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鼠眼看人     
这是个美丽的小世界,这是个快活的小世界,啦啦啦……这是个快活的小世界。"大家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只老鼠,名叫舒克。听说有一个人写了一篇童话,里面有一只老鼠也叫舒克,我还在考虑要不要追究他侵权呢!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唱刚才那首歌?是因  相似文献   

2.
木木 《小火炬》2014,(1):76-77
喜欢看童话?想知道自己是童话中的什么角色吗?赶快来做这个有趣的测试吧!  相似文献   

3.
14·《松鼠》片断实录师:(出示“松鼠”挂图)同学们,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生:松鼠。师你怎么知道是松鼠?为什么不说它是一只老鼠?生:老鼠的尾巴又细又长,不像这样毛绒绒的;老鼠的面容没有这么好看;老鼠的身体没有这么大,四肢也没有这么强健。师:可见,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下面请大家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圈出描写松鼠特点的词语。师:(找一位眉清目秀的学生L台)现在,我要大家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同学的面容,可用哪个词?生:清秀!师:“清秀”经常用来写人,杨老师也是人,能用“清秀”形容吗?为什么?生:(笑)不能。…  相似文献   

4.
初三的我们     
当我看着这个题目时,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初三的我们将是怎样的。“初三”,你真令人向往,但又令人胆怯。走进这个神秘的童话时,总是好奇地东张西望,用眼睛来看新的周围将会发生什么。看到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一切暴露了出来,让它在阳光下曝晒,不留下一丝一毫。有的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而有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毫不在意,真的,不明白为何会有如此差别,也许这是人的思想在捣乱。看到这些不得不想到自己,我会如何?不!我不知道为什么进入初三后会这样。我看到了一些同学放弃了学习,心离学习越来越远,他们逃避自己,想去另一个根本不属于我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写作过程中怎样把事情写得惟妙惟肖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或者情节。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么作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著名作家柳青曾经说过:“写文章应有生活体验,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不是书房里憋出来的,而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古今中外著名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它、使用它。这只是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出发的一种认识,从语言和“说话人”的关系上看,语言是个“多媒体”———既可作为工具,同时也是心智能力的一种反映。比如,同样发出声音,同样要表达一种意思,同样说一个长度相等的句子,为什么有的人会“妙语连珠”,而有的人却“辞不达意”?这就是心智能力的差异。有人不一定同意这个观点。他们举例,不是有的人不善言辞,可照样成为作家、科学家吗?你能说他们心智不优吗?其实,这些人固然很优秀,但问题是,如果他们抓住了幼儿期对…  相似文献   

7.
尹成波 《小学生》2010,(5):27-28
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让自己伤透脑筋的学生。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呢?态度各不相同:有的选择放弃;有的选择采取更加严厉的惩治措施;有的则根据自己的心情时管时不管。怎样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呢?  相似文献   

8.
人身上最重要的部位是什么呢?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有的人选择大脑.有的人选择眼睛,有的人选择手。但是你为什么选择那个答案呢?仔细思考一下,也许你能和本文的作者一样,获得一个令人惊讶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花季雨季     
崩溃边缘:你好!老觉得有人在偷偷看你,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强迫症。先撇开这个问题不谈,你为什么觉得别人讨厌你,自己很失败?这个“失败”的概念是从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10.
一、指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阅读教学中,突破口抓得准,就能抓住问题的要害,“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一个苹果》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再说出确定该问题为突破口的理由。有的问:“火线运输员在半路上捡到苹果,为什么自己不吃,要交给连长?”理由是:“这个故事是从火线运输员交苹果展开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从前,有两只老鼠,它们是好朋友。一只老鼠居住在乡村,另一只滞城里。很多年以后,乡下老鼠碰到城里老鼠,它说:“你一定要来我乡下的家看看。”于是,城里老鼠就去了。乡下老鼠领着它到了一块田地上自己的家里。它把所有最精美的食物都找出来给城里老鼠品尝。城里老鼠说:“这东西不好吃,你的家也不好,你为什么住在田野的地洞里呢?你应该搬到城里去住,你能住上用石头造的漂亮房子,还会吃上美味佳肴,你应该到我城里的家看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也谈怎样回答“为什么”●程昌远高考历史试题中的“为什么”,往往属于最高层次的问题,因而往往也成为最难回答的问题,颇受人关注。报刊上谈怎样回答“为什么”的文章不少,可谓见仁见智。本文试图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一、什么是“为什么”?要知道怎样回答...  相似文献   

