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黄婧 《文教资料》2012,(31):92-93
梁启超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他明确地提出了现代教育的目标宗旨,使得当时中国的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转型。本文陈述了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从他随时代而变化的教育宗旨到他为教育改革所做的初步尝试,通过对他教育思想的阐述,总结了他教育思想的核心特点,并归纳了其给当今教育带来的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在20世纪20年代如林的作文教学法著述中脱颖而出,广受欢迎,且盛传不衰,这固然与梁启超的名人效应、创作成就、教育救国责任有关,也与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拓现代语文教育之路的勇气有关,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注重的写作规矩习染与传统的应试写作技能训练有着霄壤之别:他不仅注重写作规矩的训练,更注重言语人格的陶冶、言语表现智慧的启悟,从而使写作规矩真正地成为上达之基础。这种思想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集中体现为五大意识:现代意识、致用意识、文体意识、读者意识、会通意识,扎扎实实地建构了写作教育的现代品质,显示出高迥的写作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3.
欧治华 《现代语文》2009,(7):133-135
写作指导是写作教学的核心,如何才能进行恰当有效的写作指导呢?以史鉴今,关注近代学者梁启超的写作教学思想,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实用观”是梁启超科学主义思想启发他对写作教育领域的深刻思索,这在当时是一种极具革新意义的观点。他旗帜鲜明地提出“新民说”,将教育目的规定为培养新民,“教育是教人学做现代人”。他极力反对学校教育“学问不求实用”的做法,高呼:“学而不能应用于世,不论如何勤学,终是纸上的学问,其结果纸仍纸,我仍我,社会仍社会,无一毫用处也。”他主张革除旧弊,视作文为应世之需,要求学生作文“求真求达”。  相似文献   

4.
南祥虎 《语文天地》2014,(28):36-37
梁启超的学术研究涉及到哲学、教育、文学和语言等许多个领域。语文教学只是他的众多研究领域之一,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语文教育思想。他的语文教育观,至今仍有研究的价值和借鉴的意义。一、培育人才梁启超重视培育人才,他把培育人才看作是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的根本。他认为变法之本在于人才。畅引婷、畅芳珍在《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中指出,梁启超认为学校要教会人的不单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人学做人。他认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以“爱”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点,要求子女求得真学问,修养品行。并结合自身体验指导子女们在求学择业、处世等方面获得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关注儿童教育的教育家之一,他在反思、批判中国传统儿童教育的同时,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儿童教育理念,形成了自己的幼学教育思想。他重视幼学教育、严格教师质量,并且创新幼教方法,这些思想对于现代儿童启蒙教育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和杜威作为活动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早期教育界中的两大著名人物,其教育思想在教育目的观、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教学法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存在差异,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关注儿童教育的教育家之一,他在反思、批判中国传统儿童教育的同时,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儿童教育理念,形成了自己的幼学教育思想。他重视幼学教育、严格教师质量,并且创新幼教方法,这些思想对于现代儿童启蒙教育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倡导师范教育,针砭传统教师的缺失,主张培养新式教师,并根据新教育制度目标任务、知识课程的规定及对学生发展特点的认识,具体提出教师组织教学、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及素质。这些关于教师思想的深刻见解,不仅具有教育学术价值,而且有裨于当代教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曾感叹:“在今日学校各项课程之中。最为重要者固属国文.而同时教授最感困难。教师最感缺乏。学生除有生性特别嗜好外.最感觉干燥而无生趣者,亦惟国文。”语文学科之所以会令人“最感觉干燥而无生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忽视了审美教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关注美育问题的一位学者.对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问题也作过积极的探索。他的“人格主义”教育理念下的审美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的中华民族精神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启超坚信,国有与立,中华民族数千年生生不已,自有其壮阔善美的国魂即民族精神在。他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概括为道中庸重和谐、重统一重团结、重德性、重爱国、重人文五个方面。他还认识到,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他的中华民族精神论与其民族主义思想互为表里,构成其“新民说”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他指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应强调民族自省与自信的统一、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统一、寄希望于青年与加强青年教育的统一。系统整理这些思想,对于加深理解他一生观点多变却不离其宗的内在根源,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归根结蒂,乃是指他体察了欧洲战后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并最终服膺反省现代性。因是之故,梁启超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一思想解放的原则,应同样运用于对待西方文化;反对“科学万能”论,科学当与人文并重;“吾国人今后新文化之方针,当由我自决”。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骁将,且其新文化的主张表现了突出的个性。梁启超的文化自觉富有合理性与前瞻性,大大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内涵,代表其时国人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的向度。  相似文献   

13.
1917年后,梁启超肯定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循民本主义,以自由、平等为崇高理念;循世界主义,纳博爱精神于其中,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西方社会存在真正的法治精神,以权利为本,迷信“科学万能”,排斥道德的作用。梁启超主张立足于中国传统,走“化合中西”之路,寻求一种新的文化综合,使人类全体都得到好处。  相似文献   

14.
结构主义与梁启超文化整体主义实践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梁启超的思维模式由西方存在主义所强调的"自我意识"、"个体存在"等转向了宏观、注重整体效应的结构主义,认为文化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文化的过程是业种与业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换,缺一不可。这种文化整体主义的观点,也突出地体现于他对国家有机体说的实践构想及教育对象的普及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教育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女子教育,他对女子教育的意义、作用及社会功能都有精辟的论述,其中有些观点不仅在当时有重要影响,即使在今天新农村建设中对提高农村女性的素质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维新派与立宪派代表人物。地方自治思想是其民权与宪政思想的重要组成之一。维新变法前后,梁启超在宣传与实践地方自治思想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积极参与了一系列地方自治组织的创立与建设,如南学会、湖南保卫局、政闻社。他对地方自治的肯定与推动,在当下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的戒缠足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较早地关注女子教育,提倡和创办女学。为了更好地兴办女学,他积极鼓吹戒缠足,把缠足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兴亡的高度。在实践上设立不缠足会,在报刊上发表言论以此来推动中国近代戒缠足运动的发展。同时把不缠足的实践纳入自己的生活中,不仅要求女儿不缠足,还主张妻子放足。这些理论和实践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的不缠足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应用文教学相对枯燥,学生厌学的问题,着重从探析心理,因势利导;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传授方法,培养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提高应用文教学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应用写作课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很多人对此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反而认为这门课程专业性不强,理论性不够,浅显易学。应用写作的课堂显得平淡、枯燥、沉闷,信息量少,具体操作性不够,学生学完以后仍不能动笔写作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入到应用写作的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史学大家,他运用他所仍导的新史学思想,对于方志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方志起源、方志性质、方志发展史、方志价值等等,都做了一番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中国方志学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他的方志学思想对后人影响颇多,推动了方志学理论研究,使得方志学更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