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颖的《红楼梦》研究是国内该领域颇有成就、有独特研究视角的一家,其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追求人性解放的视角论述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的思想内容和历史意义,从人性解放觉醒精神的对立面分析薛宝钗、花袭人形象的性格内涵;从宏观的视角论述《红楼梦》的人的主体意识、人道主义精神和启蒙主义精神,论述《红楼梦》的美学风格和人生哲理意蕴。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 ,曹雪芹的《红楼梦》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人物之间的关系完美而复杂。其中贾宝玉、贾兰、薛蟠实际上是一个互相参照的阅读体系 ,即贾宝玉是“中间人物” ,而贾兰、薛蟠是两个极端。作者曹雪芹于此三人上着墨不均 ,但因为有了互相参照进行阅读的可能 ,从而使三个人物 (尤其是着墨较少的贾兰、薛蟠二人 )都得到了很好的性格表现  相似文献   

3.
花袭人是《红楼梦》中着墨最多篇幅最长贯穿始终的重要丫鬟。表面上看,她是贾宝玉的贴身大丫头,潜层里看,她又是王夫人、王熙凤等人默认的未来的姨娘。实际上,宝玉与袭人之间的关系还更为复杂。袭人因为在贾府中特殊的地位,与宝玉的关系是多重的,他们既是主仆、姐弟,又有夫妻情分。分析宝袭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切地去理解袭人,更深刻地去解读《红楼梦》。  相似文献   

4.
花袭人,自《红楼梦》问世以来,或褒或贬,众说纷纭,时至今日仍有争议.脂砚斋评其“贤而多智术”,“可爱可敬可服”.姚燮则认为:“宝玉之婢,阴险莫如袭人”,“花袭人者,花贱人也.”一九五四年,王昆仑同志整理发表了《花袭人论》,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得出花袭人是一个忠实的封建奴才的结论,对袭人形象采取了基本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贾宝玉作为《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半现实半意象化的人物,寄托了作者的诗意想象,是不属于实际生活中的人物,可以说是作者心理世界中存在的人物。而和他同时出现并时隐时现的甄宝玉却有着和他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是作者按照社会真实塑造出来的物理世界中的实际的人。论文试以物理场理论来论甄、贾宝玉在作品中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线索贯穿全文,但除却恋人关系,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还存在着一层师生关系。这层师生关系,透过二人日常的生活、学习、交流体现出来。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这种师生关系,既塑造了主人公丰富的人物特点,又不着痕迹地表达出《红楼梦》作者对于师道传承、文化传承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课教学以文本《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发展为脉络,着重分析贾宝玉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语言、动作、外貌等方面入手,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剖析,从而把握贾宝玉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探究作者以贬笔写贾宝玉的真实意图,以及由此寄寓在贾宝玉身上的情感.本课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使学生真正地走进了文本,与文本展开了对话.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的人物系统是以贾宝玉为中心的。贾珍、贾琏等红楼公子与贾宝玉形成一种对比关系;王熙凤、探春的才干与贾宝玉的“无才”形成另一种对比关系;黛玉与宝钗,袭人与晴雯烘托了贾宝玉的政治理想;贾母与贾政是贾宝玉性格形成中的一个对立统一体……  相似文献   

9.
正邪两赋是《红楼梦》的哲学总纲,是曹雪芹塑造人物所秉持的主要原则,以贾宝玉为代表,《红楼梦》中的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为“正邪两赋”。现代作家端木蕻良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在人物塑造方面借鉴了这一方法,其主人公丁宁身上有着明显的正邪两赋的特点,同时由于时代的不同又有别于贾宝玉式的富家公子,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充满着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其中对“爱”的描写随处可见,细腻逼真。“宝玉挨打”后,不同人物表现出了不同心态的爱,尤其是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非常真实地展示出各种心理,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丑恶。金钏自杀,贾环进设和忠顺亲王府索取蒋玉函促使贾政对宝玉憎恶到极点,宝玉被打是势所必然。这就出现了封建卫道者和封建叛逆者的剧烈冲突。贾政将宝玉饱打一顿之后,荣府上下沸腾起来了,一系列人物纷纷登场,对宝玉表现出各自的同情怜爱,这实质上表现出了不同人物不同目的的“爱”。民政还欲再打时,早被王夫人…  相似文献   

