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畅 《教学随笔》2016,(3):142-142
在当代文化潮流下,人们所熟知的“二”已由单纯的数字义引申出“次等”义,又衍生出“愚笨”义而后发展出“呆萌”义,本文主要对“二”由一个数词发展为一个形容词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探讨“二”在当代社会中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熠熠生辉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必将进入人类社会文明的新时期——知识经济文明阶段。而作为这一新的社会文明基础的知识生产,将更加依赖教育,教育必将成为社会的中心。“教育是社会的中心、生产的中心”正是我国二十世纪“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论的核心思想。纵观近十余年来,中国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所产生的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无不反映并持续不断地证明着: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师之道”与“治学之道”,是教育界尤其教师群体中一个颇为重要的话题。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廓清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迷障,还校园一块净土,是颇有价值的。根据本人的长期体验与观察,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先说说“为师之道”。从世界历史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崇尚教育的文明古国。无论从中国古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诠释,还是近些年我国专设“教师节”的重大举措,教师历来是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尊重的一个神圣职业。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名望将日益提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教师…  相似文献   

4.
教育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在创建“绿色”社会、和谐社会的今天,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那种以牺牲学生个性为代价的教育已经逐渐被时代所抛弃。学生需要的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和自主发展的教育,是一种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能焕发出生命的热情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具体考察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个体发展的现实状况,理性分析中国教育目的观发展的内在逻辑,论证“促进个体差异发展”这一教育命题的合理性。提出:“自由个性”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发展的理想形态的设计;促进个体差异发展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强烈呼唤;发展个性独特性是当代中国人发展的现实追求;促进个体差异发展和发展个性独特性既是教育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是教育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走向。通过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两个维度——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知识本位与生命本位的对比分析,论证促进个性发展是教育目的逻辑发展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是自成体系的,他是一位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探索的先驱者。他所倡导的普及教育,全面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一是“生活”即“教育”;二是“社会”即“学校”;三是“教学做合一”。这三大主张包容着教育目标、途径、方法的革新理念,也提出了教育最终让受教育者去创造生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服务于人类的本质特征,这对当前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一脉相承性,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当代中国改革、建设实践的基础之上。但两者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继承和坚持的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涵盖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根本内容,而且与时惧进,深化和发展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纲领和自身建设纲领。  相似文献   

8.
“两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知识经济为主流的当代社会,“两课”教育正面临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网络技术和学习型社会的挑战。许多高校的“两课”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因而未能受到学生的重视。如何进一步推动高校“两课”教学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德育中的"学校人"与"社会人"--当代大学的德育目标辨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代大学与社会的全新关系所构成的大学外部德育环境 ,向人们提出了对当代大学德育及其目标定位进行内在省思的要求。可以用“学校人”和“社会人”来标示当代大学德育的两种理念目标。但是 ,在大学德育的传统定位中 ,“学校人”与“社会人”往往发生着裂变。当代大学德育的目标选择之一就是使“学校人”与“社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而二者统一的根本途径是进行大学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高校与社会的全新关系所构成的高校外部德育环境,要求我们对当代高校德育及其目标定位进行内在省思,可以用“学校人”和“社会人”来标示当代高校德育的两种理念目标。当代高校德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进行高校德育创新,实现“学校人”与“社会人”的同构。  相似文献   

11.
试谈大学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大确定的我国的小康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目标,又是一个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目标。而小康目标的达成,无一不与大学教育切切相联、息息相关。据此,大学教育应该而且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应有的社会功能。大学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系统,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运而生的。从宏观上讲,它主要由三部分所构成:一是思想观念,主要是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  相似文献   

12.
教育现代化,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的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转化。是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整体的转换运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教育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物质生产的功能以及愈演愈烈的功利主义思潮,导致了大学科学研究的过度张扬以及教学与科研的对立和冲突.博耶的“教学的学术”理论,进一步阐明了大学教学工作的学术性特质及其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规律,是针对当代大学教育的时弊,对教学与科研关系问题所进行的新的探索,为解读和践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教育理念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4.
周永平 《教学与管理》2007,(12):102-103
在历经二十余年的教育改革后,我国的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作为我国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也同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教育新理念正在逐步贯彻到学校体育中去。在新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将继续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无疑,残疾人当属一“类”;根据残疾人的特点施行适当的教育,对残疾人生存发展具有特殊要义,当今社会,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儿童少年能否接受正常的教育,不仅事关其前途命运和无数家庭的幸福安宁,也事关整个社会的明和谐,我国宪法、残疾人保障法都规定残疾人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理念的潜在核心,从教育目的、办学方针、教育理念、教学原则、道德教育等方面分析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所包涵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底蕴,并进而阐发其对当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迪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炎斌 《天津教育》2002,(10):12-14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如果说,过去我们所倡导的学校人本化管理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由学校管理的内在规律决定的,那么,在“入世”后的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学校人本化管理,则具有全新的意义。我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说,“入世”对中国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以及每一个国民都将产生影响。同样,“入世”对学校教育产生的影响也是实实在在的和多层面、多方位的。在教育面对新的挑战的今天,学校实现人本化管理更显示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入世”对教育的影响1.商品贸易的自由性促进了教育的变革。商品贸易是一种…  相似文献   

18.
谈“惩罚”     
随着时代的演进,“以人为本”的观念正逐步为社会所接纳,这本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更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但如今,人们的认识似乎叉进入了另外一个误区:由于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长的“宝贝”,教师在教育中骂不得,碰不得,稍给学生一点“颜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乡土中国社会“差序格局”新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在今天的乡土中国仍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概念。然而,当代乡土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与欧美发达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差序格局”到“团体格局”,由“关系”到“身份”、“单位”,由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进而从身份分层到财产分层再到契约分层,使得“差序格局”增添了新的内容,这就是姻缘关系、拟似血缘关系与业缘关系渗入“差序格局”,导致“差序格局”所包括的社会关系范围在扩大;与此同时,“利益”亦成为“差序格局”中决定人们关系亲疏的一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它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观点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为依据,并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主体即人的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将具体化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干部的价值观,使之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