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良好的礼容是正常礼仪秩序的开端,也是社会个体社交成功与否的关键.《礼记》强调礼容与内在品质兼修并养,表里统一,从而达到儒家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内容庞杂、作者众多、版本不同、解读各异的先秦典章制度及儒家思想汇编<礼记>,经过其漫长的成书及文献整理、流传、研究后,不仅成为一部积累起来多科性的学术史,也成为反映我国秦汉以前社会现实的一部社会生活史.在其文献研究上,较多地进行了对<礼记>的整体注释与校勘、对<礼记>礼制的综合研究、对<礼记>版本的文献研究和对<礼记>一书所涉及的诸多方面的具体内容的阐发.  相似文献   

3.
王锷 《图书与情报》2006,(5):106-111
珍藏于国家图书馆的八行本《礼记正义》70卷。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礼记》经、注、疏合刊本,也是南宋浙江刻本中的代表作。文章通过对八行本《礼记正义》刊刻、流传及其收藏经过的考查,探讨了八行本的学术、版本和艺术价值,也说明了私家收藏在中国古籍流传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阮元校《十三经注疏》,于《礼记正义》大量采用南宋卫湜《礼记集说》的材料,由于版本的判定和使用犯了重要错误,使得大量校勘记条目与卫湜《礼记集说》原文事实不符,所采材料不可靠。通过对卫湜《礼记集说》版本源流的清理,比勘宋郡斋本、明影钞宋本、清通志堂经解本、《四库全书》本各版本,发现阮元所用《礼记集说》的版本非宋本,而是经过重大改动的通志堂经解本。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理雅各《礼记》译本的研读,从勤勉严谨的学术态度、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以及细腻周到的翻译方法三个方面考察理氏可贵的学术精神。理雅各不畏篇幅浩瀚、文字艰涩,参阅大量文献,对译本辅以长篇绪论和详尽脚注,勤勉严谨;对前人的译注进行批评性扬弃并形成独到的见解,足见其批判性思维;翻译时利用各种方法再现原文内涵,细腻周到。这些学术精神成就了理雅各这样一代出色的汉学家。  相似文献   

6.
郎文行 《兰台世界》2016,(5):136-138
殿本《礼记注疏》校勘价值甚高,可以订正阮刻本底本十行本讹误、阮刻本南昌府学误刊以及阮刻本流传中的讹误等。  相似文献   

7.
8.
丁声树曾讨论过"弗"和"不"的区别,他认为"弗"字似乎是一个含有代名词性宾语的否定词,略与"不之"二字相当;"不"字则只是一个单纯的否定词。但《尚书》中"弗"很多,多有例外。丁声树援引石经以及其他古书引《尚书》的语句,辨明其中多有由"不"误为"弗"的。照此看来,古书中有些"弗",原来应是"不"。这种看法是可信的吗?  相似文献   

9.
阅读的“潜水作业”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文章对《三礼》的读以致用,《论语》有16例,涉及礼制的“泛论”和礼仪的“具论”;《曾子》有10例,体现了文篇与书本的密切关系,它们发挥了孔子的“礼教”功能.  相似文献   

10.
春秋末期之儒者德行如何?历代学者十分关注。《儒行》是《礼记》第四十一篇,比较详尽地记载了春秋末期儒者的十六种高尚品德,故名“儒行”。但《儒行》的作者和成篇年代,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我们同意郑玄的观点,认为《儒行》是孔子之作,大约成篇于春秋末期至战国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