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远耀 《广西教育》2010,(19):25-25
小学语文课文《给颜黎民的信》末尾有这么一句话:"临了,我要通知你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这句话有两个地方的搭配似乎不当。首先是"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这是一个偏正名词短语,中心语是“地方”,“一件”是它的一个定语。现代汉语里只说“一件……事(情)”或者“一个……地方”,却没有“一件……地方”这样的搭配习惯。其次是动词“通知”与第二个宾语“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的中心语搭配也不当。  相似文献   

2.
“谦”“慊”“嫌”“歉”“嗛”是一组以“兼”为声符的同源词,字形也相近。在文字的发展中,这五个字常常辗转相同,意义交叉严重,古今的字义与用法也发生了许多改变,给后人的理解和运用造成困惑。本文结合前人的注解与用法对“谦”“慊”“嫌”“歉”“喋”这五个字的含义及通假情况进行整理,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关于同性恋爱的代称,除了有“同志”等之外,还有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断背”。2011年的6月26日,影视明星吕丽萍因为转发了一条反对同性恋的微博引发了网络上的一场大争论,不但炒热了“同志“‘老同”“‘反同”等词语,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时间即是财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街边快餐店比比皆是。而另一种快餐——“文化快餐”也应运而生。如果说吃“满汉全席”是一种享受,那么吃“快餐”就只能算是为了“充饥”不得已的选择,至于“味道”如何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相似文献   

5.
周晓琴 《小学语文》2009,(11):41-41
一次,在学习了生字“眷”之后,学生在默写中竟出现了“誊恋”和“誉恋”,而且出现这样错误的学生还不在少数。我不禁暗自责怪:“都六年级的学生了,认识生字还这么难吗?”可事后想想,“眷”“誊”“誉”这三个字的字形的确比较相似: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眷”和“誊”都是拳字头,而“誊”和“誉”又都有偏旁“言”,稍不留意,还真的易错易混。  相似文献   

6.
教学《情绪》时,我顺手从一位学生的桌上拿起一支喝了大半的矿泉水,问:“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瓶中所装的水?”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瓶里装着小半瓶水。”“瓶里装着水。”“瓶里只有小半瓶水。”“瓶里还有小半瓶水。”接着我请学生点评一下,此时教室却静了下来,无人举手。我把“只有”和“还有”写在黑板上,“现在,发现了什么没有?”我问。终于,一位男生发言了:“我认为他们都说出了瓶中有水的意思。”“还有吗?”他摇摇头。“大家觉得他的话对吗?”“对!”学生们齐声答道。“那么,回答得好不好呢?”他们又沉默了。我在“只”和“还”下面加了黄色的着重号。“请大家再仔细想想,有没有新发现?”又一位男生举手了。“‘只有’和‘还有’是有区别的,‘只有’的感觉比‘还有’要少。”“你说得很好,那么请你结合本课内容用另一句话来表达一下,我相信你能说好的,也请其他同学想一想。”他低头看了一下书后,轻声地说:“‘只有’好像有点悲观,而‘还有’则很乐观。”我请他再大声地重复了一遍。问:“大家认为他说得好不好?”“好!”这次我也在喊,倒让这位男生显得不好意思了。“既然大家都说好,那么好在哪里呢?”思维的大门一旦打开,学生们又兴奋起来。我选择最先举手的一...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课里,“笑”和“校”的音节一样,声调也一样,但是字意完全不一样。我记住了俞老师讲的话。我会用“笑”和“校”造句: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我笑了;早上,我去学校上学了。每当我笑的时候,就想到了“笑”和“校”。“笑”和“校”@金丹婷$杭州市西湖区古荡第一小学一(1)  相似文献   

8.
《文献》1987年第3期刊登了陈美林等《沈嵊与且居批评<息宰河>传奇》一文,文中多处使用了“阳季”一词,如“明季末叶”、“明季中叶”等,从一卜下文来看,这里的“明季”实际上是“明代”,作者把“季”当成了“朝代"的同义语。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千米和吨”的认识光依靠书本的“纸上谈兵”式教与学,时间一长学生往往会出错。所以在教学“千米和吨”时,我带领学生一“跑”一“称”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学生在体验中掌握“1千米”和“1吨”的长度和重(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今日快报》2001年4月9日曾刊载了这样一篇文章《“坐位”“座位”能否通用,小学语文教材有错误?》。文章说,一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让学生分别用“坐”和“座”、“做”和“作”组词,并加以区别。有一名学生组词“坐位”,于是,同学们有的说错,有的说对,说错的同学称应该是“座位”;说对的同学称书本上是这样组词的,互相争执不下。为此,记者找到了新版六年制一年级语文课本(试用修订本),见到了习题中的“坐位”一词,并就此电话采访了该教材编著室的负责人。该室负责人称:“座位”和“坐位”两个词都正确,《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坐”与“…  相似文献   

