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环境是直接影响创业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大学生的创业特点,利用GEM模型,选取资金支持、社会支持、政府政策支持、创业技能培训及社会环境5个维度,对福建省大学生创业环境进行评价。269份样卷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大学生创业环境一般,方差分析显示资金支持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环境最关键的要素。因此,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金融环境、政策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影响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的因素是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的不和谐、大学生村官思想上未"扎根"、工作上难"深入".大学生村官不良环境克服的关键是优化环境与面对挑战并举.使他们做到从关注个体转向优化环境、从回避逆境转向面对挑战、从个体发展转向社会进步.全方位、多角度优化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的环境治理,必须拓展高校德育的内容,进行大学生环境教育.本文论述了开展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开展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并在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结构维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社会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并带动其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可以将大学生创业环境分为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教育和培训环境、融资环境、社会文化环境5个维度.我国当前大学生创业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缺乏有力的创业扶持政策;2.创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健全;3.创业融资面临较大困难;4.缺乏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完善大学生创业环境应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扶持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强高校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快发展中介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培育创业文化,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评价大学生创业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理论分析和专家访谈,从支持主体的视角将大学生创业环境分为政府支持环境、高校支持环境、金融机构支持环境、创业培训机构支持环境和社会网络支持环境等五个部分.在此基础上,设计大学生创业环境调查问卷,运用SPSS和LISR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构建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模型,并以江苏苏南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完善该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当前,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从营造大学生诚信教育社会氛围和加强高校诚信环境建设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社会舆论环境、法律制度环境和校园人文环境、网络环境、管理制度环境、实践环境的优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创业活动与创业环境呈正相关,从大学生创业的教育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四个向度分析评价,提出构建大学生创业环境策略。以期营造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环境体系,促进大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全球环境危机和大学生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道德缺失,指出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是解决全球环境危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丽中国”和“美丽校园”的迫切需要,分析了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如何,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现状进行分析基础上,从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环境合理性理念树立、环境实践教育与自我教育等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同辈环境是影响网络时代大学生公共参与的微观环境。微观环境中的事件关注度、信息饱有度、资源整合度、环境契合度是影响网络时代大学生公共参与效能的主要因素。从强化基层组织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可以优化网络时代大学生公共参与的微观环境,提升大学生公共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智慧教室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环境偏好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华中地区H大学在智慧教室环境下学习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智慧教室环境偏好量表"和"大学生学习策略量表",调查了大学生在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学习环境主要偏好、学习策略整体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对智慧教室环境持积极认可的态度,智慧教室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学习环境偏好与学习策略显著正相关。此结论表明,改善大学生对智慧教室环境的偏好对于提高其学习策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的开放性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人际交往、人格;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教育的时空限制、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复杂化、心理问题多样化、“网络道德”等问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实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化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自我调节、培育新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敬畏情绪对大学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以89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特质性敬畏量表、自然联结量表、环境价值观量表及亲环境行为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敬畏情绪、自然联结及亲环境行为彼此之间均呈正相关;自然联结在敬畏情绪与大学生亲环境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大学生环境价值观可以调节敬畏情绪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结论:自然联结和环境价值观在敬畏情绪与大学生亲环境行为之间分别起到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伍瑛 《教育教学论坛》2021,(13):171-174
当前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大学生赖以生存的热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网络环境,开展教育创新。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调研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了解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难点、切入点和需求点,以问题为导向,探索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指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环境道德现状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整体的环境道德水平。从环境道德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特点、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出发,结合环境法学与环境伦理思想,对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作了探索性的思考与剖析,旨在高等教育与实践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与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但当代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力度与此不相适应;大学生科学研究热情持续低迷,科研能力明显不足。究其原因,这有着深刻而广泛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原因。从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生成环境这一宏观视角,详细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有利于建立立体、系统配套的综合性措施。因此,必须关注为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生成环境的系统构成,这包括社会环境、制度环境、教学环境、学科环境、校园文化和心理意识环境、学术研究氛围等。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的高低,将会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从大学生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成功经验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来构建环境教育的新模式,作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温州地区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三所高等院校467位温州本地大学生为样本,就温州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运用统计学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得出温州家庭创业环境、学校创业环境、政府创业环境对温州本地大学生的创业倾向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温州地区,家庭创业环境对温州本地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政府创业环境和学校创业环境。通过深度访谈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以此对温州地区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激励大学生创业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境美德伦理是当今环境伦理研究的新转向。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美德培养和教育,从学科发展需要而言,是解决当今环境美德主体宽泛培养、环境美德德目缺乏统一认识的一次探索;从大学生发展需要而言,则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在过去传统道德关系基础上纳入包含环境对象的,具有对自然的适当的谦逊、正义、简单、仁爱的新型人格。为此,高校要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环境美德人格的宣传、发挥高校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实践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环境美德。  相似文献   

20.
环境美德伦理是当今环境伦理研究的新转向。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美德培养和教育,从学科发展需要而言,是解决当今环境美德主体宽泛培养、环境美德德目缺乏统一认识的一次探索;从大学生发展需要而言,则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在过去传统道德关系基础上纳入包含环境对象的,具有对自然的适当的谦逊、正义、简单、仁爱的新型人格。为此,高校要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环境美德人格的宣传、发挥高校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实践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环境美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