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进:父母首先要上进,并从心态、行动上体现出来。要适时地告诉孩子:原地踏步就是后退。  相似文献   

2.
贾云 《四川教育》2003,(7):33-33
傍晚的林荫路边,周未的公园里,常能遇见年轻的父母或抱或推地展示着自己的宝贝。遇到的熟人必定对宝宝的漂亮夸奖一番,更热心点的、会逗弄小孩子的还会对宝宝讲:“宝宝,把你的糖给阿姨吃好不好呀?”若宝宝把握着糖的手伸过来,问的人和父母皆大欢喜,觉得满面光彩。问的人会说:“宝宝真乖,宝宝真有礼貌。”然后再对父母的教导有方夸奖一次。而父母又会回敬问的人说宝宝喜欢她。  相似文献   

3.
海涛 《家教指南》2005,(8):62-62
作为儿子,如果给你一次和爸爸说悄悄话的机会,你会说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为诚实鼓掌     
华凯 《教育文汇》2004,(6):49-49
学校搞了个“家长日”,让家长进入校园,看自己的孩子上课。这是一件新鲜事,家长日这天,校园里的家长几乎和学生一样多。  相似文献   

5.
尚巾 《家教指南》2005,(9):38-39
《重庆晚报》报道,重庆市南岸区教委联合关工委对辖区内700名中小学生诚信状况展开了调查。结果表明,九成的学生认为做老实人吃亏,不老实得实惠。中学生的诚信问题非常严重:64.5%的人不能按时按地点赴约。对6所小学的14个班级的调查结果显示,98.7%的小学生承认自己说过谎话,89%的小学生都曾抄过别人的作业;而小学生坦言,47%的父母有过不诚信行为,38%的小学生表示无法与父母坦诚交流。  相似文献   

6.
儿子两岁多了,亲朋好友逗他:“亲妈蚂?亲爸爸?”他毫不迟疑地回答:“亲妈妈!”又问:“不亲爸爸吗?”他立刻环顾左右而言他。看样子是不亲。唉,这也不能怪孩子,因为我这位爸爸太“坏”了。其实,我原来并不“坏”。儿子出生8个月便会走路了。从那时起,每逢节假日、星期天或下班回家,我便用自行车带上他,去逛马路,逛公园,逛码头,逛商店,逛车站,逛影院,教他识别各种动、植物、教他识别火车、轮船和各种机动车辆……那时问他“最亲谁”?他首先回答:“亲爸爸”。可是,自从他有了“心眼”  相似文献   

7.
红霞 《成长》2005,(5):63-63
小时候父亲是猫,我就是那贴着墙根走的灰溜溜的小老鼠.从骨子里怕他,他厉眼一扫.我立即要屏气凝神。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德,世界各国特别是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对下一代进行诚信教育。美国:诚信教育从娃娃开始美国从幼儿园和小学起就重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设计的基础教材中突出了诚信方面的内容,其中一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国王要选择继承人,于是发给国中每个孩子一粒花种,约好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将谁选为未来的国王。当评选时间到来时,绝大多数孩子都端着美丽的鲜花前来参选,只有一个孩子端着空无一物的花盆前来。最后,这个孩子却被选中了。因为孩子们得到的花种都已经被蒸过,根本不会…  相似文献   

9.
论诚实     
养成诚实的习惯应当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我所说的并不只是语言上的诚实,而且也是思想上的诚实;是的,后者在我看来更为重要。我宁要有意识地说谎的人,而不要先在下意识中欺骗自己,然后又想像自己既诚实又有德的人。的确,思想上诚实的人不会相信语言上不诚实总是错的。凡认为说谎必错的人都不得不通过大量诡辩和含混的词句来补充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我信奉这么一条:你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诚信的人,那么,父母首先要给孩子一个诚信的空间。因此,儿子从小时候起,就知道家里的东西都放在哪儿,包括我和先生的钱。因为我们对他的信任,儿子从不会随便拿家里的一分钱!可是有一天,我发现放在抽屉里的钱少了一百多元,问先生,先生不知道。难道是儿子?我无法相信这是真的,但家  相似文献   

11.
陈思 《陕西教育》2005,(9):46-47
陈蓓,我们的女儿,已经4岁了。回首过去的岁月,有的是对拥有蓓蓓的满足、感激和庆幸。孩子的妈妈今天居然叫孩子“贝儿”,这个称呼凝聚了我们对女儿的多少爱、多少感动,以及由此在而生的多少创造和妙想!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阅读》2005,(1):101-101
有个10岁的男孩,不小心把自己家的一个花瓶打碎了。他的母亲走过来,不问青红皂白,将他一顿猛揍。这个男孩长大后,干什么都畏首畏尾,没有什么大出息。母亲晚年曾叹息:为什么人家养的孩子都有出息呢?  相似文献   

13.
沈虎根 《家庭教育》2004,(10B):25-25
青青进了幼儿园以后,除了不爱哭了,其他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他在上幼儿园前,每餐饭都要一口~口地喂,而且还要变着法儿地喂,比如要一边把小勺往他嘴里送。一边哄他说“小坦克车开进来了”、“小老虎进洞了”,否则他就闭口不吃,真是费事又累人!现在他在幼儿园里吃饭,不但多,而且快,竟然还会帮助老师去存放碗筷。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相似文献   

14.
劳云 《家教指南》2004,(10):7-7
笔者在编辑本期“成功家教”栏目的内容时,有人惊诧莫名:“干嘛又端出这些老掉牙的东西呀?”“老调何必重弹?没劲儿!”仔细想想,人们的惊诧不无道理。因为“重弹老调”难免要涉“唠叨”、“废话”、“让人耳朵磨出老茧”之嫌,它早已被今人视为“不时尚”、不合潮流的落后之举。但事实证明:许多“老调”还必须“重弹”———不仅现在要“弹”,而且永远要“弹”下去,因为国人大多患了一种难以治愈的顽症:健忘。同时还有一种与其连带的并发症:对“防患未然”不感兴趣,只对“亡羊补牢”情有独钟,以至在我们的周围酿成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造成许…  相似文献   

15.
16.
常有父母在咨询中向我们抱怨,自己的孩子小时候是很听话的,进人中学以后反而越来越“不受教”、“不听话”了,常与父母“顶牛”、“对着干”。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来自于青少年期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7.
18.
路错了     
一位蹒跚学步的小孩根本不去看脚下的碎石,就飞奔管要扑进妈妈的怀抱,没想到“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哭了。妈妈赶紧过去扶起孩子,心疼地抚摩着孩子红红的膝盖,安慰他:“宝宝,别哭,路坏!”然后煞有其事地朝路瞪了一眼:“打路!”小孩果真不  相似文献   

19.
20.
刚开学几天,就见到好几位家长来学校诉苦,被诉人就是他们的"心肝宝贝",哭诉的内容大致相同,就是讲孩子生活条件如何好,可就是不听话,不懂事.其中有一位妈妈与班主任的谈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妈妈也许真的被儿子激怒了,声音很激动:"老师,请你帮帮我,不怕您笑话,我真的不会教育他.我为了他的学习,不知道操了多少心,学习用品家里多的是,为了能让他少跑些路,我每天都送饭到学校……可他就是不听话,经常拿家里的钱乱用,我气不过,便动手打了他,想不到他居然跑出去到亲戚家住了几天……"说到此,妈妈已经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