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高考江苏卷的现代文阅读(一)是一篇美国小说,题目是"一个圣诞节的回忆"。针对这篇小说设计的第15题是:"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参考答案是:小狗奎尼经受的磨难,映衬了"我们"生活的艰难与坚强;小狗奎尼的特殊待遇,映衬了"我们"的善良与平等;小狗奎尼的兴奋状态,映衬了"我们"的快乐幸福;小狗奎尼的离世,映衬了"我的朋友"的孤单寂寞。  相似文献   

2.
吴杰 《新高考》2007,(11):18-19
一、现象2007年湖北卷第一题:"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答案:"两诗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相似文献   

3.
<正>《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做的规定中,"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中的第一个考点,就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个考点主要是针对阅读古代诗歌的。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现象。这三类形象鉴赏的试题高考中都出现过。现以2013年高考题为主,结合2012年两道题和2010年一道题就诗歌鉴赏中的形象题的解法做一探究。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高考中的古诗鉴赏题,"分析表现手法"和"分析情感"两类题型呈上升趋势。2013年全国各地的40道古诗评析题中,"分析手法"试题12道(修辞手法5题,其他手法7题),"分析情感"试题19道,这两类试题共占试题总数的78%。这表明在"考纲"规定的形象(包括意象和意境)、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方面统称"思想情感")五个古诗鉴赏考查点中,"手法"与"情感"已成为命题的核心点。  相似文献   

5.
新闻背景开着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来上课,手机号码有7个8,三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这是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冰近日出现在媒体上的三个身份标签。而映衬这三个身份的是他在一个全国性研讨会上"善意提醒"同行的另一番宏论:教师用不着讨好学生,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2010年5月22日网易网)  相似文献   

6.
提问方式: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考查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答案一般应该在下列词语中选择: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映衬(又分为正衬和反衬)、象征、联想、想像、用典、对比、对照、动静结合。除了这些常见的手法外,还有诸如变换抒情角度、白描、渲染等。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石修银 《语文知识》2003,(10):46-46
题记,用以提示或凸现文章的主旨及情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文中拟写题记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几种供同学们借鉴。一、映衬式引用名言或诗句作题记,映衬人物形象的精神与人格,映衬文中潜隐的浓郁情感与审美取向。如一学生写父亲的坚强不屈,题为“父亲的脊柱”。作者以郑板桥《题竹石》作题记,映衬父亲刚毅坚定的人格,表现出自已对父亲的景仰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8.
高考命题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学生如不钻研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则很难提高成绩、考出水平。下面以往年高考试题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一种学习方法。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40题历史材料题有两问:(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分界线。(2)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比上年增长17.9%,我国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多少元?(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60页例题)老师:看到此题,你有何想法?学生A:我觉得从"比上年增长17.9%"中的"比"字就可以知道,这个题是把"上年",也就是"我国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看作是单位"1",而问题又正好是求我国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  相似文献   

10.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2018年考纲所规定的重要内容。全国卷涉及该考点的试题有:2017年全国Ⅰ卷的24题,2016年全国Ⅱ卷24题,2014年全国Ⅱ卷24题,2013年全国Ⅰ卷24题,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24题。可见,这一考点属于全国卷比较热的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内容不多,就是两个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看似较容易。但王国维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这似乎在提醒我们,问题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仅仅照教材讲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么,商代宗法制与分封制到底是什么情况,殷周制度到底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殷周这种政治的"变革"如何理解,这当时国家形态又有何影响?这就需要老师挖掘两者内在的联系,揭示其本质。  相似文献   

