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研究是对过去着眼于自尊高低性的自尊研究的补充和拓展.个体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权变领域中,权变领域的成功能增强自尊,失败会降低自尊.人们会自我监督在这些领域中的行为,努力想要做好.这种对自尊的追逐会带来很多消极后果,如影响自我调节、人际关系和心理生理健康等方面.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研究尚存不少争议,比如是否人人都有权变领域、权变性结构以及和自尊的关系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2.
自尊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尊是自我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外的许多心理学者都对自尊进行过深入地研究。研究表明,虽然自尊不能给人们带来直接的利益,高自尊也不一定对人们有利,但是人们还是非常关心自尊。那么什么是自尊、自尊的来源、高低自尊的特征、及如何维持自尊呢?本文的目的就是把心理学者们对这些问题所进行的研究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3.
身体自尊是锻炼心理学兴起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它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身体自尊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其研究也备受关注,对其现有的研究进行梳理,有利于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国外关于自尊与人际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自尊的水平,自尊被分为高自尊和低自尊。人们普遍认为高自尊比低自尊在各个方面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好处。近年来,在人际交往、情侣关系、组织行为、领导行为等多方面的研究表明,高自尊并不比低自尊都要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的关系,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自尊量表",对231名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高中生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不显著(t=1.186,P>0.05),是否为独生差异也不显著(t=0.832,P>0.05);高中生自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t=1.019,P>0.05),是否...  相似文献   

6.
自尊作为一种人格变量,不仅影响个体对事件的情感反应,而且还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反应。自我价值保护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在潜在的威胁自我的情境下是否采用防御性的自我价值保护方式,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个体的自尊。个体无论自尊水平高低,在不同的情境中都有可能运用自我价值保护。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自尊的前兆与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评价性情感体验,由能力感和价值感组成。婴幼儿自尊的前兆源于主体我带来的掌控感及亲子依恋带来的归属感,这是一种处在行动水平的自尊。随着儿童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不同领域的能力并习得社会价值标准,进而产生能力感和价值感,形成初步的自尊,这是一种处在前概念水平的自尊,是个体自尊今后发展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8.
华道金 《中国德育》2007,2(6):15-17,31
理想的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自尊感作为个体对自我的一种情感体验,对个体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个体自尊感的发展过程也是个体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个体自尊感的发展有助于个体实现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自尊因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独特作用而备受心理学家关注,但自尊的成分与结构问题却一直没有取得共识.在综述以往自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于自尊结构的新观点:双重两因素模型.认为个体的自尊包含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双重结构,同时二者均具有能力感和价值感两个基本成分;自尊的双重两因素各成分间既有独立性,又相互协调、互相影响.自尊双重两因素结构模型能很好体现个体的自主性与社会性特点,也能更集中地揭示自尊成分的不同特性与心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自尊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研究选取456名初中生作为被试,运用吴怡欣编制的自尊量表考察了初中生自尊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初中生利他自尊,人际自尊,生理自尊和自尊总分都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年级明显低于初一年级,但初二与初三之间差异不显著;生理自尊在年级与性别的主效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初中二年级女生的生理自尊显著低于男生,女生的生理自尊在年级之间差异显著,男生的生理自尊在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自尊是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自从自尊的概念被提出以来,自尊的研究就一直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自尊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对自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结构、发展特点、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方面,其中自尊的结构和自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是自尊研究的重点。本文从这五个方面对不同时期自尊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把握自尊整体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力图对自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不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形成、发展的影响,寻找提高自我价值感的方法。方法:运用家庭环境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540名福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环境与自我价值感进行测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得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家庭环境的不同因子从不同层面上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产生影响。轻松、和谐、融洽和民主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职生的心理幸福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远离心理困惑、构建美好精神家园的需要。自尊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显著。采用问卷法对500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自尊得分与高职生就读学校、所学专业、学习成绩、家庭来源等因素显著相关,这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自尊水平,进而影响了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人在社会中生存需要自尊的实现与他尊的落实。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对人格尊严的自身追求、人际间相互的承认与尊重应成为公民生活的法则,这种自尊与他尊的追求与实现也正是人格尊严得以实现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集体自尊做了很多研究,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通过选取两所综合性驻济高校被试500人,对大学生集体自尊的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在是否学生干部、年级、家庭人均月收入等维度上大学生集体自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6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主要考察了内隐自尊补偿效应。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在被同伴拒绝后整体外显自尊水平显著降低;被同伴拒绝且进行了低自我肯定的被试表现出了内隐自尊补偿效应;大学生被试的外显和内隐自尊变化没有显著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自尊量表对某大学99名贫困生和96名非贫困生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都存在内隐自尊效应,贫困生内隐自尊比非贫困生高,外显自尊比非贫困生低,且主要表现在大二和大四学生身上。(2)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分离的,并且在低内隐-高外显和高内隐-低外显组合分布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深入,全球胜任力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西方国家率先对全球胜任力进行研究,我国紧随其后,从借鉴他国理念开始,逐渐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胜任力教育过渡,总体上呈追赶趋势。通过梳理近年我国全球胜任力相关研究的文献,发现我国关于全球胜任力的研究在年度数量、研究主题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全球胜任力的概念和维度的确定,培养方式以及评估策略的探析,研究领域较窄、范围较小、程度较浅,在目前的培养中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师资问题、全球性课题的选用问题等。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条件和环境下全面广泛地推动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仍具有难度,面向未来,我国全球胜任力研究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强与我国国情的结合,整理与完善理论体系,注重实践的可操作性,进而深化对全球胜任力的研究与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