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马克思主义所讲的群众利益,主要是指群众的物质利益。因为生产关系实质上是物质利益关系,承认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意味着肯定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毛泽东更明确地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认为,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就是生产关系,几乎所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都这样表述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这种表述似乎是正确无疑的,但在我看来,却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一是由生产技术性质所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一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生产关系的传统表述中,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关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是同生产力发展状况相联系的;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经济交往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们的利益关系;人们的利益还受社会的政治制度及其体制和观念文化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借鉴学术界有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种种认识,研读革命导师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经典论述,反思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观察我国社会发展现实,认为生产力不是自发决定生产关系,也不是直接决定生产关系,而是首先通过参与生产的各经济利益主体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逐决定他们参与生产的方式及其变化发展,再通过生产方式及其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及其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为指导思想,本文提出,妇女与男子不平等关系的发展机制是: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妇女与男子的社会力量对比状况,进而决定他们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相应地位,再而决定他们在婚姻及家庭关系中的相应地位。本文也论述了妇女与男子不平等关系的历史分期、当代妇女解放的基本道路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发展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一种理想状态,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物质利益在人际关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物质利益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主要关系.促进人际关系和谐,首先需要均衡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实现社会的物质利益公平正义;其次,要建立与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相一致的、合理的社会成员构成结构;第三,要协调好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另外,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人类永远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和生殖条件。它跟人类发生密切的关系,并由它派生出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就是“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①本文试图从土地制度入手,探索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某些环节上的调整,实际上是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的一次调整。改革和调整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物质利益。因此,作为生产和交换的直接产物——个人收入分配是否公平以及公平的程度,自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怎样判断和评价当前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现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和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及其实现过程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指导社会成员争取和实现自己物质利益的行为准则,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邓小平同志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精神是在物质  相似文献   

10.
所有制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状况,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它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它决定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决定人们在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中的关系,它是区别各种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早已讲清楚的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归根到底生产力决定一切社会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但长期以来,这个基本原理几乎被“四人帮”所埋葬。他们出于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破坏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是经济生活中关键性的问题,列宁曾把它称为“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我国经济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对于物质利益关系的处理,最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正确认识人们在物质利益上的矛盾,理顺物质利益的关系,才能增强企业的活力,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个生产发展的历史。原始社会的家庭是唯一的生产单位,是物质资料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精神生产的单位,是唯一的经济单位和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历史就是家庭发展的历史。在阶级社会,家庭不是唯一的和主要的生产单位、经济单位和生产关系,它对阶级社会的生产和历史发展,不起主要的和突出的决定作用,但是它并没有失去一定的决定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包括个体家庭经济成分,当今的中国家庭一般来说,是社会的主要的生产单位之一、经济单位之一和生产关系之一,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起着突出的、重要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莱茵报》时期利益问题是马克思遇到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必须要对其“发表意见”的一个“难事”,是马克思产生“苦恼的疑问”的问题源点,也是促使马克思进入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初动因”。这一时期马克思对利益与等级、国家和法的关系的分析和认识,表明马克思已经由利益触及到了物质利益在社会中的关系问题,认识到了物质利益影响和制约着主体活动。但还未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物质利益所决定的客观社会关系,更未认识到“物质的生活关系”对社会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 目前,人们把社会经济结构理解为社会生产中的某些比例关系,即在非生产关系的意义上的使用,是指社会经济中的各类比例关系。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失调,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有关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不仅出现了生产关系方面的比例、矛盾问题,也把生产力方面的比例、矛盾问题,提到人们面前要求阐明和解决。不管人们怎样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和矛盾,社会生产总是沿着马克思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前进的,人们违背了这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以前的理论家对生产关系的内涵都从不同方面进行过阐述,但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马克思在前人的思想理论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诸种关系的分析,从一般的物质交往关系中揭示出生产关系的基本内涵,即具体的、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物质关系,它所表示的所有制和分配关系以及由它们所制约的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决定其它一切社会关系的关系。生产关系概念的形成为完整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核心的部分生产关系是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性社会关系。简单地说,生产关系就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  相似文献   

18.
义利观是指物质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它是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核心问题。义利观是人们从生产、交换的社会实践中概括和反映出来的,并直接影响着人们价值取向的基本问题。义利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生产、交换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是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导致不同历史阶段的更替。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构成一定生产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它可以加速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阻碍甚致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长期以来,人们认识上的片面性,只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而忽视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上逐渐不科学,由“左”倾而陷入空想。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的人类社会不断推进的一条基本规律。他们认为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关系”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并且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作过原则性的构想。当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付诸实践的时候,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差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然呈现复杂多样的格局。周恩来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分配和劳动关系三个要素的重要观点.同时在实践中进行了精心探索.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