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的“平等起步”项目(亦称“平等起步家庭读写”项目)在《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中首次被提出,2001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对其进行了改进和重新授权。1989至1990年,“平等起步”作为联邦管理的项目开始实行,总授权资金达1480万美元(用于76个子项目中)。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美国联邦将关注焦点从实施质量服务转移到对项目考责和效率示范上。从1992年开始,“平等起步”项目逐步由州进行管理。2001—2002年,“平等起步”项目总投资额达到约2500万美元,国家范围的子项目达到1100个。  相似文献   

2.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法原则。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目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落实"受教育机会平等"这一重要教育法原则的具体措施。"受教育机会平等"蕴涵了相当丰富的内容",机会平等"是法律维护的关键。实现受教育机会实质上的平等,社会和经济发展是基础,适时地调整政策法规是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教育机会平等是人类个体或群体在现实社会生存发展过程中得以客观际遇与主观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权利的可能时限与场境在等级和效能等方面具有基本相同或相似地位、序列与层级的状态。包括教育主体资格、目标结果、内容文化、条件起点和方式过程等方面的完整体系性层面与内容。教育机会平等是体现、保障和实现人类个体有效公平生存发展的基本状态、条件和内容,是反映、衡量和提升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尺度,是人类创生、认识、追求和实现教育—社会公平与公正乃至人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元事实、元价值、元依据和元问题,需要也必须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原初历史起点和典型形态内在统一和最普遍完整的生态性生存的意义上进行元认知、元思考和元建构。  相似文献   

4.
赵玉凤  高福勤 《中国考试》2006,(6):23-25,38
教育平等是衡量一个社会公平、公正程度的标准之一。教育平等有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人即目的。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地发展,只有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基本人权与个性特长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第二,教育权利平等的原则。个体在“受教育”的权利方面享有法律的和现实的平等。第三,教育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机会平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机会平等的涵义至少应包括发展机会起点的平等、教育机会实现过程本身的平等、承认并尊重社会成员在发展潜力方面的“自然”差异及由此所带来的教育机会拥有方面的某些“不平等”。通过分析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依据和现实依据,阐述政府在义务教育领域和非义务教育领域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6.
教育平等是社会平等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教育机会平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我国的"教育平等"有了自己的困难和问题.现实社会中社会不平等的存在,使得教育平等只能成为一个悖命题,教育的不平等才是永恒的主题.人们对教育平等的渴求,更多地反映的是对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渴求,其实是在追求"教育公平"而不是"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7.
巴西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导致了教育不平等的现状,政府通过法律保障、政策导向与措施落实等加以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透视巴西的教育平等,解析并思考教育平等与教育发展的两难困境、文化再生产与教育平等的关系、教育平等到教育公平至教育质量之发展的路径,将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教育平等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变教为学"课堂教学倡导"课堂平等"的教育理念,期望每一位学生拥有平等机会,每一位学生都有活动,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令自己满意的结果。课堂教学试图赋予个体平等,力图实现课堂平等,期望学校平等和社会平等,进而勾勒出未来文明社会的美好景象。  相似文献   

9.
"教育平等"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教育平等"思想古已有之.自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并实行"有教无类",到近现代义务教育的大规模实施,二千多年来,人们从未放弃对"教育平等"的追求.但实际情况是,尽管人们在实践与理论中取得了许多成绩,"教育平等"却依旧似空中楼阁一般,可望而不可及.因此,"教育平等"何以可能?这个命题从来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21年9月27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21-2030)》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21-2030)》,首次写入"性别平等教育"一词,明确要求"大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全面推进" "中小学、幼儿园广泛开展性别平等教育".中山市从2014年起开展性别平等教育试点,创新构建了性别平等教育"中山模式",取得良好...  相似文献   

