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不言休———范蓉印象□王恬初识范蓉,便觉得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与她聊起来,她却说:“无论我做什么事,我都强烈地意识到我是个女人。”我听了很惊讶。她对自己要求严格甚至苛刻,并有拼命夺取成功的气质。这是个非同一般的女人。范蓉说:“我小时候是个多愁善...  相似文献   

2.
谭炳燕 《新闻窗》2010,(2):54-54
新闻眼是新闻从业人员新闻敏感的一个形象比喻,记者要有独特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有独特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一件别人也许感觉司空见惯的事件.记者却要善于观察思考,从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写成稿子。  相似文献   

3.
依旧是那般恬淡文静,依旧是那般谈笑自若。曾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辽宁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范蓉,这次又荣获1995年全国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面对这难得的荣誉,她用那使无数听众喜爱的嗓音幽幽地说:“今后的路还很长。” 范蓉今年37岁,19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辽宁电台当记  相似文献   

4.
宋晓农 《新闻实践》2002,(12):55-56
在媒介竞争风起云涌,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一张报纸想要在众多对手中脱颖而出或者说在市场中有强势地位,它首先必须具有准确的定位、独特的品味;同样,要成为一名好记者,他首先必须善于思考。他应该能想人所未想,对新闻事件有特别的眼光,他应该从普通中发掘出别人未发现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电视记者其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要善于从普遍的社会现象中发现独特的报道视角,看到别人不易看到的层面,善于以小见大,培养自己的新闻预见能力。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就如何提高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度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肖岚岚 《东南传播》2012,(6):167-168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媒体竞争日渐白热化。处在最底层的基层新闻单位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这是每个基层记者都要思索的问题。笔者结合基层新闻工作经历,从办好县级台新闻栏目入手,思考"善于以小见大"、"善于抢抓现场"、"善于反映民声"三个方面问题,浅谈如何做好基层新闻工作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同样一件事,在有的人眼里平淡无奇,而在有的人眼里却是一座新闻“富矿”,能挖掘出非常好的新闻来。这就是思维的差别。一个善于思考尤其是善于辩证思考的记者,必然会反复咀嚼、仔细思考、认真比较,掂出事实的新闻价值,找出事物的客观原貌,新闻点子就会滚滚而出。  相似文献   

8.
一篇好的新闻摄影作品除了作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之外,还要在独辟蹊径上下功夫。常言道:"打鱼莫到人多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独辟蹊径"这句成语,从字面上理解是指自己开辟一条路,独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也就是说,搞新闻摄影,就要独具慧眼,要善于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别人都忽视的事件中,用自己敏锐的"新闻鼻"去嗅出别人"闻"不到的东西,用相机捕捉别人看不到的事物。一、"独辟蹊径"贵在"独"  相似文献   

9.
唐林 《新闻导刊》2005,(2):22-22,24
重庆晨报总编辑唐林在《总编哲学》一书中,从哲学的高度观照都市早报的办报实践.思考新闻与时代的关系,揭示都市报演变的必然规律,系统论述了报纸定位、新闻理念、新闻改革、报纸核心竞争力、新闻策划、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等报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是关于报纸版式部分的摘要刊载,其独特思考和新的见解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善于发现新闻是最大的本领。“撞到记者枪口上”是一种发现,“脚板底下出新闻”,“思考也能出新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闻和新闻价值定义问题——与陈瑞苗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新闻大学》上期发表的陈瑞苗同志的文章——《关于新闻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笔者有些不同看法,提出商榷。陈文中“对新闻价值的哲学思考”一段,涉及到新闻和新闻价值的定义问题,我想谈谈由此“思考”引起的思考。首先是新闻的定义问题,陈文列举了现在见之于一些论著中的四种表述:1、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新闻就是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信息”  相似文献   

12.
积累出精品     
做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工作17年,采编了多少稿件已无法统计,但有一篇录音通讯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那是1990年,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我一直为发生在辽宁省海城农村的一件事感动着,激励着。那年3月,鞍山市三冶一公司的工人蔡师傅因车祸丧生。就在蔡师傅一家生活无着落之时,蔡师傅生前所在单位的工人们伸出了友爱之手,资助其女儿蔡静上完中学又读大学,并帮助蔡师傅家盖起了新房。围绕着这一激动人心的真人真事,我开始了追踪采访:4月份蔡师傅家的生活在大家帮助下开始好转;8月份蔡静考入大学;10月份蔡青回家欢度国庆;…  相似文献   

13.
顾熠 《新闻世界》2013,(5):27-28
记者要以独有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去观察生活,要善于思考和联想,把观察到的感性素材上升到理性认识,捕捉到别人感觉不到的信息。通过对人物、事件、细节的采写,表达出精髓,反映出不平常故事。通过和人物的交流体会人物内心所想,尤其注重细节性和故事性。好的新闻要能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多种,记者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笔下的新闻就会出彩。有的记者善于用“逆向思维”,因此,他的新闻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角。有的记者善于“发散性思维”,那么,他的新闻作品就能举一反三,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最近我发现,使用“延伸思维”去观察社会,可以深化主题,写出主题深刻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我们研究新闻学要自觉运用哲学观点和哲学思辨性的科学方法,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理清头绪,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得出科学的结论。有鉴于此,笔者就“新闻策划”论争引出的新闻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一番哲学思考。一、新闻策划论争的关节点“新闻策划”论争引起新闻学术界的关注,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争鸣,大致形成三个方面的观点:l、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应该在新闻界有市场。2、新闻策划有修于新闻的本源论,违背新闻的规律,提出“新闻根本不能策划”。3、新闻策划是全新的术语…  相似文献   

16.
艾丰近年来在我国新闻界被广泛注意,可以说,他在新闻理论与实践上的闪光点,就是哲学思辩。哲学,是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一般规律的科学。艾丰正是以哲学的思辩在新闻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他以唯物主义辩证法去分析和解决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在他所报道的人和事物中加进了深深的思辩而使报道的主题及思想意义凝聚、升华。他的这种哲学思辩在《新闻采访方法论》和《思考的笔》两本代表作中作了比较充分的展示。  相似文献   

17.
增强新闻鉴别力 在新闻发生现场,新闻摄影要善于独立思考,敏锐地鉴别新闻事件中的表面现象与内在本质。要跳出陈旧观念、模式,随机应变,努力寻找瞬间灵感和瞬间新意,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避免拍摄雷同照片。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访中,观察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只有不断提高观察技巧和能力.才能发现有新闻价值的线索,从而撰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本文从明确主题、观察视角、比较艺术、善于思考等方面入手.论述提高现场观察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闻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广播电台要想生存和发展,加强编辑部全体采、编、播同志的业务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现在是信息时代,走出去、请进来是一种办法,再就是通过新闻业务报刊的经验、书籍学别人  相似文献   

20.
受客观因素制约,县市区域报记者平时采访的新闻事件大多比较平常,要出彩并不容易。如何在“平常”中见“新奇”,是县市区域报记者采访时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它要求记者善于尝试多种新闻采集渠道,围绕“新闻母体”多角度观察,从细枝末节中找出新闻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