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是"生物与环境"一章中的重点内容,有关能量流动的计算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有的学生常常因概念理解不透彻或关键词把握不准导致计算错误。下面结合有关例题对相关概念和关键词进行诠释,以便学生掌握。先看能量流动图(图1):  相似文献   

2.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利用数学方法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一直是近二年生物《考试大纲》提出的基本能力要求。而关注生态,提高能量流动效率,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能量流动的计算中,由于能量表现形式的多样与特殊的条件设置,为考查上述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命题素材,但也使这类试题成为高考中制约考生得分的瓶颈。因此,以能量流动为背景的计算问题,应是生物计算类试题中的一种重要的题型。常见的计算题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学到能量流动这一章节时,“对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各营养级间流动的能量”、“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以及粪便中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应归为哪一个营养级生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时,总会感到迷惑。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35):147-148
<正>1.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教法1.1本节内容的地位: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5章第2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从考试的角度看,本节内容常作为考试热点,往往把分析和计算结合在一起。本节内容分为2课时,本教案为第1课时。1.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1.3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2)学会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中的重点知识,不仅刚跨入高中就学习“物质的量”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在随后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与能量、原电池和电解池等章节中也会涉及“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及计算。学生对本部分内容,尤其是涉及各种类型的计算较难理解。其实,“物质的量”这一章所涉及的基本公式只有5个,而各种类型的计算题也只是将这几个公式组合在一起综合应用而已。在这里简单谈谈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技巧。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物教学》2017,(14):67-68
<正>《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生态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是生态部分的重点和难点。能量流动的考查主要包括能量流动图形分析、计算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等。现就能量流动图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难点。能量流动图形有很多种,如果考查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能量流动过程,则较为简单,直接按教材图记忆即可(图1)。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能量流动的计算更是学生的易错点.以下是学生出错率较高的四类能量流动计算的题型.一、按比分配类例1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6kg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海洋鱼的食物有1/3来自植物,1/3来自食草鱼类,1/3来自以食草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那么按能量传递效率20%来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相似文献   

8.
0.1的差异     
一次高中生物优质课评比活动,有位教师上的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节课。记得执教教师为了说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这一特点与能量守恒定律不矛盾”,在要求学生据图(课本中的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计算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发现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与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不相等,差了0.1焦尔。”经他一提醒,其他同学纷纷议论起来,也感到不解。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上课的教师怔了一下,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哦?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算一下。”黑板上的验算证实了那位同学的说法。“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与绿色植物固定的总能量相比少了0.1焦尔,这是由于误差造成的,在此可以忽略。”教师一句话,学生们便不再说什么,一场颇有些惊心动魄的意外总算被“圆满地”掩盖过去了,课堂教学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人教版(2019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模块的教学内容.作为高考的核心考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常会结合图形进行考查,特别是涉及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建构模型,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能量流动过程,有助于学生模型构建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一、“箭头法”构建能量流动分配模型对于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而言,能量流经该营养级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能量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动力,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既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采用本文所介绍的动态复合投影片进行直观性教学,将抽象的能量流动过程变成动态直观的投影,展现在学生面前,突破了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0):11-11
关键词是表征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是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不能表示所属学科专业概念的词和词组。如理论、报告、实验、学习、方法、问题、对策、途径、特点、目的、概念等,不能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从标题、层次标题和正文中挑选,一篇论文一般应标出3—8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隔,第一个关键词与分类号对应。  相似文献   

12.
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为10%~20%。据此,求解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量,只须按能量流动效率进行相应的“放大”(已知高营养级的生物量,求低营养级的生物量)或“缩小”(已知低营养级的生物量,求高营养级的生物量)计算即可。  相似文献   

13.
<正>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关于能量流动的计算问题也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一个重点,笔者就此谈点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供同仁参考。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这部分能量是生产者体内的能量、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下一营养级摄取的能量以及未利用能量之和。例1 图1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1、循环经济的概念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国内学者在定义时,大都把国外的基本定义——“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作为关键词,但在进一步解释时,由于各自的认知和阐述的角度不同,给出的概念也不相同。据不完全统计,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有40种之多。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同志2004年9月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常考知识点,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计算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最多”、“最少”等关键信息。关于“最值”方面的计算,具有一定的解题规律。  相似文献   

16.
<正> 在高中生物知识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传递的效率等知识共同构成了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在有关“能量流动”的知识中,存在一些易被忽视或不常见的问题,如“能值”的表示方式、最值计算、能量流动与生态系统稳定的关系等。本文结合教材谈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以期能对教与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分最活跃的部位是根毛区细胞。那么细胞是怎样吸水呢?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近来关于水分进入细胞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新的发展是建立在热力学概念基础上的,也就是水分流动需要能量。水流方向都是从“水势”高处向着“水势”低处流动,所以首先要讨论自由能和水势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学目标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理解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二、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三、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讨论与讲解相结合。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投影)问题探讨:《孤岛生存》———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和“大学”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和“大学”概念的界定与分析□沈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张澜,温松岩□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界定,分析“高等教育”和“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和“大学”的概念表述是很多的,且各具特色,但尚未...  相似文献   

20.
在大概念理念的指引下,建立初中生物学概念进阶体系,并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具体课时为例,尝试构建基于初中生物学概念体系的教学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