11.
有些汉字意味极长:“错”与“读”即是。先说“错”,错明明是一种糟糕,但“错”字里头却偏偏带个了“金”字。邪了!难道“错”真的有金子般的价格?细细地想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这就是错误乃是一种教训,能从反面给人以启发,每经历一次错误,也就聪明了一点,这便是“错”字带“金”的道理。我们所说的“失败乃成之母”和“吃一堑长一智”,是说“错误”有用,它能使人猛醒。从这一点上,也的确其价如金。让我们再看读书的“读”字。“读”这个字左侧为“言”,这好懂———书中的确有“言”。人们读书时,的确能读到不少“至理名言”。那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我的空中楼阁》中有这样一句:“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轻灵而自由。”查原文,这句中的“形式”为“形势”。可能是选编者想改为与“本质”一词相对应的词语,抑或其它原因,改“形势”为“形式”。这样,恰好改动了原词的准确性。“形式”一般指表现方式,如组织形式,结构形式等。“形势”指地势或事物发展的状况,显然文中用了地势这意思。小屋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树木“把小屋遮掩了”,小屋在树与树之间露出“建筑的线条”,“像鸟一样……。”因而,这里用“形势”指小屋露出的外形(形),和它所占据的地形势(势),表现出的姿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若用“形式”,就无法表达出这些内涵。再从“本质”一词来看。“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一哲学名词。显然,文中用的不是这个意思。文中的“本质”应理解为“孤立地”“单纯地”。整个一句可理解为:单纯  相似文献   

13.
“幅”、“副”和“服”都可以作量词使用,但它们之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幅”读作“fú”,作量词时常用于形容布帛穴bó雪、尼绒及图画等,如:“一幅金绫穴líng雪装裱穴biǎo雪的纵幅国画”、“一幅绣了字的锦旗”、“用两幅布做一幅床单”等等。“副”和“服”作量词时都念作“fù”。“副”,原指成套的东西,如“一副象棋”、“一副碗筷”等。后来,发展成为专指成双成对的东西,如“一副手套”、“一副对联”等。现在,表述面部表情也多用“副”,如“一副迷人的笑容”、“一副严肃的面孔”等等。“服”则用于中药,中药一剂或煎…  相似文献   

14.
唐琳 《学子》2003,(2):26-26
“多多益善”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试想想:“多多”真的“益善”吗?看一看哈尔滨市第一中学的唐琳同学是怎么说的。有很多人认为“多多益善”,而我觉得“多多”未必“益善”。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度”的问题。在“度”以内,“多多”就“益善”;若在“度”之外,“多多”就未必“益善”了。“画蛇添足”这个故事已为我们熟知,画蛇的人就因为多面一笔,将一幅本  相似文献   

15.
测资报刊,常发现一些报刊文稿中将“幅”、“副”与“付”混用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譬如:“一幅对联”、“一付手铐”、“一副清醒剂”等。其实,“幅”、“副”与“付”三字作为量词时,是有明确分工的:幅,读作,量们同于布帛、呢绒、图画等,如一幅画、五幅布、三幅呢绒等等。副,读作fil,量调,用于成套的东西或用于面部表情,如四副对联、三副手套、全副武装、一副笑脸、一副庄严神态等等。付,读作协,量词,一般用于中药,如一付清醒剂、三件中草药等等。由此观之,“幅”、“副”与“付”三字用法有别,不…  相似文献   

16.
《同学少年》2011,(1):52-52
我们在各种媒体上,时常会发现将“明日黄花”错写为“昨日黄花”。如果知道了“明日黄花”一词的含义,就不会写错了。  相似文献   

17.
一天,我拿出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在上面点了一个黑点,问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不假思索地回答:“一个小黑点。”我又说:“再看看。”他们仔细端详了一阵,看着我说:“就一个小黑点。”我再一次郑重地说:“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这下,他们摸着脑袋,一脸迷惑地望着我直摇头:“我们只看到了一个小  相似文献   

18.
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瞧,小厨师、服务员、点菜小姐……他们表现得淋漓尽致,还真像那么回事。今天的游戏与往常不同,这使我振奋。孩子们增设了两个娃娃家,一个“大排档”。可笑的是“建筑工地”来了“小偷”。这下可忙坏了“建筑工人”,他们忙着跑上跑下抓“小偷”,就连娃娃家的“一家三口”也跟着忙了起来。正在这时,“建筑队长”来到了“公话亭”,拨打了“ 110”求救,不一会儿,“ 110警队”来了,只见他们发出信号,让“小偷”快出来“投案自首”,“小偷”张天源小朋友一副委屈的样子:“我没偷建筑材料,我不是小偷…  相似文献   

19.
晓增 《小学生导读》2009,(10):19-19
一天,“立志”遇到了“励志”。“立志”觉得奇怪,何时又冒出个这般模样的“励志”,于是高傲地说:“听说你也叫我这名儿,你可知道我是谁啊?”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种“应然”的指向,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思想理念,寄托了人们对教育的理想,对“三维目标”的涵义认识不足必然会导致实践中的偏差。使“三维目标”由“应然”走向“实然”,应在把握其涵义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寻求“三维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的整合点,把握“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