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机模型在期权定价中有着广发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期权定价中的常见随机模型,并分析了各模型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风险投资家和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时经常采用的股权形式进行了研究,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了期权相对于股权在风险转移中的作用,在对企业价值研究的基础上,按照B1ack—Scho1es期权定价的思想建立了风险投资的风险转移期权定价模型,并依据一家刚刚进入导入期的风险企业对所建立的风险转移期权定价模型作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东线水期权契约及其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水资源配置理论和方法的局限性,借鉴金融工程的理念,引入水期权契约作为市场经济下水资源配置的一种新方式,用以方便水权交易、提高干旱年水供给保证率、规避水价风险、降低水资源配置成本。针对中国国情、水情和南水北调东线实际,考虑引入多次执行期权契约,对该期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鉴于该期权的奇异性,提出用成本-收益方法对多次执行水期权进行定价,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风险投资决策中的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风险投资决策过程中,分析了传统NPV法的缺陷和风险投资的期权特性,建立了风险投资项目的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并对该模型在实际投资中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朱飞 《科技与管理》2007,9(5):70-72
通过对增发股票期权性质的分析,根据B-S期权定价模型建立了一种增发股票的期权定价模型,目的在于解决传统定价方法在定价时的不足。由于在B-S定价模型中不包含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量,因此在用该模型为股票估值时,不需要估计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也不需要预测公司未来的现金股利金额以及增长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股票定价方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二项分布期权定价模型的一种推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贺湘民  魏刚 《预测》1999,18(3):44-46,43
本文试图给出二项分布期权定价模型的一种推广,使它能够解决当期权的有效期被分成n个相等区间,而每个区间中可能出现多次股价波动时的期权定价问题  相似文献   

7.
期权定价技术在过去近三十多年的广泛应用中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但被推广到其他金融衍生证券的定价研究之中,而且被用来广泛解决企业投资决策问题、政府行为和政策制定以及社会问题的研究。本文简单介绍了期权定价技术,重点阐述了期权定价理论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期权定价技术在金融期权定价和实物期权定价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程希骏  张伟 《预测》2000,19(5):60-61
本文首先讨论了非完整市场模型不满足自资方程这一事实;在此情况下,本文讨论了应用Esscher变换方法对上的期权定价的可能性,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9.
贾全  罗丽英 《内江科技》2011,32(6):51-51,86
期权市场已成金融市场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期权定价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是金融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衍生证券定价问题的历史和研究现状,对期权理论中的部分知识作了简要的梳理和说明,重点推导了现代期权定价理论的核心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及由此推导的欧式期权定价公式。  相似文献   

10.
刘照德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2):168-170
本文在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基础上,针对其不足,运用无风险套利定价原理对技术创新项目的实物期权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三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并通过具体实例与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进行了结果比较,得出三叉树期权定价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铁路这一特殊承灾体成灾机理和致灾因子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理论和数理统计,对铁路环境水害危险度计算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构建。以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以下简称为 陆桥新疆段 )3 9年(1 95 9~ 1 997年)的水害资料为统计分析数据,以水害频次、水害密度和断道时间为铁路环境水害危险度计算和危险性评估指标,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原理,确定出水害密度、断道时间和水害频次在危险性评估中的权重依次为:5、3、2。然后,基于水害密度、水害频次和断道时间三指标的内在联系,以及权重的大小,以沿线三级车站之间的区段为对比分析单元,构建出铁路环境水害危险度计算模型.最后,应用这一模型对陆桥新疆段水害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发现所得结果与水害实际分布情况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基于减灾能力评价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数、灾害损失指数和综合减灾能力指数的具体表达公式。以淮河流域中游安徽段为例进行了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积累一定时间的减灾能力评价数据基础上,可以对未来某区域的综合风险进行预测,为政府防灾减灾行政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以洪涝灾害为例研究了区域的综合风险,对研究其他类型的自然灾害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钟元  吴钟浚  张珊瑛  李泓 《科技通报》2000,16(4):252-259
对浙江省旱年与涝年的500hPa环流场,太平洋海温场,环流特征量,El Nino和天文特征等环境场进行了合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环境场的显著差异是导致旱涝的基本原因。应用高相关月份的环境场导出集合因子、EOF,车贝雪夫多项式正交展开典型场和环流特征量等预报因子。应用不同类别的预报因子和逐步回归分析,构造了浙江省春夏期降水的分类预报模式及其综合集成预报。预报试验证明:预报模式对浙江省春夏期降水具  相似文献   

