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城》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沈从文先生的代表力作,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而选在高中课本中的是节选的一部分。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以翠翠的山理活动的变化过程为线索,从各个方面充分地再现了处在青春萌动期的少女的情怀。所以能够深入地理解和领悟作品,必须从这些心理描写作为切入点来解读翠翠心理波动和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边城》,沈从文无限深情地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风俗画,画中是一个海市蜃楼般飘渺美丽的桃源,那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理想王国。  相似文献   

3.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其中第十三、十四和十五节选人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本,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以翠翠的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为线索,从各个方面充分地展现了处在青春萌动期的少女的情怀。  相似文献   

4.
5.
沈从文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在人性美中,翠翠的爱情比起现代都市人的爱情来,更爱得自然,爱得朦胧,爱得执着,爱得水晶般纯洁透明。沈从文的《边城》以人的本能欲望为前提,自然而然地产生纯朴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人本能的爱,对人性美的诠释,对爱情本色的赞美。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翠翠的爱情悲剧,已有不少著作和文章进行论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本细读方法,运用创伤理论,进一步探究翠翠爱情悲剧的成因——失去女儿的创伤:老船夫对翠翠爱情的延宕;时代创伤对傩送的挤压及失去父母的创伤:翠翠的害羞与沉默,一起扼杀了翠翠的爱情。  相似文献   

7.
读了沈从文的《边城》,湘西秀美的自然风景和淳朴、善良的湘西人像印在了脑海中,久久地感动着自己。后来又读了凌宇的《沈从文传》,体会到沈从文对湘西文化反思之后所产生的对民族遭遇的悲悯之情和对重塑民族品格的热切希望。受此启发,笔者从《沈从文传》中选录了一些资料加以评析,以帮助读者欣赏《边城》。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一曲充满乡土风情的田园牧歌,是一幅古朴的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风俗画卷。课文节选的部分,主要是写翠翠伤春感怀,爷爷悄悄为翠翠张罗婚事,以及天保让婚后乘船远行等。就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而言,似乎显得散淡了些,然而蕴涵在文字里的情韵,却是悠长而深远的。如何上好这一课,关键是要寻找一个好的切入口,最为充分地调动学生,让其主观的感受与客观的文本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从而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爱国 《语文知识》2013,(3):129-129,60
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在结尾处为翠翠安排了一个永远等待的结局:“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翠翠的爱情最后以悲剧收场。  相似文献   

10.
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学奖候选人的沈从先生,一部几近完美的经典之作《边城》给世人重构了一个亦幻、亦真、亦美的桃源社会,一个让世人追逐的精神家园,一个和谐的湘西世界。一条黄狗,一只木船,一位老人与一位十五六岁的姑娘,构筑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是一方人性真善美的净土,生活中充满爱与被爱、宽容与理解,相处中没有指责、没有埋怨,展现了湘西苗汉人民那原始粗犷的生命力与直率的本性,凸现出了他们炽热、朴素的人性之美。中主人公翠翠的母亲不幸早年离她而去,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她豆蔻年华,情窦初开,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同时爱上了她。在矛盾交织的爱情生活中,没有血腥,反而折射出了一束人性的光彩。这种人性美是湘西淳厚的民风孕育而绽放的花朵,或许这种生活也只有在沈从先生的双眸中才能捕捉的到。因此,马悦然先生强调沈从先生是五四以后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这个迟到的评价,对沈从先生来说,是名与实俱的。虽是个遗憾,但也是个安慰。  相似文献   

11.
看《边城》一定要记住沈从文的这句话: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相似文献   

12.
13.
“诗学的梦想”,是在我读了从文先生的绝大部分作品之后,对沈从文的作品及个体人格所作的抽象概括。从文的“诗学的梦想”,是一种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存在。从文先生是一个钟情于抽象,耽于幻想的作家,他自称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他面对一派清波做的白日梦。他认为“一切优秀的作品的制作,离不了手与  相似文献   

14.
李向东 《中学文科》2009,(13):35-35
《边城》中有一个情节:翠翠迷迷糊糊地躺在粗麻布帐子里的草荐上,梦中灵魂被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复又飞蹿过对山悬崖半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在人性美中,翠翠的爱情比起现代都市人的爱情来,更爱得自然,爱得朦胧,爱得执着,爱得水晶般纯洁透明。沈从文的《边城》以人的本能欲望为前提,自然而然地产生纯朴的爱情,这种爱情是人本能的爱,对人性美的诠释,对爱情本色的赞美。  相似文献   

16.
《边城》是沈从文用热情而迷醉的歌喉唱出的一曲牧歌,牧歌中吹奏着三个关键词:生命、美、爱。《边城》也是中国文学美的象征,纯美的山水、纯净的自然、淳朴的人情,沈从文以优美蕴藉的文字为我们构筑了一方心灵的净土。然而《边城》淡泊的意蕴、灵动的笔调、如水的忧愁,都有别于其他小说,而其不以曲折的故事与紧张的情节取胜的特点,无法适用于一般的小说讲授法,客观上给教学带来了难度。先后教过《边城》两次,每次都将边城中的爱与美”作为聚焦点,总觉得教学有些浮泛,文本处理失于机械。2005年4月,我承担了“浙江省阅读教学研讨会”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17.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这部篇幅较长的叙事抒情小说,以湘西这个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为背景,描写那里普通的人事,特别借翠翠的爱情悲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寄寓了沈先生“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18.
面对沈从文的这篇盛年之作,我们正需要唤醒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好在教材编写者在此次修订中已经着重强调了这一点,课后练习中的问题设计就是很好的证明: 练习一“说说你对课文主题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边城》中翠翠的爱情结局,令人叹惋,使人想探究其根源。首先从作品本身看,人物性格中的弱点推动这场爱情向这样的结局发展。其次从作家的角度分析,人道主义的创作倾向也安排了如此的情节结构。  相似文献   

20.
龚宏 《现代语文》2004,(8):8-8,38
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创造了寄寓自然、健康、和谐人性的"湘西世界",以此探讨健全的"生命形式".二是创造了极富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而这一切都集中体现在久负盛名的经典小说《边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