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生物识别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等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一种技术.可用于生物识别的生物特征有手形、指纹、脸形、虹膜、视网膜、脉搏、耳廓等,行为特征有签字、声音、步态等.基于这些特征,人们已经发展了手形识别、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发音识别、虹膜识别、签名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目前许多技术都已经成熟并得以应用,其中的指纹识别技术更是生物识别技术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对于电子生物识别技术,很多人是通过好莱坞大片认识的,在那些高科技电影里时常出现特工们通过指纹、虹膜、掌纹等进入到核心保密区的镜头。在普通人看来,生物识别技术充满了神秘色彩。其实,生物识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人的房契、银票、供状等等各种合同、证书上,都会以指纹或掌印作为个人身份认证的标志。随着技术的成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经逐渐从神秘的研究室中走出,开始渗透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4.
生物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识别技术在现实中有广泛的应用,应全面了解其原理。  相似文献   

5.
形形式式的生物识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影片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故事情节:特工人员在进入安全级别要求很高的实验室、试验中心之前,都要先利用电子设备对手掌或眼球进行一番电子扫描,以便核对身份。这项技术就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身份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进行身份识别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更加方便、有效、安全的身份识别技术,这就是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本文就对计算机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特点、计算机实现过程以及安全性等方面逐一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网上交易需要买卖双方验明正身,特别是网上进行的国际贸易更需要有效的技术来鉴定真伪。近来,美国一些电子商务公司开始应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身份核对,扫描使用者的指纹即是其中的一种。 在身份识别领域,人们最先使用的是“密码口令”,但其漏洞太多;后来又发展了数码证书和智能卡等,它们也不尽如人意。专家认为,由于指纹等的不可复制性,利用指纹等人类自身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认定的生物识别技术,也许才是最可靠的鉴别手段。虽然可靠程度还有待验证,使用者是否感到舒服也需要实践,但近来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在技术和应用上有…  相似文献   

8.
当密码很长、很复杂,而且经常更换时,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保护作用。只有当员工最不可能记住密码时,效果才最好。科技公司都在争相提供更安全、更便利的措施。很多笔记本现在都已经内置了指纹传感器。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同样也对面部和语音等生物识别技术敞开了大门。苹果公司2012年收购了指纹传感器技术开发商AuthenTec,并宣布新的iPhone 5S将内置指纹传感器。未来推出的Windows 8.1操作系统也将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从最开始的电子邮件,到现在的博客、电子商务等形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站需要用户身份的验证.经常输入账号和密码,很不方便.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网络身份的验证更快捷、更方便.本文分析了传统的账号加密码登陆方式的弊端.概括了现有的生物识别技术,提出了将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网络身份验证上,从而可以更高效、更安全地进行网络身份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生物识别信息的运用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生物识别信息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极强的人身依附性,刑法应当对其进行特殊保护。现行刑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对生物识别信息基本没有明确规定,对其在刑法中的法律概念、侵犯行为的基本类型等未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刑法规制界限不清。在法秩序统一原理下,明确生物识别信息在刑法中的定位、完善侵犯生物识别信息的违法行为、健全刑法与前置法的衔接,构建体系化和链条化的生物识别刑法保护框架,完善刑法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5.
2000年9月18日至20日,应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邀请,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专家一行五人来华访问。访问期间,ETS三位专家雷蒙德·尼克西亚(Raymond Nicosia)、斯蒂芬·科夫勒(Stepfen Koffler)与卡罗尔·于里克(Carol Uhrich)分别就考试的安全与保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升学与就业辅导测验三个问题与中方专家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美国在这三个领城内的研究及成果。对此,考试中心科研处撷取其中的一部分加以简要介绍,相信会对我国考试科研的发展及研究成果的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教育考试中存在的替考作弊问题,提出了基于指静脉生物识别技术教育考试防替考作弊软件的设计。系统是将具有生物唯一识别特性的指静脉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教育考试中,在指静脉生物识别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整体设计描述,阐述了指静脉特征信息采集、模板构建、入场验证比对、验证情况统计等特色功能模块,最终实现防范教育考试替考作弊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基于2D图像的人耳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耳识别是近年兴起的一项生物识别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对入耳识别的可行性、特点和入耳耳廓图像的自动识别系统进行介绍,然后分析总结现有的入耳识别技术,最后对入耳识别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人耳识别是近年兴起的一项生物识别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对入耳识别的可行性、特点和入耳耳廓图像的自动识别系统进行介绍,然后分析总结现有的入耳识别技术,最后对入耳识别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识别标准是生物识别信息概念的核心要素,也是厘清其与一般个人信息、敏感个人信息关系的重要依据。当下,生物隐私立法呈现出界定生物识别信息的两种路径:一种是基于特定信息处理活动产生的生物识别信息,另一种则是根据数据来源产生的生物特征信息。从欧盟立法经验看,前者以“已识别”为标准,存在过于依赖信息处理者主观目的与保护范围较为狭窄的不足;后者以“可识别与已识别”为标准,虽扩宽了保护范围,但易与医疗健康信息和生物技术概念相混淆,且存在沦为“笼筐式”概念的风险。鉴于此,我国应以“直接识别+已识别”构建生物识别信息的识别标准,并在规制法中构建“生物特征数据”概念,以弥补保护法中较高识别标准所带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