14.
干旱等级是描述一次干旱强度的定量指标,干旱灾度是描述一次干旱造成社会损失大小的定量指标。这两个指标从理论和应用方面来说具有客观、定量的优点,逻辑关系严密,概念明确,简单易行,计算方法科学,实时资料可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能运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干旱监测业务。  相似文献   

15.
建议借助于现代管理手段,建立我国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和综合决策系统,以利于提高减灾与救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城市极端洪灾应急群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润  王海燕  马树建 《预测》2012,31(3):71-75
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导致近年来极端洪灾频频发生,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传统的洪灾应急决策只是由政府主导的行政命令式决策,无形当中剥夺了灾害当中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决策权.异质性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决策是实现极端洪灾应急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重要途径,该类群决策具有与一般意义上的群决策不同的特征.结合某些利益主体决策时存在一定程度犹豫性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绝对自私策略选择,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评价意见相似度的调整策略,建立了基于相似度调整的直觉模糊群决策模型和算法步骤.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历史水旱灾害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谢辉  王磊 《资源科学》2012,34(8):1526-1532
河南省水旱灾害十分频繁。本文在1450年-1979年分区历史水旱灾年频率计算的基础上,结合由1980年-2009年数据得到的降雨量距平百分率旱年频次,以及由多年(1980年-2010年)平均汛期雨季(6月-9月)降水量和降水变率获得的综合降水量对洪水灾害危险性的影响度,根据频率越高,危险性越大的原则.利用GIS技术,从时空尺度上对河南省干旱灾害危险性、洪水灾害危险性、水旱灾害综合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行政区划范围内,干旱灾害危险性的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平顶山市、郑州市和许昌市的大部分地区,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南阳市和信阳市;洪水灾害危险性的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平顶山市南部、漯河市南部和周口市的西南部地区、以及商丘市东南部,和开封、周口、商丘三市的交界处,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南阳市的大部分地区;水旱灾害综合危险性的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平顶山市,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南阳市。其结果可为河南省水旱灾害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及防灾减灾预案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方龙龙  俞连根 《科技通报》1997,13(3):137-142
运用灾害系统理论,从杭州城市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和市政建设现状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内涝积水的成因,并针对杭州的实际情况提出减灾对策和相应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亚洲水塔”变化的灾害效应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被誉为"亚洲水塔",其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差异显著,地貌类型多样,冰川发育,地壳隆升和河流下切作用强烈,导致滑坡、泥石流、洪水、冰崩雪崩、冰湖溃决等山地灾害发育。灾害呈现出突发性强、危害范围广、破坏严重、链式效应明显等特点,且沿构造断裂带、高山深切峡谷集中分布,受水平和垂直地带性气候条件和局地水热条件控制,不同海拔区的灾害类型、诱发因素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所差异。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升高和降雨增多对灾害发生的水源、物源、能量和条件组合都有所影响,导致灾害的孕灾环境变得易于成灾。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将加剧灾害的危险性,而灾害风险也会随着人口和经济体量的增加而升高。目前,还缺乏系统的基础数据和对"亚洲水塔"变化下灾害发生机制的深入认识,从而难以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的灾害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对策。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风险,应针对性地进行综合灾害考察,利用高新技术系统获取第一手灾害数据,建立灾害数据库,深化对孕灾环境、形成机理和灾变机制的认识,研究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灾害的发展趋势,研发针对特大灾害的监测和防控技术,建立多国协调的灾害防控信息共享和减灾协同机制,提高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