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留庚 《物理教师》2001,22(5):45-46
所谓“物理素养”,就是要具备物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数学为工具的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它源于生活、生产实际和自然现象,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然后利用物理规律和数学工具进行推理、演算得出理性的结论,再赋予物理意义.传统的物理教学倡导的是一种维持性学习(或称适应性学习),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对现有知识的适应能力.物理模型是直接给出的,教学重心是在规律的运用和方法的训练上.  相似文献   

2.
徐龙年 《物理教师》2010,31(9):18-19
为了形象、简捷地处理物理问题,人们经常把复杂的实际情况转化成一定的容易接受的简单的物理情境,从而形成一定的经验性的规律,即建立物理模型.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是在已经掌握的物理模型的启发下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加强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以等时圆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来阐明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并加以迁移应用.  相似文献   

3.
物理模型是同一类基础知识、物理过程、思维过程的高度概括。建立和研究实际问题的物理模型既可以更概括、更简捷、更普遍地描述物理规律,又可以明快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模型的联想、类比和等效的方法,就能抓住问题的物理本质,使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平常讨论一个问题或计算一道习题,好象没有提到模型的问题,其实不然,而是使用了模型,只不过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套用了惯用的模型。自觉地选用模型,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学习中的最大障碍在于实际问题的相关信息往往不能和物理规律直接对接,因此需要学生会建立合理的物理情境、最佳的物理模型,巧妙地解决实际问题.下面以七个求时间的具体案例来说明转换设计、建立新的物理模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中的概念、规律都是反映特定物理模型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的.因此,构建恰当的物理模型是物理解题的基础.由于在学生平时解题(尤其是传统题)训练中涉及的物理模型往往都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在面对一些连续体物理问题的求解时,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连续体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有明确的模型意识,需要学生能够根据连续性现象的具体特征灵活地、创造性地建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6.
牛朔峰 《物理教师》2004,25(6):4-16
构建模型,应用规律,这是解题的关键.构建模型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然后,将物理规律应用于模型中.笔者建立了一组“圆”物理模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理想模型法是物理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总要把问题中的物理情景转化为理想模型,然后再用适合该模型的规律求解.本文结合实例对与“船”有关的物理模型进行分类导析.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进行物理模型思维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在物理背景和物理过程模糊的问题中,摒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和物理本质,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寻找合适的物理规律和教学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而能力立意又常以问题立意为切入点,千变万化的物理命题都是根据一定的物理模型,结合某些物理关系,给出二定的条件,提出需要求的物理量的.而我们解题的过程,就是将题目隐含的物理模型还原,求结果的过程.因此,如何于实际情景中构建物理模型进而借助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则成了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物理习题都有确定的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抽象为能用典型的物理概念、规律解决的理想化模型的过程叫“建模”.建模分为两类:一是直接模型;二是间接模型.建模的方法也很多,比如借用传统的经典模型,将复杂的物理场景整合后类比成常见模型,将陌生、抽象模型转化为具体的熟悉的模型,有时,虚构一个物理模型对问题的分析把握有很大的帮助.下面介绍一下有关虚拟模型,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谈物理习题中物理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凤鸣 《物理教师》2009,30(3):58-59,62
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在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通常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理模型之上的,教学中应让学生体会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就是在一定的物理情景下创立的物理模型.创建物理模型是我们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浅谈物理模型的构建与物理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时,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物理问题的解决都建立在科学的物理模型上.因此,从实际情景中构建物理模型,借助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则成了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和建立科学的物理模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周春雨 《物理教师》2000,21(4):11-1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强调了要注重学生建立、应用合理的物理模型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合理的物理模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建立模型,概括总结,触类旁通 在高中物理复习中,我们可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同类、相似的问题进行比较、概括、总结,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例如,在“类平抛运动”的复习中,我们把平抛运动和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中的运动问题从初状态、受力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共性,建立“类平抛运动”模型,从而得到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例1]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恒力F作用,…  相似文献   

14.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研究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和模拟。模型的建立,在物理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物理模型解释物理现象和实验规律.作出科学预言。模型还是某些物理规律和理论建立的基础。诸如质点、点电荷、场等著名模型,它们是牛顿运动定律、库仑定律等赖以成立的基础。对中学生来讲,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  相似文献   

15.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考物理试题突出的特点之一,高考试题坚持从中学教学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理论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或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通过分析,从实际的物理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  相似文献   

16.
王晓燕  陶洪 《物理教师》2003,24(12):1-32
在辨别技能、物理模型等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正确识别、建立物理模型、熟练使用模型方法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物理素质的要求,对物理建模学习中学生的辨别技能作了理论探讨,阐明了在物理建模教学中培养学生辨别技能的必要性和对学生的建模学习中对培养学生物理辨别技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物理学中,物理概念、现象、过程、规律和结构都是在一定的物理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观物理史,物理学的发展可以说就是伴随着建立物理模型和用新的物理模型代替旧的或不完善的物理模型的过程。笔者认为物理模型的教学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物理典型模型所给出的物理机制往往是许多物理现象共同的本质和基础,典型模型既是物理知识的综合,又是能力和方法的载体.当遇到一些陌生的复杂的问题时,就可联系上相应的模型,从而迅速地把握问题实质.其实,学生学习物理,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也就是选用物理模型、使用模型方法的过程.抓住典型就能有效地进行知识积累和深化,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物理习题足依据一定的物理模型设计而成的,明确物理模型是解题的关键,物理解题中的“模型联想法”是指通过相似、相近、类比、相关性等联想,以一些基本的物理模型为思维元素,并借助它们进行思考分析,从而迅速把握物理问题的处理方向.运用“模型联想法”解题,可将那些物理过程复杂,已知条件隐晦的物理模型变换成与之等效的简单、明了的基本模型或分解成一些基本物理模型的组合,往往可达到别开生面、化繁为简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理想模型”既是物理学赖以建立的基本思想方法,也是物理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但是物理模型是有限的,而客观事物是无限的,尤其对于中学物理教学而言,由于学生所学物理知识的局限和数学能力的制约,许多物理情景并不能直接抽象成学生熟悉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