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了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其不仅仅是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有效结合,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相似文献   

2.
扎桑 《西藏科技》2009,(9):45-46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彻底贯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3.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荣辱倒错势必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全面确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是非善恶的道德标准,是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南。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观,主要体现在对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动摇,对外是独立自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坚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社会主义,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基础,这是社会主义的灵魂,这是党的思想路线。没有这一条,就谈不上破除“两个凡是”,就谈不上纠正毛泽东同志晚年“左”的指导思想的严重失误,就谈不上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有了这一条,全党就能站在历…  相似文献   

5.
周全 《科教文汇》2009,(25):215-216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和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中国化进程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以人为本”正是这一新的历史阶段的最新体现,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这是新形势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又一理论创新。科学认识和理解“三个倡导”生成的历史与现实逻辑,把握其丰富内涵与本质规定,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校园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实用化和价值判断模糊化的特点。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校园大学生价值观的取向,追求大学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一性,培育大学生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基和主干,对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创新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和谐文化,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获得国民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了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道路、制度、步骤、动力以及基本政策、战略举措的理论体系。本文认为,一种理论要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至少要具备四个基本要素:一是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要有贯穿整个理论的主题;三是要有围绕主题的基本观点;四是要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具有深远影响。高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接班人的“孵化器”,要不断深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吃苦耐劳、踏实奋斗的时代新人。该文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和现存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高校做好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认识,不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分配观念的需要,也是认识新形势下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这一变化的需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对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最终形成,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对于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高度凝练和根本体现,具有普遍和根本的指导意义.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应当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就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建立伟大的学说,形成伟大的文献,产生新的历史性方向,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旗帜,成为一种引领民族时尚的先锋力量。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在国内外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三农”不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这既是由党在新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和“三农”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的,也是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实施社会公平与正义,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吴兆章  张勇 《人才与科技》2003,(1):23-25,31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和历史契机,从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深刻了解,从对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的深刻总结中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三个方面的特征,是科学社会主义在结合中国的实际的必然性。由于这些特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认后,无论在什么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个独特的和有效的政治制度是这一成功的真正原因,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结果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的理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十三亿华夏儿女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不仅仅是中国梦实现的伟大梦想的架构,更是中国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是中国梦的灵魂。中国梦体现着民族性和时代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梦的方向,是全体中华儿女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要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奠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在我国的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高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高校的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更有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高校的文化建设,构建校园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指引一条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默顿学派科学规范理论是以20世纪及其之前的西方部分发达国家科学社会为研究对象构建的,与当代中国实际存在相当大的隔阂,因此其在当代中国的应用需要中国化重建。当代中国科学价值目标应该包括目的性层次价值目标——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工具性层次价值目标——扩展被证实了的知识;当代中国科学基本规范应该是条件性普遍主义规范、正当性利益主义规范、自主性公有主义规范、全面性诚信主义规范和组织化怀疑主义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