11.
华伟 《成人教育》2013,(4):20-23
如果将现行教育体系内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视作教育资源的"初次分配"的话,那么,成人教育应可视为教育资源的"二次分配",其社会功能应当定位于———"再塑平等"。意即推动教育资源的二次公平分配,以弥补因教育起点不公正或"少壮不努力"等因素而造成个体发展的不均衡;通过成人教育开启民智,让每个有需求的个体都能获得机会通过主动学习、增强能力从而改变自己的经济命运和政治命运。"再塑平等"的成人教育延续的是传统和近代中国对教育价值的理解,承担的是当代中国对教育功能的希冀。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机会平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机会平等的涵义至少应包括发展机会起点的平等、教育机会实现过程本身的平等、承认并尊重社会成员在发展潜力方面的“自然”差异及由此所带来的教育机会拥有方面的某些“不平等”。教育机会平等可分为“共享的教育机会平等”、“有差别的教育机会平等”和“形式上的教育机会平等”、“实际上的教育机会平等”等类型。影响教育机会平等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天赋、家庭、制度化教育、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等等。政府在创造教育机会平等中应承担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以探索教劳结合为中心的政策萌芽起步阶段、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政策发展初期阶段、偏向政治化的政策偏执发展阶段、促进经济建设的政策转变阶段、体现个体价值的政策发展阶段。呈现出以社会需求为主要推手的劳动教育政策形成机制、以兼顾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为导向的劳动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政策形成机制、以育人为主继续倡导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共存的政策价值取向、加强资源开发与师资建设的政策过程保障、民众参与的政策话语规则,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中国的教育平等问题,需要明确几个关键问题:公平与效率、权利平等与实质平等、机会均等与结果均等。在现阶段,在教育的不平等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情况下,必须体现"公平优先,效率兼顾"的原则,在公平的前提下追求效率;不但要重视权利的平等,更要关注实质的不平等,以及教育的不平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既要关注微观个体的机会均等,也要关注宏观上结果的不平等,重视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的教育补偿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新世纪建设和谐社会,教育公平是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国际社会近年来非常重视从起点上保证教育公平,也就是为早期教育提供公共经费,并推动综合性的社会服务方案。本文通过分析美英两国的"开端计划"和"稳健起步计划",从起点——早期教育阶段建设和谐教育的国际经验,针对我国的现实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社会还存在政治现象的情况下,平等的政治价值就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具体而言,平等有助于维护社会政治心理稳定,保证社会成员在交往中保持心理平衡,并具有较为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从整体上保持对既有社会制度、政治权威的认同,维护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稳定;同时,平等是民主的基础和保障,平等的任何发展势必推动民主新的飞跃,从而促进政治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由于教育能够明显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为此,本刊约请了四川省内部分高校与中小学校教育管理者围绕"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进行了探讨,对实现教育公平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也提出了初步的实践建议。本专题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  相似文献   

18.
公民国家追求的"一般平等"与多民族国家内在要求的"民族平等"存在一定的张力:前者指涉的平等是建立对个体权利"无差别"承认和保障基础上,后者则是对"民族"这个集体的平等诉求。基于此,分别从历史的角度和逻辑的角度阐释了"一般平等"到"民族平等"的关系,归纳了"利害观"、"正义观"和多元文化论对于民族平等必要性的认识,阐明"民族平等"对于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小兰以《超越知识不平等的教育平等》为命题, 认为“教育平等”的实质是知识的平等。文中指出, 知识的世俗性、对知识的控制、对知识的分层是制约教育平等达成的主要障碍。消除这些障碍需要确立课程知识设计的公平观、创造一个多样化的知识环境、注重个体默会知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利益补偿:实现教育平等的阶段性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平等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具有能平等地进入教育领域,并充分享有平等的发展个人潜智的机会。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决定了我们不能抛开社会特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对教育领域所做的框定和预设,理想化地去研究教育平等问题。本文运用伦理学领域的比例平等原则在一个新的视角对教育平等做了理性审视,旨在对平等问题的解决上追求一种可以达到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