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认知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操作思维的理论内涵进行了重新的诠释与解读,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对其进行验证分析。以新研发的BTL-SW-V1.2操作思维测试软件为研究工具,选取具有典型直觉现象的开放式运动项目——羽毛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之间操作思维品质的差异。研究发现,操作思维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男子组和女子组羽毛球运动员均表现出了专家优势,健将级运动员显著优于一般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研究法、“BTL-SW-1.2操作思维测试软件”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在操作步数和总时间上都优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且在操作步数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同属于技能主导类开放性运动技能项群中优秀男子运动员相比,表现出操作思维步数较少、操作思维速度快的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和训练年限的积累,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精练程度和敏捷性表现越强;依据全样本测试数据,制订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的评价标准,经样本内回代检验,能较好地反映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实际操作思维水平,具有一定的评价效果。结论: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具有一定的特征,不同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和其他项目优秀男子运动员,且受年龄和训练年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广州市羽毛球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并通过逻辑分析,结合献资料,对广州市羽毛球运动的现状、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地总结,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广州市羽毛球运动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进行了噪音干扰与运动员能力关系的实验研究 ,以期为教练员、体育教师指导运动员 (学生 )参加运动训练、运动竞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测评及其多媒体训练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图像定格技术,开发定量指标来评价羽毛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能力.使用VB语言和无线触键设备研发了"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测评和多媒体训练系统"软件.实验结果显示,测试数据能较好地反应羽毛球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战术意识和专项跑动能力两项指标均具有较好的运动等级鉴别力.本系统即可用于优秀羽毛球运动员选材,也可用作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专项体能训练成效的定量评价工具,还可以作为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和专项体能的模拟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羽毛球的击球手法要求运动员的动作幅度小、出手快及方向准,即有较强的控制球的能力。而控制球的能力的关键是提高运动员的感知觉的能力。因此,对羽毛球运动感受性敏锐度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选择了一些感受性的心理指标,对羽毛球运动员进行测试,其目的是了解羽毛球运动员的感受性特点及其与专项训练的关系,为选材和训练工作提供一点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羽毛球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训练的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选取18名羽毛球专业运动员和16名大学生为被试,以专项情境比赛片段为素材和更能反映羽毛球专项知觉特征的脚反应时为评价指标,对羽毛球专项情境中知觉运动技能训练的绩效问题进行了实验性研究。结果显示:1)与低水平运动员相比,高水平者的知觉判断快速而准确;2)专项知觉训练可以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判断准确率,尤其是对于水平较高的专业运动员;3)专项知觉训练没有提高运动员的情境决策速度,说明基于专项情境的知觉技能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判断的准确性上而不是反应速度;4)专项知觉训练使运动员在进行情境决策时出现了明显的速度-准确率权衡现象。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羽毛球运动员个性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省35名羽毛球运动员个性特征的测试、比较和分析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个性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我省不同运动水平的男女羽毛球运动员具有相同个性特征外,优秀男运动员还具有善与别人相处,聪慧、有恒负责,冒险敢为,自信心强等特征、而优秀女运动员情绪较稳定沉着,有恒负责,但较紧张忧虑、自信心较差等特征。建议在羽毛球运动员心理选材时应选拔那些具有适应力强、沉着果断、情绪稳定、聪慧、自信心强的心理素质好的运动苗子。  相似文献   

9.
选取16名羽毛球专业运动员和10名大学生初学者为被试,以类似羽毛球专项情境中场上不同位置的动作应答为任务,对评价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水平的手反应时和脚反应时的恰当性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结果显示:1)羽毛球练习者的手脚反应时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但相关系数较非专项情境低;2)专业羽毛球运动员的手脚反应时没有相关性,且相关性远低于初学者和其它非运动群体。3)与手反应时相比,脚反应时能更有效的评价运动员的知觉技能水平,是评价运动员知觉速度的适宜指标;4)羽毛球运动员手反应时要明显快于脚反应时,且表现出水平差异,在进行知觉运动技能评价时应注意练习者的性别与水平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0.
羽毛球运动的生化分析及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羽毛球运动的供能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测试比赛运动时间、运动员血乳酸、心率、血红蛋白、血尿素和肌酸激酶等指标,分析了羽毛球运动的生物学和生化特点,并进一步阐述了生化分析在羽毛球运动训练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羽毛球训练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我们进行体育运动的基本保证,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认为专项速度的训练、专项力量的训练、专项灵敏训练、专项柔韧性训练、专项耐力训练是羽毛球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最主要的内容。同时提出具体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供羽毛球练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羽毛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和身体测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全国44所高校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羽毛球整体水平的上升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并针对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高校羽毛球运动水平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优秀运动员直觉性运动思维的表征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口语报告法,对20名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专家)和22名体育专业大学生(新手)在6种访谈情景中的问题表征特点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直觉性运动思维的本质特征.结果表明:1)专家较新手有更多的"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概念.从信息加工的方式看,优秀运动员的直觉性运动思维表现出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2)专家具有更多的"条件-行动"概念表征,优秀运动员的直觉性运动思维具有"产生式"思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思路出发,结合当前竞技运动训练与实战的需要,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情绪对羽毛球运动员的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被试为自国内某体育大学羽毛球专项学生,共84人,其中65名男性,19名女性,年龄从18岁到23岁。实验采用自编的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决策测试系统,在计算机上完成。研究设计了两个预实验和一个正式实验:预实验一是情绪诱发材料的选取;预实验二是羽毛球决策任务素材的筛选;正式实验是情绪(2)×决策任务(2)的混合设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不同性质情绪是影响羽毛球运动员决策的重要因素,在积极情绪下,被试认知决策的正确率显著高于直觉决策的正确率;而在消极情绪下,被试认知决策与直觉决策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承德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制约承德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开展的因素,提出解决制约承德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因素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分析承德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趋势,以此为承德是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102名优秀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竞赛焦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运动等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运动训练学"项群训练理论",乒乓球、羽毛球项目同属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对同项群内的我国男子优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比较分析,做两项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身高、克托来指数等,大多数指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主成分分析两项目的典型指标也有所不同.对他们的体型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为以后两项目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市高校羽毛球运动场地、教练员、课程开设情况、运动员或学生、资金投入等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建议,旨在促进哈尔滨市羽毛球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腰椎峡部裂是羽毛球运动员的常见损伤,极大妨碍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保持和提高.文章从腰椎峡部的解剖结构和羽毛球运动的特点着手,探讨了损伤发生的病因,提出了一些处理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我国教学理论中的教学方法模式和在前苏联普通教育领域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思维引导式"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篮球特点,设计了"操作思维引导式"教学法练习卡片,并在篮球战术教学中实际运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实验表明,它符合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教学特点,能促使学生较快掌握篮球战术配合技能,加快战术意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供篮球教学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