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教育到了改革的攻坚阶段.正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家庭这“两个教育者”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如何将“两个教育者”有机结合起来.家访便是联系二者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贺晓春 《江西教育》2003,(15):30-30
随着社会的进步,通讯业的发展,教师利用电话与学生、家长联系,既方便又快捷,但同时衍生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教师淡漠甚至遗忘了一个重要工作———家访。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  相似文献   

3.
经常听到一些学生家长说,孩子每天回来晚,都说是在学校补课做作业。老师则说,我们每天都按时放学,从不拖延学生的时间。由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联系,时间一长,就形成了学校与家庭互不通气的现象。因此,学校开展家访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家访曾成为学校的一项管理制度,并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不必讳言,现在有的学校只注重课堂教学,片面地认为只要将教学搞好了,其它都无关紧要,因而放松了家访这项常规性的工作,把好的传统丢到了一边。由于学校和家庭之间不能经常沟通,使一些学生因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打架斗…  相似文献   

4.
正在20年的执教生涯中,叶进明不仅把每届自己班级的学生家走访了个遍,连教学班学生家也基本都要去走一走。横街镇中学校长毛行江算了一笔账:叶老师每年带两个班100名左右学生,20年光他带过的学生就有近1000个,而且一个家庭他肯定不止去一次,20年来怎么也有2000多次。(《中国教育报》7月23日)家访,教育工作者的传家宝,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却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在许多地  相似文献   

5.
在电话、网络等通讯手段日趋便利的今天,我已经习惯了给家长打电话、发短信,或者直接在网上建立QQ家长群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对学生实施教育。但今年寒假,年级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住校学生进行的家访让我意识到:家访作为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是电话和“伊妹儿”无法取代的。家访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和家长内心真正的需求,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范读不能丢     
在一次创新优质课评比中,我们共听了五节语文课,有低年级的,也有高年级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听到了一位老师范读了一句话。有人认为范读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精神,教师范读又累又原始。我认为,其实不然。新课改更需要教师范读。一、诱导示范。新课标要  相似文献   

7.
本真不能丢     
一直喜欢原汁原味的东西,喜欢本真。在自己的生活离大自然越来越远的时候。在很多时候心理莫名躁动的时候,于是渴望回归,寻找或许已经丢弃的本真。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的思想观念必然会发生变化。那么,职工教育工作就要突出重点,摆正自己的位置。目前,有一种时髦的观念,似乎改革开放就是“捞票子,铺摊子,盖房子,配车子”、甚至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而“三光荣教育”、“艰苦奋斗”、“爱队如家”这些光荣  相似文献   

9.
10.
家访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手机、网络等通讯工具的普及,老师和家长的联系似乎“触手可及”,很多老师认为传统意义上“进家人户”的家访费时费力,已经落伍了。  相似文献   

11.
吃苦是一部“家史”。一直以来,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把“能吃苦”看做是孩子必备的优秀品格,吃苦也被看做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门“必修课”。然而,当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时候,吃苦的体验却与他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2.
勤俭包括勤和俭两个方面:勤即勤劳、勤奋,指人们对待劳动的一种态度;俭即节约、俭朴,指人们对待生活欲望的一种态度。勤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子曾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将俭提到了个人成败和国家兴亡  相似文献   

13.
初三《思想政治》第五课在讲到青年学生要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时,特别强调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学习这一内容,主要是要弄清:在新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进一步发扬光大。这是因为,艰苦奋斗精神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我们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夺取一个又一个新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被胡锦涛总书记誉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的郑培…  相似文献   

14.
<正>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古语、谚语,有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古代杰出的人名和风景名胜。在我看来,这些应该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却常常会引起学生的错误理解,有时甚至闹出了大笑话。我一直以为讲到这部分内容应该是轻松带过,没想到现在的孩子对于老祖宗的东西知道得这么少。【案例描述】师:徐悲鸿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外国留学生对他敬佩不已,并且来到徐悲鸿的面前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我承  相似文献   

15.
艰苦奋斗教育不能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艰苦奋斗教育不能丢新乡师专马国良艰苦奋斗,即指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崇高理想,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克勤克俭,奋发进取,顽强拼搏。中国共产党从建党起,就把艰苦奋斗作为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又把它作为党的总任务中的重...  相似文献   

16.
“清贫”一向是我生活的坐标,孟子曾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诫我们,鲁迅曾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这一句句警言,无时不刻不环绕着我。我作为一名高职生,要在学校生活5年,5年是不多,但我要在这5年中慢慢长大,而父母却一天天地衰老。可我还要已操劳了大半生的父母养育5年呀!5年哪!父母用血汗挣来的钱,能用来摆阔吗?不,绝不能,因为这每分钱都代表着父母的心呀!爱迪生小时靠在风雨里卖报一分一分积攒钱上学,做实验,从没有吃过好东西,也没有享受过。邓小平在留学中一边打工,一进学习,在那简陋的洋房…  相似文献   

17.
我丢什么都可以,可是我不能丢了心中的阳光。没有人知道这对我来说是多么地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胡锦涛总书记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考查调研,重温毛泽东的“两个务必”,号召全党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牢固树立为党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中华民族历来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以勤俭节约誉满全球。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孕育而形成的一种美德。正是靠这种艰苦奋斗精神,建立了5 0 0 0年的文明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  相似文献   

19.
20.
【案例描述】 活动一:因活动要向大家公开展示,新老师小章在课前特组织了一次春游。大班的孩子们对“春天里”的认识有了非常丰富的感性经验,大家在课堂上众说纷纭:有的说春天里小朋友们放风筝了,有的说农民伯伯上山挖笋了……说得真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