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学森之问”被人称为是“教育之问”,其实“钱学森之问”的关键,不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拷问高等教育“为什么不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钱学森之问”是一个自问自答的问,只要回归高等教育的本真,回归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本位,杰出人才就“冒”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张超 《广东教育》2010,(4):60-60
钱学森,一代科学大师已离我们而去,但大师留下的“钱学森之问”却振聋发聩,令人深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代表了众多有识之士的焦虑和期盼。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走了.逝世前提出的“钱学森之问”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来共同破解。当前,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小学数学与破解“钱学森之问”有关系吗?  相似文献   

4.
一年前,科学老人钱学森离我们而去。他生前就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提出诸多疑问,集中表述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一时间,引起社会关注,议论纷纷,聚焦于教育弊端和教育改革,甚至有一些教授上书教育行政部门,再次强调钱学森之问。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振聋发聩、令人深思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既是关系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急迫、艰深命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与民族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求解。求解"钱学森之问"必须抓住教育的真谛,使教育切实步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轨道,才能真正改变教育现状,推动中国教育发展,培养大批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敲响了警钟。对于这一教育问题,不能仅从表面来分析,需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从哲学的高度看,“钱学森之问”可以归因于基础教育阶段儿童地位的漠视、高等教育阶段教师作用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7.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迄今为止答案找到了吗?问题解决了吗?没有!类似于网上“聪明伶俐进来,呆若木鸡出去”的社会抱怨声倒是不少!“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的确是学校教育出了大问题。笔者20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近年来通过观察、分析、研究,发现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存在“钱学森之问”问题链上很大的症结,连锁反应导致“钱学森之问”的产生。这个“症结”究竟是什么呢?又该如何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培养人才不只是高校问题,基础教育也很重要。但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一些高中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搞“应试教育”、学生个性和创造性被无情扼杀。改变这种情况,就要转变观念,树立“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9年10月31日于北京辞世前留下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其实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也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相似文献   

10.
大学只有一个真正的功能: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于2009年10月31日逝世。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在追忆钱老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以及他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的同时,反复提到他晚年对中国教育发展、培养杰出人才的肺腑之言——2005年他对温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像一把大锤拷问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责任不能全部归咎于大学教育,基础教育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病榻上的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坦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就是被媒体称之为“钱学森之问”的教育“天问”,它不仅萦绕在钱学森和温总理心头,也是教育同仁乃至全社会共同的困惑。“钱学森之问”有解吗?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究竟路在何方?作者就此进行的深入分析,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30日早晨,98岁的钱伟长带着"一肚皮的问题"离开了我们。对于我国的学校教育,钱老曾意味深长地说:"好学生就是有一肚皮问题的学生。"钱学森大师走的时候,向国人发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样振聋发聩的世纪之问,而如今,钱伟长眼里的好学生标准则是对钱学森之问的最好解答。  相似文献   

14.
一、“钱学森之问”的由来 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实际来自钱老逝世之后,安徽11位高校教师写给袁贵仁部长和全国教育界同仁的信,信中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我们认为,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相似文献   

15.
卓越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先生在我们的仰望中驾鹤西去,但是,我们在缅怀和追思钱老时,却一直无法绕过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钱老关于教育的追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无疑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的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导弹之父钱学森留给大家的问题。简言之,就是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不能有效地激励人们去创新和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17.
钱学森在晚年一直追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杰出人才就是能以胸怀天下的情怀无私无欲在某一领域孜孜探索,有结构性的重大突破,对人类做出杰出贡献,有相当影响力的人才。而时下,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奠定人的精神根底的语文教育现状却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8.
“钱学森之问”近年来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一时对当前教育形成巨大压力。的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世纪提问。深刻拷问着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价值;它启发我们思考怎样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问题,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朱琳  张力 《成才之路》2015,(7):10-11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也一直在积极地探索这一课题。分析在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下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原因,提出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全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异化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间不仅直指中国高等教育弊端,更是关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目标政治化,使教育背离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属性;情感的沙漠化使教育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教育正走上“唯理性主义”的歧路,成为追名逐利的手段;视角的世俗化使教育全身心地浸泡在世俗的浑水中,丧失了其应有的崇高与神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