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  相似文献   

3.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2004年6月,纪实性新闻专栏《走进民工》在浙江日报编委会提议并策划下推出。半年多来,栏目不仅受到1500万来浙江务工的外来民工的欢迎,而且受到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并引起国务院有关部委以及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和杭州电视台等媒体的特别关注。大家认为,浙江日报率先在全国党报中开辟民工专栏。热情讴歌民工在改革开放中的伟大作用和创新成就,深切关注一线民工的生存状况,满腔热忱地服务于广大民工,是党报认真实践"三贴近"、改进新闻报道的有益探索,反响热烈,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6.
刘峥 《新闻采编》2001,(3):29-29
《清洁生产引出“燃料革命”》一文是我采写的一篇有关山西省阳泉市环保治理成就方面的报道,在写作这篇成就报道时,我有意地采用了解释性报道手法,从而对挖掘这篇报道的深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一次环保调查中,我发现传统的燃煤企业中正在悄然兴起燃气化改造的潮流,这种潮流已经成为阳泉市达标治理当中的一支新的旋律。  相似文献   

7.
1月28日,除夕前一天,新华社消息《民工卢连庆终于拿到了工钱》给难以数计的关注民工工资的人们带来一股辛酸的慰藉,这是自1月12日新华社推出《关注民工工资》大型系列报道的第42条稿件,也是这组报道的最后一篇。半个月来,这组报道牵动着很多人的心,让人读着落泪,而卢连庆这一具有代表意义的个体在春节前夕的“收成”,无疑是一份可以为全社会共享的最温暖的新春贺礼。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新华社这组《关注民工工资》大型系列报道还具有宝贵的示范价值,引发我们以此为个案深入探讨如何在民生类题材上成功地发挥议题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8.
王石  房树民 《传媒》1999,(4):28-31
《报刊管理》杂志创刊.社长老史约我为刊中"名稿档案"专栏撰文,使我又回想当年…… 曾记得,有位新闻学研究者在《试论优秀新闻作品的历史性》一文中说: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在全国影响最大,可称范文的不碎的"易碎品",当属《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1960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66年)等篇.然而,到了1996年,不料想健在的"阶级弟兄"们事隔36年回访北京恩人,激起社会涌动跨越时空的真情,又为那篇报道谱写了动人的续篇!  相似文献   

9.
2003年11月,湖北《荆门晚报》在异地舆论监督方面作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保靖县承接电网改造工程的23名湖北荆门籍农民工不仅讨不到工钱,还受到当地老板雇用的流氓恶势力的武力威胁,多名农民工被对方用自制手枪击伤或被砍刀砍伤,无钱就医、食宿。《荆门晚报》迅速作出反应,这组“关注湘西荆门籍落难民工”系列报道,历时13天,发文字稿31篇,用图片20幅,在促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下旬,新疆军区驻库尔勒某部新闻干事给我报告了这样一个新闻线索:他们那儿有一位维族老大爷,名叫卡德尔,记了39年日记,已经1000多篇了。那些日记,每篇记载的都是当地驻军某仓库官兵爱民助民、为民服务做好事、为维族群众排忧解难的事迹。他们感觉很不错,问军报能不能发一组图片新闻报道。这个线索,给我的直觉是一个好题材,是一则很有意思、很感动人的深度图片故事报道。于是我当即答复:尽快采访拍摄,尽快把稿子发过来。过了两天,作者又电话通报,兰州和新疆两级军区很重视这个题材,准备把卡德尔老人作为一个重要典型推出来。目前军…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南方科技大学正式获得教育部的"转正"批文,9月将有180名考生通过高考与南科大复试相结合的自主招生方式走进南科大的校园。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南科大的改革步伐一直备受媒体关注。如何做深、做透这个关注度极高的新闻事件?由《新安晚报》策划的"朱清时之困"系列报道突破常规,深度关注改革背后的人物理念,这一大型策划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也为都市报做好重大新闻策划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陈隽 《声屏世界》2008,(7):26-27
鉴于当前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既关注新闻事件的结果,又强调对生动曲折的调查过程的展现,因此运用恰当的故事化手法,通过对;中突的构建、因果关系的设置、场景的展现来提高新闻报道的可看性和可感性,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在如今的深度报道节目中已屡见不鲜。并且由于现阶段的深度报道节目大多倾向于利用采访活动本身来架构故事的脊椎,因而采访对象作为采访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深度报道中叙述者的主体,在故事文本构建过程中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是他们在不断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展现着故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阳 《新闻传播》2022,(9):52-54
新闻行业有句行话,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可以说是整个采写活动的“前奏”“基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授予384名同志、追授16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国组织人事报》作为以组织人事工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行业大报,总共采写了16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报道,树立了鲜明的导向,受到广泛好评。本文立足样本分析,探讨典型人物采访的方法技巧,总结提升采访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陈芳 《新闻三昧》2006,(8):28-30
举报的“异类”向记者敞开心怀一直想就百姓看病贵、药价虚高的问题作些深度报道,但写来写去,觉得成了老话题,内心变得不再那么易起“波澜”。2月底,新华社四川分社的一位年轻女记者周俏春给我打来电话,说是省检察院查处了一些关于医疗腐败的案子,想做个报道。我想,如果仅就查处情况作一通报,没有任何新意。联想到中央决定今年对商业贿赂进行专项治理工作,其中最热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记者要广交朋友,除了和人交朋友,还应该和时间交朋友。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的深度报道《上山第一步世界一大步》就是和时间交朋友的馈赠。坚持不懈持续跟踪报道20年时间像飞鸟,不知不觉,我写“万年上山”竟已20年。2001年2月15日,浙江省考古队驻村发掘,2月21日我就在《金华日报》刊发了全国第一篇上山文化深度报道《浦江远古遗址发掘现场初探》。此后,一直跟踪报道到现在。  相似文献   

16.
作为县级报的江苏《张家港日报》,竟然以发起者的角色,同千里之外的地市级大报《宜昌日报》联手,进行跨地区的互动采访,热情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两地产生了持久的轰动效应,并由此使得经济发达地区的张家港市同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缔结了一桩美好的“姻缘”,这是《张家港日报》最近在积极探索“三贴近”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7.
“勾推采访”是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总结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刊登在《人民日报》2002年5月29日上的通讯《决策为何连连失误》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这是一篇涉及一个地市级党委和政府决策行为的有深度、有力度的舆论监督报道。从写作上来说,这篇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主题专一,中心突出。刘熙载〔清〕在《艺概·文概》一文中,把“旨戒杂”作为文章“七戒”中的第一戒,他强调文章的主题不可繁杂含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能搞多主题,而应专一、集中。大量的新闻写作实践表明,一篇报道或文章,若能抓住一点,写细、写深、写透,能把一个事件、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19.
20.
新闻采访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探索新闻特有的采访写作规律,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毕生的奋斗目标。刘保全先生从事新闻研究几十年,撰写了大量的新闻专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