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65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lifelongeducation)的概念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终身教育主要倡导教育应从纵向上贯穿人的一生,人生不再被简单机械地分为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人生不再是由学校到工作的单一过渡,学习不仅仅是人生某一阶段的任务。从横向上,社会各个方面都应肩负起对个体进行教育的使命,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这个唯一的场所。这些思想扭转了自大工业时期以来人们对教育和人生关系所产生的某些偏见,也使终身教育迅速从成人教育界扩大到整个教育领域,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各…  相似文献   

2.
终身教育思想与职业技术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身教育思想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思想。“终身教育”这一名词由郎格朗在1965年提出。他认为,终身教育的概念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教育和个人以及社会整个教育的统一综合”。这就是说终身教育不能只限于个人的状况,而要作为国民、社会、整体的教育来加以考虑。个人一生的教育机会与社会的教育机会统一才是终身教育。郎格朗的终身教育观点归结为一点,就是一切教育机会的统一综合。在此理念基础上,1972年郎格朗又提出终身教育的主要特征:1)现有教育体系把教育限制在人生的某一时期,而终身教育则通过人的全部生涯进行。2)现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终身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长朗格朗提出。他在1965年召开的巴黎成人教育国际会议上提交一份关于终身教育的报告,认为:数百年来,把一个人的生活分成两半,前半部分用于教育,后半部分用于劳动,是毫无根据的。教育是一个从生到死不间断的终生过程,它应当是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候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一次性的终结型教育,到终结的时候了。 终身教育思想早在古希腊、罗马和伊斯兰思想中以及印度、中国的古老哲学中就已出现了。例如,在伊斯兰教的经书中有句名言:人生“应当自摇篮起而学习到墓…  相似文献   

4.
终身教育思想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它在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由来已久。终身教育思想实质上是广义"教育"概念基础上的大教育观,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终身教育的发展历程是教育价值与功能的本真、异化和回归的历程。未来社会终身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必然统一于人类永恒的终极追求: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5.
终身教育这个名词的最早出现是在1956年的法国。六十年代逐步被世界各国所认识。终身教育的理论认为:教育应当贯彻人的一生。它应当随时能够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候,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它应是个人从生到死一生中继续着的过程。(终身教育的倡导者保罗·朗格朗语)  相似文献   

6.
论成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终身教育的概念和体系构架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终身教育的创立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将人的一生分为教育和工作两部分是毫无根据的,学校教育只是人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不能将学校教育等同于教育。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终身教育强调国家教育机构给公民提供终身受教育的机会和教育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人生各阶段…  相似文献   

7.
再就业呼唤终身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就业呼唤终身教育文/李学甫终身教育是国际上本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重要教育思想。它强调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注重教育的整体性,主线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组织形式,内容丰富的教育材料和高新技术的教育手段。同时强调了贯彻“始终”的教育应当能够在每一个人需...  相似文献   

8.
一、终身教育席卷全球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是人生所受教育的总合。它的基本思想是:教育应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教育不仅是大家都可以得到的,而且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接受教育应当是一个人从生  相似文献   

9.
终身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潮和理念,更是一种教育实践形态。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经历了初步建设期、发展演进期和现代化时期三个阶段,开放大学及其前身广播电视大学在推进全民学习和高等教育普及,在贯彻终身教育理念与政策的进程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大学要着力加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供给渠道建设,落实推进终身教育发展具体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蒋怡 《学苑教育》2013,(1):11-11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起始阶段,也是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方向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趋向及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方式,是确立幼儿终身教育方向的基础。幼儿教育不仅是基础性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起点,新时期的幼儿教育不能局限于阶段性的培养和教育,而应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实施。  相似文献   

11.
改革培养模式必须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应当以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来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必须看到,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八个方面转变教育观念。其一,树立终身教育观念。终身教育思想是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一种教育思潮。“上一次大学,管用一辈子”的一次性教育思想,使人才培养产生了多种弊端。终身教育思想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它强调高等教育将不是人生接受教育的最后环节;它强调高等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应集中掌握工具性的知识,掌握…  相似文献   

12.
终身学习、中人教育是人生的重要活动,教育会伴随我们人生的开始于结束,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在我国全面发展,会深入到社会的不同角度。在我国高等学校中人才比较集中,是集中的区域人才库。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责,高等学校兴办继续教育主导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新颁布的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体育教学的多元文化主义,主张以人为本,坚持健康教育,贯彻终身教育的理念,把体育与学生的人生发展、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将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为一体,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高校专业教育的路径转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业教育对于国家、高校和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高等教育应当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基本培养目标,在专业教育中全面贯彻创业教育理念,尽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路径转向。  相似文献   

15.
终身教育是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就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职业教育应把就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终身教育思想使人们开始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探讨教育,然而这一理念已然闪现在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本文从教育时间的持续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两个维度对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加以论述,目的在于更好地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并为完善现代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制度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飞速发展时期,人们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处于不断变化中,这要求人们的工作能力和知识储备必须不断的提高。在此情况下,终身教育理论被提出来,并迅速普及。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成为了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与基础,是贯彻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样终身教育也成为了社区教育的理论指导和归宿。创建"品牌"就是二者结合后创造的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受到了人们的日益关注。本文阐述了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和品牌的基本概念,对如何创建终身教育理念下的社区教育品牌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国家和社会都在倡导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知识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中职教育也应当积极实现自身教育功能的变化,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就业、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21世纪世界各国的终身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新回顾和深入解读该报告的终身教育理念,能够发扬保罗·朗格让的终身教育思想,并对我国新时代终身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通过剖析终身教育的内涵、必要性以及其四项原则,获得如下启示:第一,家庭教育要重视“四个学会”,为儿童打下坚实的人生发展基础;第二,学校教育系统衔接,从“与世隔绝”到“半融入社会”直至“融入社会”;第三,社会教育价值观导向从“务本”到“力行”再到“教育决定教育”。  相似文献   

20.
终身教育思想认为教育不应限定在人生的某一特定阶段、固定在某一特定场所、只采用某一特定形式:主张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形成学习化社会,能够为社会每个成员从出生到终老随时提供他所需要的教育机会;强调现行教育应当从以教育、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学生为中心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提速和职业转换的加快,使任何学校都不可能一次性地把一个人终身需要的,构建并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