著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而造成了“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全局性主体迷失”,致使素质教育成了看上去很美却无人问津、无主领属的梦中桃源这样一种令人堪忧的现实。在若干业内人士为“素质教育”的“浅表性”繁荣而陶然欲醉的情况下,这样的文章给人的感觉实在不亚于一剂清醒剂。  相似文献   

3.
我的同仁潘文新先生新近发表了一篇文章《素质教育迷失在哪里》,贴上由其担任版主的“教育论坛”后,赚得了网民的一片喝彩。潘文透过中国素质教育“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表象,揭示出当前的教育改革由于“责任的泛化和虚化”以及各职能部门执著于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而造成了素质教育“全局性主体迷失”,致  相似文献   

4.
《新教育(吉林)》2006,(3):62-63
10年前,湖南省泪罗提出的“四个面向”(面向每一类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经验,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0年后,泪罗又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六个和谐”。2006年11期《人民教育》发表了特约记者《素质教育再看汩罗》的文章。文章介绍了“和谐”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新规”触动谁的敏感神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成为一种普遍的民生诉求和重要的利益对象,并与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密切的当今社会,各地出台的素质教育新规,实质是对越来越混乱和畸变的教育利益关系进行的必要调整。这些新规在协调和缓解原先一些利益矛盾的同时,却又产生一些新的利益矛盾,使一些隐性的利益矛盾显化为一种利益冲突。通过以成都市五项禁令为例进行政策分析,建议各地在制定与执行素质教育新规时,政策制定应基于教育利益分析,政策目标应促进教育利益实现,政策过程应加强教育利益协调。  相似文献   

6.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了一场素质教育校长论坛,在与校长们的交流中,有校长表示: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策略为“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两手抓”意为一手抓“应试教育”,一手抓“应素质教育”(即应付素质教育);“两促进”是既促进“应试教育”,又促进素质教育;“两不误”是一方面不误“应试教育”,另一方面也不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8.
“位卑未敢忘忧国”。许多关心教育的人们苦苦地思索 ,素质教育为何处在尴尬的境地。笔者从学子到为人师 ,与共和国一同走过半个世纪 ,感触极深。以史为鉴 ,回头看看我们的教育所经历的曲折历程吧 !也许能诠释素质教育所遭遇的尴尬。新中国之初 ,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模仿苏联老大哥的模式。20世纪50年代末 ,中苏结束了同志加兄弟的友好岁月 ,论争由暗到明 ,不断升级 ,两国关系几乎冷到冰点。我们不提苏联教育了 ,那么 ,中国教育何处去?反右斗争后 ,教育界呈现万马齐喑的局面。谁敢直言 ,只好跟着感觉走。接着是大跃进运动 ,教育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就成了教育战线的紧迫任务。1月7日教育部召开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紧接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相应作出了有关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规定,各新闻媒体也加大对“减负”的宣传力度。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评论员文章,3月1日新华社播发了江泽民同志2月1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把抓好教育和青少年的思想工作提到了实施科教兴国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战略高度,使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了举国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谈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虎林 《成才之路》2009,(34):36-37
“素质教育”这个词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与此同时,要求对统治教育上千年的所谓“应试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  相似文献   

11.
生本教育——素质教育的真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本教育通过释放学生所蕴涵的巨大学习能量,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全面的提高,从而带来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因此,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激扬生命,已经成为我们当下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教育?一位外国教育家用最简练的语言回答说,教育就是一个“行”字,即教育就是要学生能行。什么是“行”?就是学生可以学好。学习可以获得成功,就是使儿童在教育的指导下,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做人的自尊心,事事处处认为自己能行,自己能做,而且能做得好,不懦弱,不胆怯,不气馁,不悲观,不失望。“五自”教育就是要少年儿童学会自学、自理、自强、自律、自护,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五自”教育是培养跨世纪接班人的迫切要求 美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品格方面的教育和进行学业和生活所…  相似文献   

13.
我市教育工作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主线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疾践,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自我教育”模式。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数学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改革开放的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正向缺乏活力的数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面向世界,面向末来,面向现代化”,再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以改革的精神,把充满活力的小学教育带进二十一世纪。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目的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素质教育要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从中总结出"学会"的方法和规律,最终达到"会学"并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素质教育的涵义,素质教育真正死敌是工具教育,对应试教育的理解,素质教育是以教育目的的为特征的大一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19.
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从而使得我国的教育模式应从根本上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教育学说、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新发展.时代在进步,世界在发展,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国发展生产力的关键.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邓小平同志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为我国的素质教育确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