11.
林黛玉不具备复杂的合目的性的自由美,使她不能成为贾宝玉的妻子,尽管贾宝玉深爱着她。同时宝玉的多情与试探,使她在宿命的笼罩中终于心力交瘁,香消玉殒:薛家的谋划、裘人与王夫人的促成、元春的抉择使得宝钗在悲剧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的同时也使宝黛的爱情陷入了悲剧:而王熙凤与贾母在这桩被掩盖了真相的悲剧里无辜地承受了百年骂名。  相似文献   

12.
贾宝玉、林黛玉及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一书中最重要的悲剧。本文从文本的角度分析了在爱情婚姻悲剧背后“拥林派”和“拥薛派”双方实力背景,同时指出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宝玉的贴身丫鬟花袭人,有可能成为这出爱情悲剧天平的最后一块砝码。  相似文献   

13.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贾宝玉与花袭人爱情举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贾宝玉为轴心的情恋姻缘关系中,小姐里宝玉爱的是黛玉,丫鬟里宝玉爱的却是袭人。宝玉对袭人的爱主要体现在:同袭人的关系格外亲密;能像关注黛玉那样关注袭人;在对待袭人与对待晴雯、宝钗、湘云态度异同的比较上宝玉更看重的是袭人。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情缘是一种理想的前世仙界情缘;宝玉和袭人之间的情缘是一种温暖的今生世俗情缘。  相似文献   

14.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是知己之爱,也是叛逆者之爱。这种爱情损害了家世利益,不容于封建思想和制度,而被拆散,形成悲剧。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缘"虽说"终成眷属",但由于宝玉的出家,亦成悲剧。这两处悲剧都是封建末世时由封建家长所造成的,两者是时代的悲剧,其悲剧性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5.
贾宝玉“恋母情结”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贾宝玉养育关系的混乱,造成他早年接受母爱的缺失和"恋母情结"的泛化。贾宝玉的"恋母"是"恋"着给予了自己母爱的一个群体;"仇父"是"仇"视代表父权体系的一个群体。贾宝玉"恋母情结"具体指向的错位主要体现在精神上对秦可卿的依恋和"意淫",以及生活上对袭人的依恋和占有欲望。  相似文献   

16.
明清章回长篇小说使中国古典小说走向成熟,特别是人物性格刻画和性格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巨大的创作成就.实际上罗贯中等人的性格刻画更关注人物的整体性,是小说人格塑造的雏形.曹操属于奸雄人格,刘备属于仁厚人格,宋江则属于忠义人格,孙悟空是成长型人格,西门庆、贾宝玉等则是病态人格形象.  相似文献   

17.
庚辰本《红楼梦》第十九回脂批中评论贾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其实"情情"也可用在宝玉的身上。宝玉的成长可看作"情不情"向"情情"的转化过程。这一转化过程以三个女性(金钏、晴雯、黛玉)的死亡为例,宝玉由泛情转向钟情再转向移情,这种不彻底性显示了宝玉人物形象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曹雪芹借宝玉之手写了一首题为《(女危)(女画)词》的诗,内容是赞美林四娘的忠义精神,但其中有作者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宝玉反封建传统的异端思想,是与作者“赞美女性”的创作主旨相一致的。在情节上这首诗是宝玉在睛雯之死到制作《芙蓉女儿诔》之间的过渡,两诗一为引,一为本,相辅相成,都闪耀着民主思想的光辉,可看成是《红搂梦》反封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的“宝玉受难”情节,隐藏着一个“死而复生”的原型,体现了贾宝玉的神性特征。贾宝玉形象实质上是一个太阳英雄原型的移位再现,曹雪芹及高鹗的结尾设计,分别代表了太阳英雄两种不同的结局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