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都城市历史悠久,亦一直是西方汉学重点研究的中国城市之一。成都进入西方人视野的时间最早可追溯至14世纪的《马克·波罗游记》。随后,陆续入蜀的西人不断用其笔触丰满着西人视野中的锦官城形象。至今,当代西方汉学家仍有不少将其研究目光投注中国西南地区,聚焦成都的社会与文化,其构建的成都形象不仅具备时代特征,亦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嬗变。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从遗产保护的意义上说,"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文化线路",将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之无愧。在我国古代几大丝绸之路中,"南方丝绸之路"是开通最早、线路最长、途经国家最多的交通大动脉,具有无比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等综合价值。目前,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宣布中国将与陆上、海上丝路所涉及的国家向联合国共同申请将丝路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南方丝绸之路作为"丝绸之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当尽快列入"丝绸之路"整体申遗名单。本文主要就南丝路的文化价值、申遗及其现实意义等有关方面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有五千多年没有中断的文明史,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少见的。这种现象说明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传承力和创新性。中华文化强大的传承力表现在哪些地方?它公正,不偏激,它不排斥对人类有益的优秀文化。春秋末期孔子已经提出"和而不同"、"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等思想和论断,主张包容,提倡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学习,这是很伟大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在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之后,中国被迫纳入了全球化体系,而伴随着这一痛苦的社会现实,代之而来的是殖民化与现代化的双重嬗变.列文森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就从"冲击—回应"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使"天下"成为"国家"的过程."天下"的观念实际上是与儒家的"道",亦即中国自身的主要传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出于某种原因,当近代中国人被迫求助于外国的"道"时,将国家置于文化亦即"天下"之上,也就成了他们的策略之一(《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即中国自身"天下共主"的文化心理认同被剧烈冲击,取而代之的是对西方世界的重新体认,然而这一过程却不是东西方之间的平等对话,而是伴随着西方殖民的强制渗透.中国知识分子再也不能用历史上"华夷"的观念看待这一次历史巨变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感在西方科技理性面前荡然无存,传统儒学构建的"道统"体系产生了巨大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民族文化承受的压力不仅来自于自身,更表现于外界。如今,面对全球化的压力,在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一些学人在学术创新中因受现代西方的影响形成不少基调很高而实际空洞的理论。事实上,对西方文化的过分“崇敬”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东西方文化接触、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因受到某些对西方的误读而正在遭遇少有的冷遇。这种对西方不科学的借鉴,说到底,折射出来一种民族自卑的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对本民族文化的弘扬颇为有害,对西方文化及其学者而言亦未必是件幸事。正是文化底蕴的缺乏才形成了一系统列纷…  相似文献   

6.
正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中,酒的地位至高无上。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经》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  相似文献   

7.
正声名显赫的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也称东亚系,即现在的东亚语言与文化系)被称为"西方汉学研究重镇""全美最早汉学系之一"。它之所以在建系之初即有足够的财力邀请顶级汉学家加盟,离不开一项神秘的教席资金——"丁龙汉学讲座教授"。那么丁龙是何许人?人们发现他竟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劳工。这是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传奇,却是铁证如山般的史实:百余年前,华工丁龙将毕生积攒的血汗钱尽数捐献,一心创建汉学系,只为中国文明传播世界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正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经》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自始至终都浸淫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中。开设"文化交流"栏目旨在系统介绍葡萄酒的历史、典故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9.
正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经》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自始至终都浸淫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中。开设"文化交流"栏目旨在系统介绍葡萄酒的历史、典故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0.
消隐与重构:作为一种人类文明指向的家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的价值标尺,而"家族"作为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文化心理情结和精神价值指认也从来就存在于人类的观念形态中.尽管在东、西方文明中家族文化有着不同的实践形态和价值认证,但家族文化自始至终"存在着"其本身就是一种人类历史的真理性叙事.20世纪以来家族文化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总体性复兴和阶段性消隐两者并存的状态;而现代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家族文化则表现出"寄生性再生长"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体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上.  相似文献   

