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艾芹 《考试周刊》2014,(86):122+115-122
形散神聚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适应政治学科的特点要求——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把握"形散神聚"。教学的"形散",使教师的教潇洒自如;学生因"形散"而精神振奋,兴趣大增,学得轻松愉快,"形散"结合"神聚",结果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相似文献   

3.
“形散神不散”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散文的本质特征,“形散神不散”论风行了数十年.随着当代散文的复苏和兴盛.这一论断已难以完全适应社会的飞速变化和当代人新的审美要求,新的“形散神不散”论认为.散文的“散”是指散文在取材、手法、结构、语言方面的潇洒随意、纵笔自如,“不散”是指散文表现出的真情、真境、真知.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来对散“形散神不散”审美特征的否定,而提出的所谓“四不像”的新提法进行了反驳,对“形散神不散”这个散创作的审美规则提出了审美新解。  相似文献   

5.
散文是散而有序,散中有聚。散文的散,随便一些,松动一些。散文的序,是散文在材料组织次序上的要求,散文在组织材料次序上的要求。如何做到写作中的形散神凝。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形散神不散”论断产生、发展、演变进行了回顾分析,既指出了论断合理成分,同时也指出其理论的概括局限性和束缚性。结论是“形散神不散”作为散文特点和本质的这一论断应该抛弃。  相似文献   

7.
8.
笔者在进行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苏教版必修一)的教学时.总结完全文的结构后问学生:散文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形散神不散!看到学生反应这么快,笔者心中很是高兴,因为这个答案是笔者早已预设的。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时.我对“散文形散神不散”这一习以为常的观点进行了思考,觉得这一论断需要推敲、商榷。  相似文献   

9.
文眼是揭示文章中心的字眼,在文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散文教学中,以“文眼”为突破口,并将此作为理解文中主旨的钥匙,不失为散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如果有人问散文作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笔者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形散神聚”。其实,散文的这一基本特征,也是散文作者创作时所遵循的基本章法。既然如此,那么散文的这一特征是否也是教者在备教时所要关注的核心内容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形神是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其发展流变中,显示出对于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形神观念以及衍生的"形似"和"神似"的辩证运动,在中国的艺术传统中发挥着深远的作用,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美学的特质。从中国艺术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内涵而言,形神范畴体现了中国的视觉艺术理论的特殊品格。同时,我们亦可从现象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哲学与美学的关系,以及中外绘画的纵向和横向研究,阐明了艺术是多元化的,无论是"以神写形"还是"以形写神"都是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二者都重要,并无陈旧过时之说,艺术只有优劣区别,劣级作品自生自灭,而好的艺术作品确无国界,可穿越时空,它的生命力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3.
"偏旁同化"是异体词规范中不容轻视的一种潜规则,在现代汉语异形词产生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潜规则已经起了或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时代迫切需要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的出现无异于及时甘霖,同时,该词典的规范结果更证实了同化规律的存在.依据词典本身提出的异形词规范三原则(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加上"偏旁同化"原则,可以前瞻性地规范一些异形词.  相似文献   

14.
The factor mixture model (FMM) uses a hybrid of both categorical and continuous latent variables. The FMM is a good model for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psychopathology because the use of both categorical and continuous latent variables allows the structure to be simultaneously categorical and dimensional. This is useful because both diagnostic class membership and the range of severity within and across diagnostic classes can be modeled concurrently. Although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FMM has been explain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use of the FMM is still not prevalent. One reason is that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about how such models should be applied in practice and, once a well-fitting model is obtained, how it should be interpreted. In this article, the FMM is explored by studying a real data example on conduct disorder. By exploring this example,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ain the different formulations of the FMM, the various steps in building a FMM, and how to decide between an FMM and alternative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