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本质以及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新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变革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了中职学校开展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基本思路。结合工学结合实践,重点阐述了针对工学结合所进行的专业建设与改革。介绍了围绕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所开展的工作及体会。  相似文献   

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淮南联合大学专业教学团队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中,首先确定建设总体目标,再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项目为载体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业教学团队整体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是伴随移动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而发展的较新专业,一方面,体现了高等院校为产业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也指出了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紧扣移动产业发展走工学结合之路。本文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工学结合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等职业院校示范建设和骨干院校申报均围绕工学结合展开,工学结合模式繁多,但评价工学结合成效的方法或评价指标却未曾见到.何种工学结合模式值得推广,值得各高职院校学习,需要有一个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测评说明.文章通过示范建设过程中大量的调研数据、测评数据,对工学结合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有一定的认识.该工学结合成效评价指标是对各受益方分析后取得,它对示范院校建设、骨干院校建设和专业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深入实践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有必要开展与之适应的专业建设评价。文章阐述了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匹配的评价标准的主要内涵及评价工作机制,介绍了专业建设年度实绩考核等特色做法。  相似文献   

7.
制度文化建设作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开展各项工作的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色,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专业、课程、实训基地、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保障,从而确保工学结合工作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唐正荣 《广西教育》2011,(33):37-38
阐述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学基地建设应坚持的原则,提出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学基地建设的方案,并论述如何建立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学基地建设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下对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淮南联合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中,确定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总体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项目为载体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有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志斌 《教育与职业》2007,(18):133-134
丈章总结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分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该专业的人才定位,指出校企合作是推行工学结合的关键,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办法,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则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王丽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2):62-63,73
目前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建设主要存在问题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不能体现理实一体的工学结合特色。对此,针对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特点,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案,以此推进建设高职各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朱琴  方四文 《职教通讯》2011,(20):53-56
工学结合模式已经成为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建设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相关的工学结合教材的编写已经势在必行。主要从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教材编写的必要性、思路、方法与步骤等几个方面进行阐释论述,对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工学结合教材开发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分析,以及对课程群与课程群建设原则的介绍,论述了工学结合教学改革课程群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实施步骤,团队建设与教学规范,并结合游戏软件专业给出了一个课程群建设的设计,最后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4.
工学结合是高职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加强建设工学结合校内实训基地,有利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但必须有足够的资金维持工学结合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资金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在校内设立"艺术设计空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建立以核心技能为主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推行"专业技能+实际项目"教学模式,实现了学习与工作、课堂与市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依据入手,对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档案进行了直接鉴定法分类,并对工学结合教学档案管理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必须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是“四合作”的基础,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了的一种有效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工学结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改革成效,提出了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学科技园的高职学生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已为各高职院校所采用,但工学结合教学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研究仍然是高职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总结了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安全防范技术专业基于大学科技园的高职学生工学结合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的建设,以期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这已经在高职教育界达成了共识,但不同专业工学结合的具体实施模式是不一样的。高职营销专业工学结合的内涵包括五个结合,即学习与工作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结合,学校与行业、企业结合,双证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摸索结合。体验学习是营销专业工学结合最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是体现旅游管理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已成为国际旅游教育公认的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章讨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背景,总结了重庆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分析了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下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定位,指出工学交替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办法,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则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