11.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世界艺术发展的两大史册中,法国南部城市——里昂,始终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首先,它是法国乃至欧洲最早向中国和东方学习丝绸制造的城市,并逐步达到以“假”乱“真”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接着它成为世界电影诞生地,不仅孕育培养了卢米埃尔兄弟,且缔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影制片厂。在世界舞蹈及其国际交流史册上,始自上世纪80年代,里昂再度书写下一页轰轰烈烈的篇章。1984年,“里昂国际舞蹈双年节”由里昂舞蹈宫主任居伊·达尔梅创办。从一开始,它便得到了里昂市、罗纳-阿尔卑斯大区和法国中央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酒出自农作物,是饮品,更是文化。在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的"酒"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及"至人"的精神境界。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中,在《圣经》及各类史诗中,酒是奖赏也是禁忌。可以说,酒与人类的文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自始至终都浸淫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中。本期新增"文化交流"栏目,由"康熙为什么爱喝葡萄酒"说开去,旨在系统介绍葡萄酒的历史、典故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3.
李澤厚先生認爲西方由巫術發展出了科學和宗教——兩個世界;中國則“由巫到禮”,“禮”雖理性化了,内核還是巫史。神明是巫術逼迫出來爲我所用的功能性概念,中國文化只是“一個世界”。孔子“釋禮歸仁”,把巫史傳統塑造成了“文化心理結構”,中國文化與哲學就完成了。故中國文化與古希臘及西方完全不同。本文認爲中西文化是異中有同,同中有異。中國的巫文化亦發展出了科學。立足於靈魂和信仰上的“天命觀”亦是兩個世界。哲學之“純思”的“本體論”思想,中國與古希臘是大同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与"诗经学"、"楚辞学"(或"屈学")、"唐诗学"、"宋词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文心雕龙》研究亦已成为一门与时俱进、欣欣向荣的专门之学,它是以我国第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对《文心雕龙》的现代科学研究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最早当推刘师培、黄侃在北京大学的讲授,时至今日,已经发  相似文献   

15.
自清末民初以来,学界对严复翻译的讨论业已形成异常复杂的评估系统。虽然论者多以西学原著为基准,但对严复翻译的界定却不乏相互矛盾之处,评价严译的标准也多有不同。职是之故,从翻译的"实然"和"应然"两种状态出发重新认识严译中的"再现"与"建构"无疑有助于严译研究的继续推进。作为一种"选择性再现",严译不仅是严复自身思想体系的"建构",更是传统文化观念与近代西方"新"观念相互交融的结果,体现了翻译的"实然"状态。  相似文献   

16.
正"丝绸之路"这一国际通用术语的缘起可追溯到古希腊人记录的"赛里斯之路"(丝国之路),指西方人为贩运丝绸而前往丝国(即中国)的一条商道。19世纪70年代,德国舆地学和地质学家李希托芬在《中国》(第一卷)中以德语首次提出"Seiden(丝绸)Strasse(道路)"。广义概念上,丝绸之路泛指西方(包括中亚、南亚、西亚、欧洲等地)与东方(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进行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双向通道,远超"丝绸"和"道路"的范畴。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文献可追溯到中国的《汉书·地理志》所载的海上交通路线。唐贞元年间,宰相贾耽在《海内华夷图》中也记录了通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数字在一定的文化条件下,其意义常常超出它本身固有的含义。例如,在当今的商业大潮中,我们中国人都喜欢“八”这个数字,因为它是“发财”、“发展”、“发达”的“发”字的谐音;而我们避讳使用数字“四”,因为它是“死”的谐音。再如,我们常常用“十”来表示完整和美满,如“十全十美”。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七”这个数字情有独钟,并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用它来表示“幸运”、“美满”、“多数”等意义。“七”是一个神圣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字,它对西方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还因为它具…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货币文化中,有两技流芳百世的奇葩。一枝是东方文明古国中国的货币文化,它曾经影响了亚洲许多国家货币文化千余年;一枝是古希腊的货币文化,它是西方货币文化的发源地。从货币形制上来说,中国的古代钱币注重于文字,将书法美蕴藏于钱币的方圆之中;古希腊货币则以图案见长,神像、英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货币的主图案。两种货币文化,一个从东方向西方迈进,而另一个从西方向东方走来,最后,经过无数的磨难,这两种货币文化在中国新疆终于相遇了。相遇的结果是在100-220年时,在当时的于闯国出现了一种有着两种货币文化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黄帝作为华夏民族"圣王同祖""华夷共祖"的理想型人物,是由古代中国文明进程的特征所决定的。以黄帝起始的中原地区部落联盟制度中以"礼"为标志的政治文化与世俗性特征,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政治文化的鲜明特点。人们往往将黄帝及其部族所开创的政治文明及世俗化礼仪制度作为华夏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认同的标志,而将黄帝作为华夏民族始祖及政治文明的开创者。一、文明与国家文明与国家是两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东西方化交流和世界艺术发展的两大史册中。法国南部城市——里昂.始终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首先.它是法国乃至欧洲最早向中国和东方学习丝绸制造的城市.并逐步达到以“假”乱“真”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接着它成为世界电影诞生地.不仅孕育培养了卢米埃尔兄弟.且缔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影制片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