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册旧书抄本《友菊馆随笔》。根据抄本留存信息和查阅相关资料,考证《友菊馆随笔》为民国九年抄本;作者华澹然,先供职于京奉铁路局,后供职于天津博物院,其业余时间雅好戏曲,曾为多位坤伶题咏。《友菊馆随笔》记录了作者早年的诗酒岁月和给坤伶的题咏。从书中的蛛丝马迹及作者与友人关卓然的通信中,可考证出天津博物院早期的历史:天津博物院早期由直隶巡按使公署教育科管辖,后划归实业界,由此带来了天津博物院巨大的人事与机构变动。《友菊馆随笔》中记录的坤伶多不见于他书,本文考证了于紫仙、苏兰舫、张小仙、梁春楼四位坤伶的生平及其行当、活跃年代等,丰富了中国戏剧史的历史资料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
3.
读鲁迅者定会有这样的印象:鲁迅喜爱的古典作家,除了屈原、庄子之外,首先应推司马迁。他对《史记》的评价是如此之高,赞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作为“史官”的司马迁确实是“千古一笔”,他在《史记》中把帝皇反复无常、杀戮功臣和贪功好淫的流氓嘴脸以及一些将相大臣们贪污残民、倾轧陷害的形象刻画得何等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4.
读《千钧一发》随笔金勖琪生活如同万花筒,五彩缤纷,朴朔迷离,每时每刻都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件和现象。把这些瞬间即逝的情节纪录下来,真实、生动地奉献给读者,堪称摄影的最佳功能。作为新闻摄影记者,除了要有“铁脚马眼神仙肚”之外,还要有不怕吃苦,敢于冒险...  相似文献   

5.
包遵彭是我国台湾省前历史博物馆馆长,知名的博物馆学专家。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他一直活跃在台湾博物馆界,为博物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包遵彭1916年生于安徽省定远县。50年代初执教于台北辅仁大学,并刊行《中国海军史》等著作。1955年12月台湾历史博物馆在台北植物园建立。创办之初,作始也简,  相似文献   

6.
厉风和他的《梦土》□木青向有谦和待人真诚做人风范的厉风,不仅是我的挚友,也是许多文学圈里人的挚友,而且没有代沟。他刚直不阿不为世风所动的品格,在文学界被传为佳话。当然,这佳话是与那些摇尾乞怜者的形象共存的。忘了哪位评论家说过,人品与诗品是母亲给与的左...  相似文献   

7.
本刊连载索尔兹伯里《无所畏惧,无所偏袒》一书摘编,已告一段落。索尔兹伯里的近作《长征》,对中国革命作了翔实的报道,成为三S之后的又一个S。前《中国日报》副总编辑于友特为本刊撰文介绍其人其书。  相似文献   

8.
荀悦是东汉末哲学家、史学家,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幼时即好学不倦,一生尤好著述。《申鉴》是他的一部重要政论性著作,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和哲学思想。书中对当时名儒董仲舒唯心主义的“性三品”说进行了改造,注入了新的内容,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同时又否定了孔孟“上智下愚不移”的观点,对荀子的性恶论和公孙龙子的本性无善恶之分、杨雄的善恶混合论也持否定态度,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迷信说法,都作了批判。他在《申鉴》中所探讨的问题,对魏晋玄学有很大影响,尤其是他的人性论为唐代韩愈所吸收,其中的社会批判思想有助于认识东汉末年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9.
十五大上写《随笔》北京日报社社长满运来在党的十五大期间,我作为正式代表,除了参加会议,还每天赶写一篇《十五大随笔》,在北京晚报上发表,这在读者中引起了一点反响。作为新闻工作者,拿起笔来写稿子,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为什么这一次有不少同志特别给予肯定呢?...  相似文献   

10.
11.
一九八○年夏天,由于工作关系,我开始涉猎一些关于地方的书笈。这时,我馆一位编辑《中国善本书总目》的同志,从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提供的书名中,翻检着一部清代写本正在琢磨。他已经查阅了一些工具书,并没有找到关于这部书及其作者线索。清代写本,并不珍贵,这本书也能算做善本书吗?他很随便地问了我一句,问我知不知道《龙沙剑传奇》这部书。阅读方志积留的印象,顿时在我的头脑中出现了,我清楚地记得《黑龙江志稿》上有关于这部书的记  相似文献   

12.
王元化是我所尊敬的一位作家。读他的著作并不多,他的有名的《文心雕龙疏》就未曾涉猎。但是一本《思辨随笔》引我走入他的宽阔的思辨世界,已使我十分地醉心和满足了。当代据说正在兴起陆笔热,可能也是从西方引进的:卢梭的《孤独者漫步》,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帕斯卡尔的《会思想的芦苇》,兰姆的《伊利亚随笔》……不但是美文,更常常引人进入沉思和悠想。我们的随笔则似乎显得飘浮一  相似文献   

13.
清代文字学家王筠之父王驭超,一生著述宏富。该文拟围绕王驭超之《海岱史略》,探究其成书缘由,分析其自身特色,综论其学术价值。以期引起学界对其人其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清代张敦仁博学广闻,深于校雠考订,是著名的校勘家、刻书家。所刻诸书均以版本精美著称,《盐铁论》即为其一。  相似文献   

15.
郑辛遥和他的《智慧快餐》  相似文献   

16.
邑青 《出版科学》2002,(4):74-75
欧阳忠先生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编辑。他高中毕业就再也没有踏进学府,以后当过伞兵、工人,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当语文教师,80年代被推荐进入正缺人才的长江文艺出版社。他的学历在人才济济的出版社太不起眼,可他在出版社却文章累累,是媒体、作家与出版社的沟通使者,还是省作协一位活跃的会员。现已退休的他,心壮情炽,笔耕不辍,并将发表在《人民日报》、《文艺报》、《文汇报》等报刊上的数百篇文章遴选出一本35万字的集子《情愫集》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7.
李树庭和他的《毛泽东书法艺术》艾学用年届半百的李树庭,自他挑起天门日报社长、总编、党总支书记这副重担10年来,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使天门日报社的事业和报纸质量有了令人羡慕的发展与进步。在繁忙的新闻工作中,他忙里偷闲,数十年来,孜孜不倦地收集毛...  相似文献   

18.
艾思奇同志离开我们已十二年了,现在又重印他早期的有名著作《大众哲学》,使我们心情激动,对他无限怀念。艾思奇同志在中学时代就很爱好哲学。一九二六年冬他中学毕业后来到南京,和他哥哥同住。他哥哥是个革命青年,有一天反动军警忽来搜捕,其兄不在,将他抓去。后在亲朋营救下,他恢复了自由,就到了日本东京,和我同住一屋。学完日语初级课程后,他买了一本日文本黑格尔哲学,作为进修日语的主要读物。我当时对哲学一无所知,认为在备考时期不该如此浪费时间。他说他爱哲学,借此容易搞通日语,一举两得。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翟理斯的一部专著和一部译著介绍他在汉学研究上的成就与造谐,并着重评价了他的《华英字典》的特点、深远影响及在中外双语辞书编纂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铁国强 《视听纵横》2008,(5):103-104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得知浙江文艺出版社将出版胡韶良先生的长篇报告文学《不知天命》,即索得样书先睹为快。捧书结束,爱不释手,使得有着20多年“广电工龄”的我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