13.
情境一: 生:我想老师要问的问题是“西门豹是怎样的一个人”。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西门豹这个人物的特点来总结。  相似文献   

14.
超高IQ     
●小美可以金鸡独立地站两小时以上,为什么却无法双脚在一张报纸上站一分钟?●桌子上有蜡烛和煤油灯,突然停电了,你该先点燃什么?●一只饿猫从一只胖老鼠身旁走过,为什么那只饥饿的老猫竟无动于衷继续走它的路,连看都没看这只老鼠。●北极熊食肉,它为什么不吃企鹅?●男的理发师最不喜欢的人是谁?超高IQ  相似文献   

15.
<正>为什么孩子喜欢童话?如何用童话帮助孩子成长?童话与游戏可以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对此,教师尝试厘清儿童、童话与游戏这三者之间的场关系:在儿童的视角里,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童话是富有幻想与诗意的,其本质是追求和向往美好;游戏是自由、自主、愉悦、有创造性的,这三者之间是共通的,其核心精神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6.
小翔:老师,以前每个单元的习作,总告诉我们具体要写什么内容,这次习作为什么写什么都行?老师:现在你们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过去你们已经学会了各种类型的作文。这次习作,就请你们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小翔:太好了!我想编个科幻故事行吗?老师:行!(小翔拿笔就写,被老师制止。)老师:小翔,别急。老师先考考你,还记得以前学过的各种类型的作文应该怎样写吗?小翔:这个难不倒我。写人的文章要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人物的特点;记事的文章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按顺序把观察到的事物有条理地写…  相似文献   

17.
快乐的理由     
我经常会被问到同样一个问题:“看你整天乐呵呵的,为什么?”我没有足够的理由阐述清楚我为什么是快乐的,不过我倒是愿意为大家说说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国王,他拥有别人梦寐以求的一切,可他总觉得自己过得不快乐,于是他派侍卫大臣帮他满世界去寻找快乐。有一天,有人告诉国王,只要找到那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把他的衬衫穿在身上,就可以一生都快乐了。国王立即派人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那个人,可当国王想穿上他的衬衫时,他才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居然穷得连一件衬衫都没有!人的欲望是一个贪婪的家伙,它…  相似文献   

18.
初三的我们     
当我看着这个题目时,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初三的我们将是怎样的."初三",你真令人向往,但又令人胆怯. 走进这个神秘的童话时,总是好奇地东张西望,用眼睛来看新的周围将会发生什么.看到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一切暴露了出来,让它在阳光下曝晒,不留下一丝一毫.有的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而有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毫不在意,真的,不明白为何会有如此差别,也许这是人的思想在捣乱.看到这些不得不想到自己,我会如何?  相似文献   

19.
每次学习新课文时,我总是喜欢从课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今天。当我出示《世纪宝鼎》这一课题时,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叫世纪宝鼎而不叫世界宝鼎?为什么叫宝鼎?它很宝贵吗?世纪宝鼎是什么样子的?它放在哪儿?这个世纪宝鼎是从哪儿来的?  相似文献   

20.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我总感到效果不明显。在教学《珍珠泉》快要结束时,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为什么有些课文后有资料袋,有些却没有呢?仔细一想,这个问题真是自己以前没有涉及的一个教学空白。我决定让孩子们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们去讨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不仅明白了编者有选择的安排意图.还激发了学习兴趣.自己为喜欢的课文做“资料袋”。对孩子们提出自己制作“资料袋”的这个提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