11.
一、考点阐述近几年来,中考对考生语病(语段)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这与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的要求是一致的。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对语病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客观选择题,这种题型要求考生能辨析各种语病类型;二是主观修改题,这种题型要求考生能对句子或文段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2.
诸多佛教大乘经典皆具有文学特质,其阐述佛理所用之语言及其表现手法,若以文学视角探讨,则具有相当文学特色。大乘经典之《金光明经》,就其文学性而论行文语言富于文学色彩,表现方法巧妙多变。其表现佛理之叙事语言,所用之修辞技巧鲜明巧妙。其譬喻手法有"直喻","同义譬喻"及"情景式譬喻"三种;其排比设计,可分为"并列式排比"、"递进式排比"两种;另外其映衬及示现手法亦多有所妙。通过《金光明经》叙事语言之修辞技巧分析,可以知晓此经具有相当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13.
SARA 《大学生》2013,(23):42-43
正黄宁的蜕变是从三十岁后开始的。在这之前,他开过小装修公司,在同龄人中曾"混得很牛"。然后又突然出国留学,花了七年时间,在新西兰最好的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后,又回国创业。黄宁,1971年生,2010年取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际国润(北京)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30岁从头再来Sara:您很早就开始创业,在同学中享有"土豪"一样的头衔,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理科21题(压轴题)给人的感觉就是难,其中第(Ⅱ)问不只是难住了学生,许多教师对高考给出的解答都感到费解———这样的解答是如何想到的呢?问题真的这么难吗?解决问题的"至高点"在哪里?我们有何"制高"对策呢?本文展示笔者探究这道试题的心路历程,以飨读者.题(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理科21题):设函数f(x)=ex  相似文献   

15.
中考语文分析“言外之意”试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一种分析"言外之意"的试题在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悄然兴起。从试题的内容来看,分析语境中的言外之意的试题包括提供图画内容 (如 2000年江苏泰州中考卷中第 9题 )和提供文字内容两类。其中以后者居多。提供文字内容考查言外之意的考题,常表现为提供单独的语境 (如 1997、 1998年南京中考卷第 24题, 2000年重庆中考卷第 5题 )和结合文章阅读来考查 (如 1999年武汉中考卷第 43题,同年黄冈卷第 32题,北京卷第 19题与海淀卷第 29题 )两种类型。   从题型来看,有的是提供选项备考生选择 (如 2000年南通中考卷第 6题 ),这类考题难…  相似文献   

16.
“映衬”,从修辞学的角度讲,就是把两个相关或相对的事物,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以起到以彼衬此或相互对比的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而从写作学的角度讲,它又通常表现为以一种貌似言彼的姿态出现,却重在于言此,以他人他物他事来突出对此人此物此事的褒贬,从而起到或烘云托月或相得益彰的效果的一种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7.
徐永 《考试周刊》2014,(85):2-3
<正>江苏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会有一道探究题。对于探究题,考生,甚至包括有些语文老师都感到茫然,可见这是一种能力要求很高的题型。解答探究题最重要的突破口是找准角度,理清层面。一篇文章,其要素无外乎"人、事、理、情、景"五个方面。探究题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既便捷又准确。笔者不揣浅陋,试结合近几年江苏高考探究题作解说,以求教于语文同仁。一、2010年《溜索》(阿城)1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18.
本刊初二版1998年6月号上的《初二物理竞赛自测题》里,有一道浮力竞赛题.原题是:一个塑料实心球放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28.5牛,放在酒精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24牛,已知酒精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求塑料球的密度?此题文句简短,内容精练,题中稳含着塑料球在水和酒精中的浮沉状态.这是一道培养同学分析、比较、推理和演绎等思维能力,以及数理解题方法技巧的好题.比较而言,此题至少有三种简捷解法,现分析如下.解法1 假设水、酒精和塑料球的密度分别为ρ1、ρ2.和ρ;塑料球的体积和自重为V与G,它在水和酒精中排开的体积与受到的浮力分别为V_1、V_2与F_1、F_2.  相似文献   

19.
技巧点拨连贯指语言表达时意义和结构贯通,内容和组织形式上关联一致。考查内容多为语句的衔接、句序的排列等。现在对这一考点的考查有与其他题型结合并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变的倾向,考查难度也有所增加。如2010年北京卷第5题就将近义词辨析与连贯结合,角度新颖;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6题将连贯与扩展语句结合,且采用主观题形式,难度较大。解答此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古代诗歌鉴赏,2010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从近两年的高考试卷来看,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往往不是单独立题而是融合在一起的,但是许多学生对古代诗歌鉴赏似乎还不曾入门,往往答非所问。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指从整体上了解作品描绘的人物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