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 商鞅在秦的变法斗争 吴起变法所取得的成效,为二十年后商鞅变法开创了道路。战国中期的政治活动家把吴起、商鞅相提并论,高度评价他们“明法令,禁奸本”,“罢无能,废无用”,“霸主强国”,“攘地千里”的功绩;叹惜他们“致功而不见德”,“名可法而身死”。这种吴、商并列的评价表明:当时人就把商鞅变法看作是吴起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起是我国战国初期的政治军事改革家,同时还是一位史学家。郭沫若在《述吴起》一文中说:“吴起在中国历史上是永不会磨灭的人物”。纵观吴起的一生,他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然而吴起又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从卫到鲁,从鲁到魏,从魏到楚,都有一番悲壮的事业;特别是在魏和楚的变法改革,更为轰轰烈烈,而结果却都归于失败。这不仅是吴起个人的悲剧,而且也是魏国和楚国的悲剧。分析吴起在魏、楚变法改革失败的原因,总结其经验教训,这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六国论》一文意在阐明战国时期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指出赂敌必然资敌而弱己,定然招致灭亡,希望宋朝统治者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4.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是韩非子对吴起变法的评价,学者们也都认同,然而,《战国策》、《史记》却认为吴起变法是成功的,并且,近年来楚地日益丰富的考古成果也证明,楚国在吴起变法以后并没有削乱,而是保持着上升的发展趋势,因此,不能说“楚不用吴起而削乱”。  相似文献   

5.
明末军事家揭喧所著的《兵经百字》是对《孙子兵法》的阐发和补充,其“顺”字条日:“大凡逆之愈坚者,不如顺之导瑕。敌欲进,赢柔示弱以致之进;敌欲退.解散开生以纵之退;敌倚强,远锋固守以观其骄:敌仗威.虚慕图实以俟其惰。致而掩之,纵而擒之.骄而乘之,惰而收之.”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对“顺佯”之术的诠释。可见“顺佯”之术并非绥靖主义,  相似文献   

6.
《今日中学生》2011,(7):75-75
“三令五申”是我国古代的军令,即军事纪律的简称,它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宋代曾公亮撰《武经总要》时,对“三令五申”有明确说明。所谓“三令”,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俞樾对孙子“卒”字的考辨郭在贻所著《训诂丛稿》189页写了这么一段话: 《孙子兵法·势篇》:“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文中“以卒待之”的卒字,旧注大都训为兵卒之卒,近年来的注本也都采此说。按:此解可商。清人俞樾在所著《诸子平议补录》卷三中,对此卒字曾有考辨,其说曰:“卒字疑诈之误。《军争篇》:‘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亦以利与诈  相似文献   

8.
改革正气论     
马学春 《文教资料》2008,(31):74-75
战国时吴起因改革而遭万箭穿身,商鞅因变法惨遭车裂.邓小平、刘禹锡虽未因改革而殒命,但遭遇了"三落三起"的曲折经历.改革岂止是"三落三起",它的实质是一种否定、是流血甚至牺牲,而更需要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改革精神!  相似文献   

9.
大青山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绥远中东部地区,是敌绥察“防共特区”的一部分。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斗争环境极其恶劣、残酷。但是敌之强、我之弱是相对的,因而也是暂时的,敌人的弱点却是致命的。从局部观全局,日本侵略者战败投降确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正确地选人、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四化建设急切呼唤人才的今天,具有爱才之情、求才之心、识才之眼、用才之胆、重才之德、容才之量,便愈加成为新时期领导者必备的素质要求。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政治家无不以重视人才而各领风骚。历史上的魏文侯用吴起,得以持弱抗强秦;齐桓公荐管仲,遂圆中原霸业梦;刘邦战项羽,靠的是韩、肖、张的“武功文治”,功归“汉三杰”。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本文从重视人才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点,探究“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以求得在…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改革浪潮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开改革风气之先的是魏文侯时的李悝变法,而李悝变法中最受人称道的措施,是“尽地力之教”。本文试图对“尽地力之教”的内涵、得以成功的条件、在历史上的影响,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尽地力之教”的内涵古籍中不乏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的记载,但对其具体内涵,往往语焉不详。比较而言,描述稍为详细一点的要数《汉书·食货志上》:  相似文献   

