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吴志业 《考试周刊》2011,(28):77-77
在传统作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批改作文,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评分及评语。所以学生作文兴趣不浓。文章介绍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互改,师生合作批改,教师面批面改。以及利用媒介,激趣促改几种形式优势互补,从而引导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姚贵荣 《考试周刊》2011,(79):55-55
作文教学一直是令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语文教师伤透脑筋的难题。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批改,学生从作文到拿到批改情况的反馈慢,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权;老师往往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立意、构思、选材等诸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出评语,再给出等级或打出分数。学生拿到被老师修改得较多、有很多红杠红圈的作文后,一般看一看分数后,就将作文本丢在一旁,自己不再愿意看了,  相似文献   

3.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充分说明好文章既是写出来的,同时也是改出来的。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特别重视作文修改,我始终奉行作文是三分写七分改,而且作文批改的方式从老师单一批改到放手给学生,首先要学生自改,再到学生彼此互改,最后再到老师精改。让学生在同学、老师批改评语中,找到自己作文的精彩和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同时也要找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启发、勉励自己今后的写作中,集思广益,仔细推敲而写出脍炙人口的美文来。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75):53-54
<正>作文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大部分老师依然应用"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背靠背式的传统批改方法,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写作文评语,甚至不厌其烦地帮学生"改"作文。试想,有几个学生能从老师的评语里,获得写作的长进呢?又有多少学生能从老师的"改"里琢磨出道道呢?所以,常常能听到老师们无奈的叹息: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不少教师头疼的事。许多教师花大力气精批细改学生的作文,而学生最多看看分数和评语,然后就丢在一边,束之高阁。作文批改往往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叶圣陶先生也说:“我发现十几年来,辛辛苦苦地批改作文,所得到的结果是徒劳无功。”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批改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可见,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也是作文教学中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学生十分重视教师的作文评语,但他们希望改变目前的批改方法。教师要高度认识作文批改的重要性,突出作文评语的针对性、启发性、激励性,同时作文评语还要为学生提供修改作文的方法示范和引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学生互批互改作文、自改作文、参与作文讲评过程,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建议主管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学校,以务实的态度,从注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考虑教师的工作实际出发,合理确定教师批改作文的数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认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教师要转变观念,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上。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重点要做到: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搞好第二次批阅,培养“改”的好习惯;提高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让他们逐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批改作文是最令语文老师头疼的事了,六七十篇习作至少得忙活几天。老师虽辛苦,学生对老师的评语却只是简单地看看,作用并不大。这又怎么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改作文,不待老师改。"他还说:"我们应当有个共同理解,修改肯定是作者分内的事。"这充分强调了作文的自主性。我尝试让学生自己批作文,构建作文自我评价体系,对学生作  相似文献   

9.
黄永红  刘雪梅 《辅导员》2009,(13):82-82
批改作文是每一个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辛辛苦苦字斟句酌、精批细改过的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并不领情,粗略看看分数,合上本子就完事,很少有学生能去领会、揣摩和修改。教师的“精批细改”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本学期,我们尝试让学生互改作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归纳一下,笔者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互改作文的。  相似文献   

10.
教了二十年的语文,我发现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只看评语"的不良现象.很多时候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写作文,至于修改作文那是教师的事,作文其结果是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养成写完作文了事的敷衍习惯. 鉴于此,我认为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主动培养学生自评自改作文的能力,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11.
<正>中学语文老师普遍都有这样一种感受:教学任务重,作文批改累,分身乏术。多数学生对老师呕心沥血、精批细改的作文并不"领情",只粗略看看分数和评语就闲置一旁,只有少数学生会仔细揣摩和领会评语,或者更少学生能根据评语修改重写。诚如叶圣陶先生曾痛心地说:"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这可以说是对传统作文教学弊端的深刻反思。困则思变,窘则求法。其实,做一个懒教师,学会放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说。所谓“一题多做”是指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书面作文进行批改之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评语对自己的作文再修改,反复多次。就同一作文题目让学生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肯定有帮助。但是,在“一题多做”的训练中。如果只坚持一种形式,不仅会使学生厌倦,而且学生在思考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反复改一篇作文。其在思维品质上的收获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一直认为,批改是老师的事情,只需看看老师的评语,并以评语的多少来判定教师对自己的重视程度。而对老师提出的不足之处及提出的修改意见却置之不理。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也是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生自改作文是相对教师的批改而言的,包括学生独立修改自己所写的作文或修改同学的作文,或在教师指导下修改自己或同学所写的作文。提倡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力水平和作文实际,在作文批改方式上进行改革,采用学生互批、互评、互改与教师改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教给学生批改的范围。学生每写一篇作文,首先要求在立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根据这一要求,现将自己运用“五步指导法”,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尝试,赘述于后,就教于大方。 一、针对“学生写教师改”的弊端,提出问题 传统的作文批改(即同步教学作文批改)是教师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收起来,背着学生在办公室批改。教师精批细改,费尽心血,但学生并不明白教师是怎样批改  相似文献   

16.
写作中自我监控运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 ,作文批改形式通常不外乎教师批改 ,同学互改 ,小组集体批改等。这些批改形式有它们独到的优点 ,但缺点却丝毫不能忽视。本文旨在探讨另外一种作文批改方式———学生自我监控加老师评改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 ,得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一、学生对老师批改 ,同学互改和自我监控加老师评改这三种批改形式的态度有何差别 ?二、这三种批改形式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有何影响 ?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一直认为,批改是老师的事情,只需看看老师的评语,并以评语的多少来判定教师对自己的重视程度.而对老师提出的不足之处及提出的修改意见却置之不理.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也是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许萃 《小学生》2013,(9):35-3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作文批改中,"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通过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批改以教师批改为主,适当地让小学生进行作文自改和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命题,学生“奉命作文”,作完“交差”,敷衍了事.教师把一大摞作文收来,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把学生作文斟词酌句修改成“满篇红”,大多数学生拿到作文只看一下评语和分数,很少去探究老师为什么这样修改自己的作文,结果是老师费尽心思竟然是前功尽弃。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不就能养成自己改的习惯了吗?这是终身受用的。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话击中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培…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不厌百回改",古今中外,无论是长达数十万字的鸿篇巨制,还是几十字的短小诗歌,都凝结着作者反复修改的心血。作为语文老师,不应该仅仅是教学生读好这些文章,更重要的是要深刻地认识到正确引导学生修改文章并养成良好习惯对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重要性。一、深入调查,把握重点为了进一步了解我校的教学现状,我就本校三到六年级的作文教学作了抽样调查,通过与学生和老师们的交流,我发现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已经逐渐无法适应现在快节奏的教学效率了,但多年来墨守成规的"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