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花 《中学文科》2009,(13):85-86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好的有创意的导入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诱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境地。所谓“导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某种手段将所传授的知识传导给学生。这里,“导”是手段,“入”是目的。那么,又如何导入呢?  相似文献   

2.
左雪梅 《文教资料》2010,(32):62-63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如一篇文章的“凤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成功地带领他们走进课文之中。导入的方法很多,且因人因课、因时因地而异……导入要针对学生、教材、教师特点,有利于激发兴趣,引起下文,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尽可能地短小精悍。  相似文献   

3.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合适的导入能紧扣学生心弦,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到教师设计的特定的教学过程中,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以“红军的长征”为例,介绍导入新课的五种方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程贤胜 《教书育人》2001,(21):14-15
“万事开头难”,政治课教学的开头———“导入教学”也同样是个难题。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它同文科范畴的语文、历史、地理等教学内容相比,其“释疑解惑”的难度明显更大些。那么,面对丰富多彩和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如何引导中学生步入政治理论的神秘殿堂,寻觅到能够释解疑问的真理,就迫切需要在每一堂课都开个好头,以引人入胜的“导入教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去品味理论逻辑的高贵,享受分析人生哲理的每一分钟。由此看,“导入教学”应该是一个值得研探的科研课题。一、政治课“导入教学”的三个前提“导入教学”是教育…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要激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导入这一环节既像整台戏的序幕,又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通过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许多老师在备课时都非常精心地设计“导入”。黄爱华老师在大连讲课时,曾为“百分数”一课的导人苦思冥想到深夜;吴正宪老师在石家庄讲课,“厕的认识”一课的导入让人听后叫绝。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对导入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学”是主要方面,“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因此,在数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了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促使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教师往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其中的教学导入就是教学各个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可以这样说,导入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从多个方面着手导入,下面是我在导入中经常注意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教师课前的导入,是给学生学习留下的“第一印象”。这“第一印象”极大地制约着学生的课堂情绪及学习兴趣。导入艺术的魅力能延续小学生兴趣高峰的时值,能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导入亦是如此。同样的教学内容,但不同的教师,其导入的技法也就会不同。良好的导入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 “一粒沙里见世界”,虽然课堂导入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凝聚了教师的智慧,体现了教师的素养。为了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课堂导入方式,本专题从林林总总的课堂导入方式中择取一二,并展示部分案例,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过程 ,而开头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也有人将好的开端形象地比喻为凤头。由此可见导入的重要意义。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 ,笔者主要着眼于其作用将其大致分为八类 ,以下分别予以解说。一、目标导入目标导入是指通过一段话先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然后进入新课学习的导入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就能心中有数 ,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都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有效进行。例如《明湖居听书》一课 ,有教师这样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刘鹗的《明湖居听书》,本节的学…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个重要环节,导入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导入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的烂趣、开拓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情感传导的作用,把学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创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导入作为项教学艺术,它是教学环节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标志,教学过程各环节构成的联系是通过导入这一环节启动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相似文献   

11.
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而一堂好的语文课同样需要一个“凤头”。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环节,导入设计的好坏将影响到这堂课的成败。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形成主动型的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在走进课堂前应仔细推敲导入的设计。那该怎样设计呢?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等都说明了开头的重要。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一节课的导入恰如其分,就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种导入手段,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笔者就高中英语课堂导入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浅谈导入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课堂,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精心设计“导入”新课,可以创设出热烈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人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好的“新课导入”能使学生头脑清醒、耳聪目明、兴趣盎然地保持持久的求知欲望,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高中数学新课教学中尝试了如下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导入,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无疑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一步。恰当的导入能使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相似文献   

16.
“问题导入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觉察、感悟、思考,这种方法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增进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论述“问题导入式”教学的关键是创设“问题”,并提出问题导入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卫平香 《考试周刊》2011,(60):175-176
“过渡”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其具体运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就导入过渡法、细节过渡法、悬念过渡法的运用加以浅析,并试图通过多样的“过渡”法将教学内容巧妙地串联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于漪老师语)。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同电影戏剧的序幕,乐曲中的“引子”,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安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在新课开始的三分钟内,全面“激活”学生的求知热情,把平淡的课堂变成神奇的文学世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黄云岩 《考试周刊》2013,(87):24-25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所教课文的情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导入形式多种多样,设计时必须结合教材、学生和自身实际,遵循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20.
在大力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最关键的问题。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无疑会使新课改如虎添翼。“导入”既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也可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高度重视,为课堂教学的圆满完成创造良好条件。这些年来,笔者一直注意研究课堂“导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文本的形式,总结出不同的“导入”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