12.
战国中期,在燕国发生了燕王哙把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的事件.目前一些流行的历史著作,都认为它与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一样,是在"进行封建的政治改革";或者更明确地说,是给新兴地主阶级"和平转让政权".这些论述,与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有出入的.为辨明历史真相,特作如下剖析.  相似文献   

13.
1.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商鞅》中吟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如此述怀,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同情商鞅因变法被车裂而死B.自己变法遭遇巨大阻力,半途而废C.大宋腐朽之极,改革无力回天D.王安石变法不合时宜,且力度过大  相似文献   

14.
战国时代,“诸侯力政,争相并”。为了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求生存,图发展,七雄竞相进行了社会改革。虽其初衷皆为兴利除弊,增强实力,但后果却大不相同。有的腾飞而起,奠定了巩固的王者之基;有的虽至强盛,却不得长期为继;有的纯系昙花一现,改革成果转瞬即逝。之所以如此,自有许多具体原因。本文拟对此初步作一系统分析,借以从一个侧面总结我国古代社会改革成败得失的一般规律。一、商鞅的成功众所周知,在战国七雄的社会改革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当孝公之时,就使秦国“移风易俗”,“乡邑大治”,“法令必行”,“粟如丘山”,“兵敌四国”,还在于“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故能“四世有胜”,“长雄诸侯”,以至始皇时代顺利一统天下,成就王业。  相似文献   

15.
有宋一代,是中国历史上国运最孱弱的王朝。在国内,朝廷恩加于百官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不留其有余;对外,一直无力抵御外侮,对待异族之敌始则“奉之如骄子”,继而“敬之如兄长”,终至“事之如君父”。由此,构成了宋室“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颓败局面。为了挽救国运,相继出现了“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等政治革新运动。诚然,这些政治革新在当时曾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  相似文献   

16.
本从“改革策略”、“改革步骤”、“改革的地位与权限”、“和同僚的关系”、“改革信念和毅力”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之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古代的改革与变法史实 (1)春秋时期:①管仲改革:采取“相地而衰征”等政策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②鲁国实行“初税亩”,促使土地由国有制转向私有化。 (2)战国时期:①魏国李悝变法;②楚国吴起变法;③秦国商鞅变法。这些变法都是发展封建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一、维新派教育思想与其变法理论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救亡的时代主题。 十九世纪末,中国处于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甲午战争失败,各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维新派奔走呼号,倡言变法。主张全面学习西学,以西方模式改革现存腐朽落后的经济政治制度。严复曾大声疾呼“夫士生今日,不睹西洋富强之效者,无目者也”;“谓不讲富强而中国自可以安;谓不用西洋之术,而富强自可致;谓用西洋之术,无俟于通达时务之真人才,皆非狂易失心之人不为此。”①倡导西学本身就要求改革教育,因为教育毕竟是传播西学的主要途径。这样维新派不  相似文献   

19.
迁都定天下之本——康有为迁都思想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侃 《历史教学问题》2001,(3):20-22,19
甲午战败后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十八省举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明确提出挽救民族危亡的四项主张 ,即 :“下诏鼓天下之气 ,迁都定天下之本 ,练兵强天下之势 ,变法成天下之治”① 。其中“迁都定天下之本”虽属“权宜应敌之谋” ,但终关乎天下根本 ,构成维新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术界对这一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却少有研究 ,本文拟就康有为的迁都思想作一粗浅的探讨。一、迁都是为了变法图强康有为的迁都思想是其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迁都是为了变法图…  相似文献   

20.
也谈校长的“专业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得陈玉琨教授曾用“三强三弱”来概括他对我国中小学校长队伍现状的基本估价:整体素质比较强,领军人物总体比较弱;专业知识与技能比较强,专业精神比较弱;领会上级意图的能力比较强,原创和改革能力比较弱。在我看来,在这强强弱弱之中,专业精神之弱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它有种种表现,比如:校长的“岗位”意识强,“事业”意识弱;缺乏对学生发展的根本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