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分类中的疑难问题及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晓婷  董颖 《图书馆建设》2012,(5):34-36,40
图书分类是图书馆各项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图书的利用率。由于图书分类工作具有复杂性,分类人员在进行图书分类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如类目涵义的划分与辨识、历史与现状的时间界限、政治与地理概况的区分、语言读物的区分等。图书分类人员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总结并提高分类质量。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医药卫生”的某些类目用于图书分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类目的图书分类、类目设置的不尽完善之处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法律图书分类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法学的发展对图书分类的需要.应编制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国内通用的法律图书分类体系,取代现有的D9体系,并终止两种体系并存的局面.法律类图书应作为一个大类,以DF为代码单独立类,以反映当代学科体系中法律与政治已经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这一现实.法律图书分类体系中基本类目的设置和类目详表也严重落后于当代法学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4.
采用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中介词典的兼容映射思想,根据向量空间模型原理构造映射函数,分别对当当网、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三个网上书店的网络图书分类体系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类目相似度的映射,并根据类目相似值制订详细的类目映射关系规则。通过对映射关系进行横向及纵向分析,为未来的网络分类体系构建提出建议,最后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及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对图书进行分类要根据图书分类法的类目表进行.在类目表中,上位类一定能包含所属的各级下位类.下位类一定要带有上位类的属性,类目概念明确,涵盖全面,真正能揭示出图书的科学体系和研究领域,并且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和读者利用,达到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大量分类表数据,从类目体系、类目规模以及类目清晰度、专指度、交替度等多项指标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与台湾《中国图书分类法》进行定量测评和分析比较,为《中图法》今后修订再版以及走出境门和国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若干图书馆计算机技术类图书分类的对比分析,对计算机维护、检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类图书的统一分类问题进行研究;在对TP311.138数据库系统、TP312程序语言/算法语言类目的附加分类区分标识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TP311.56软件工具/工具软件、TP391.12汉字处理系统等类目附加软件、系统名称区分号,实现类下同一主题图书相对集中、有序化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图书分类的一致性是图书馆分类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和要求,是鉴定图书馆归类质量的主要标志。只有分类标引准确、管理规范,才能保证图书分类标引的质量。文章分析了图书分类标引前后不一致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主要从复分表、参见类目、组配的使用及其他情况的前后不一致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数据对比,对<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进行测评.文章除了介绍<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的基本结构及其类目数量等外,还统计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相应类目,并且分别从"类目数量"与"类目质量"两个大的方面进行比较,利用多种表格以及交替度、参照度、清晰度等重要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最后指出,<新闻表>是信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它为信息数字化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它的编写既有利于新闻信息的整合与管理,又有利于用户对新闻信息的检索.  相似文献   

10.
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分馆中文图书的零外借情况为数据源,通过对其馆藏总体、逐年统计、类目细分等零外借率的统计比较分析,提出降低零外借率、馆藏优化的策略:重视并加强文献复选工作,定期开展有关读者阅读需求的调查活动,图书馆加强纸本图书的阅读推广,提高图书采选质量等。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学界在探索图书分类过程中,普遍在杜威十进制分类法的基础上结合中文古籍的特点,或增补加入新的类目,或采用其体系进行全新的改变。在各大图书馆具体操作时所使用的分类法五花八门,大致可分为中西文文献分开处置和统一处置两种不同的方法。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探索均以杜威法为蓝本,是学界得以广泛交流的基础。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探索看似成果甚多,但实际上新旧书籍如何处置的问题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学界中人各自为政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导致制定出一部全国统一的分类法的目标也一直没有实现,但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学界对图书分类的基础理论忽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纸质图书服务是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基础性功能。文章以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分析样本,从分类借阅频次,核心读者、著者及出版社的分布态势,纸质图书的生命周期与主题等维度,对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服务工作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ARMA模型是研究时间序列的重要方法,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2003~2011年22大类馆藏纸质图书利用率数据作为建模样本,在EViews 6.0软件平台建立各类图书利用率的ARMA模型,经检验拟合效果较好。并对2012~2015年的各类图书利用率进行了预测,对未来图书馆图书采购、典藏管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蔡振华 《图书馆》1993,(6):47-49
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科学文化的迅猛发展,目前国内外出版的各种学科门类的图书也源源不断地涌入图书馆。尽管《中国法》第三版才出版不久,但其类目设置仍不能满足这些各种各样图书归类的需要,这给分类标引人员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笔者想就其中一些具体图书的归类再谈谈自已的看法,以便与同行商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了3所专业性强的大学对借书量排前10位的学生读者,采集2009-2011年的数据进行图书分类比较,得到每所大学学生有兴趣的专业仅仅占1-2类,其他大学都有所涉及,但一些与专业无关的图书类目几乎没有读者借还.因此,提出设立公共经费和加盟式的管理来建设优秀的特色馆藏、扩大专业相关、共同专业等的图书类目,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更能够为共享图书资源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随着中国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和新兴学科的渗透,需要对《中图法》(第三版)中的中国医学图书分类进行适当修改,调整中国医学图书馆体系分类类目,使中国医学图书体系分类符合中国医学科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图书分类法作为一种情报检索语言,既是分类标引的依据,也是组织分类目录、组织图书分类排架的依据,这要求分类法本身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实际工作中,旧版分类法使用时间越长,越觉得难以适应类分新文献的需要。新知识与分类法所设类目之间总有一段距离,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不对分类法进行修订,这种距离会越拉越长,给类分图书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图法》第4版部分类目设置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轶 《图书馆》2001,(6):60-62
笔者结合图书分类工作实践,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促进《中图法》类目的设置更加科学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标引经验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多层自动分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目数目庞大且各类目上文献分布不均衡,导致基于机器统计学习的自动分类技术在这种多层分类体系上力不从心。基于人工标引经验的自动分类试图通过情报检索语言兼容互换的原理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直接应用标引词串对分类进行匹配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将两种分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提出了用相关度来测定关键词和类目概念之间的关联,构建关键词、分类器的构建原理、构建方法以及分类流程,并对该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在版编目”中关于“期货交易”类目中分类不统一的现象和通过对本馆该类图书分类调查,结合经济学中有关概念的学习提出如何分类该类图书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