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视听界》1992,(3)
春节前的一天,我慕名来到丹阳市里庄乡采访这里广播站的站长吕炳祥。在丹阳的这段日子,我曾不止一次地听人说起过他:他曾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市(县)先进个人。他所在乡虽是个穷乡,广播站机房却在丹阳第一个达到了部颁甲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秋色连波,红叶满山。一个雁叫霜天的日子,杨玉辰同志找上门来,说他的新作《石翼书屋杂笔》即将付梓,要我为之作序。相识相交近30年,却之不恭,便不顾年老视力剧减,握笔展纸,写一点对杨玉辰人品作品的认识和感想。(一)玉辰同志出身于贫寒之家,“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正是他童年时家境的写照。读了他的作品《一条破棉裤》和《一条旧秋裤》,我才得知,直到读大学,他过的都是“穷居衣单薄,肠中常苦饥”的日子。他出生在河北平原的一个穷村庄。他的哥哥成婚时,女方只向他家要了一口袋红薯干就算定了亲。结婚时,他哥…  相似文献   

3.
甘惜分同志1916年出生在四川邻水县,抗战初期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在党的培育下成长。抗战刚胜利,他曾作为随军记者前往国民党统治区大同,写过题为《大同——日本投降者的乐园》的报道,由延安新华分社向全国广播;他在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当过多年记者。全国解放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任教。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舆论研究所所长和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他小时家庭贫穷,一些纨绔子弟看不起他,欺负他。甘惜分回忆少年生活时说:“这种不幸遭遇,却激发了我的上进心。我看着那些纨绔子弟不学无术,胸无点墨。他们嫌我穷,我还讨厌他们是  相似文献   

4.
有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一无所有、一文不名,终日愁眉不展。有一天,他这样问一位老人:"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穷?你已经很富有了啊!"老人由衷地说。"这话从何说起?"年轻人问。老人不正面回答,反问道:"现  相似文献   

5.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多个场合不止一次说过"我是农民的儿子",他很骄傲,因为农民是创造价值的群体。多少伟人不是出身农民家庭?多少企业家不是来自农村?但农村穷,农民苦,这又是当下中国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中西部欠发  相似文献   

6.
—个只读过三年书的工人,因为在厂黑板报上写了—篇文章而成为报社通讯员,并由此走上了记者、编辑和专业作家之路。著名工人作家费礼文老师的不平凡经历,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不久前,我采访了他。 费礼文老师年过七旬,两鬓已斑白,但精神矍铄,身板硬朗。我们就在他家的客厅里聊了起来。 费礼文小时候家里穷,只在家乡皖南庐江县读过三  相似文献   

7.
“穷”,也是可以利用的条件?!有的人会以为我是有病了,会以为我又是在宣传过去毛主席语录里“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的道理。现在不是过去那种革命时期,现在是讲发展经济的时期,是要资金、要技术、要人才的时期,“穷”,还是可以利用的条件吗? 我在采访中遇到过不少自己用原始和半原始的办法开山修路,开山引水,荒漠造林的事,甚至有一家人在大山里修通了一段汽车路。国家不  相似文献   

8.
从档案文献编纂管窥孔子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子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开创者。他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应该说,与他从事过档案文献整理和编纂有关。作为儒家思想的倡导者,孔子毕生遵循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语见《孟子·尽心上》)的人生信条。他曾做过"委吏"(司会计),也做  相似文献   

9.
我的南下     
2016年2月3日,武昌桃山村8号公寓,98岁高龄的李夫全应我们之约,讲述了自己的南下历程.老人身材高大,声音洪亮.几句寒暄后,谈话就直奔主题. 读书 我的老家是河北省邢台地区威县后小辛村.父亲本是另一个村的,因为家里穷,小时被送给后小辛村一李姓人家,但日子仍然过得艰难.他小时也讨过饭,后来成家,养育了哥哥和我.哥哥得力后,父亲和哥哥两人劳动,逐渐有了积蓄,盖了房子,置了地,也有吃的了.  相似文献   

10.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为年轻记者传经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莫当‘穷’记者。我所指的‘穷’并非指物质意义上的,而是精神意义上的,‘穷’得一个月拿不出一篇像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为年轻记者传经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莫当‘穷’记者。我所指的‘穷’并非指物质意义上的,而是精神意义上的,‘穷’得一个月拿不出一篇像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和一位厂长交谈,他很不高兴地说:“我不喜欢新闻单位宣传我们厂。”为什么?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位记者曾采访过他,稿子见报不久,记者提出在厂里买辆三轮车,厂里以出厂价售给他一辆,当时没付钱。过了些时候,记者说:我手头紧,钱凑不够,交一半怎么样?我说那一半我给你交吧。后来,又过了几天,记者来电话说:“三轮车我不要了,请你推回去吧!”  相似文献   

13.
父亲离开人世整整16个春秋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念他老人家,他是我的慈父,也是我的严师. 父亲是个苦命人,1903年闰五月,父亲落生在北京安定门外一个穷旗人的家中.我家是满族镶黄旗人,祖姓毕鲁氏.满族人指名为姓,我爷爷叫凌保,是个门甲,父亲出世前一个月,爷爷就故去了.  相似文献   

14.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同志在新疆因公殉职。作为一名援藏记者,我与孔繁森有过许多次交往,并在他生前就报道过他的感人事迹。在他去世前一个多月,我还随同他一起驱车数千公里赴阿里地区采访。朝夕相处,度过了终生难忘的一段时光。孔繁森同志去世后,我怀着悲痛而崇敬的心情,追寻他的足迹,进行了大量的采访报道工  相似文献   

15.
我与外甥     
周末休息,我被姐姐安排了一项任务,哄上小学的外甥。姐姐叮嘱说:不能让他玩游戏,少看电视,要以课外教育为主。我拍着胸脯答应下来,因为这是我的长项,反正把脑子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讲出来,启发启发他就是了。我们的对话就开始了。1.凿壁偷光我:汉朝时,一个少年叫匡衡,他非常好学。晚上,因为家里穷,点不起蜡烛,他就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借用邻居家的烛光看书……外甥:等等,他为什么不开灯呢?我:因为没有电。外甥:是因为电力紧缺?我:(气喘吁吁)不是,汉朝离现在两千年了,那时还没有发明电。外甥:哦。(停顿)他什么时候凿的洞?我:(愣)嗯?晚、晚…  相似文献   

16.
"鱼儿难捕船租重,捕鱼人儿世世穷,爷爷留下的破鱼网,小心再靠他过一冬."-这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由著名音乐家任光创作的歌曲<渔光曲>的一段歌词. 任光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先驱者之一.他凭着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音乐天赋走上了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春节前夕,沈阳《华商晨报》连续报道了"穷父救女求助富人"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吉林农民刘福成为了给11个月大的女儿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在花光借的6万元后,写信向他听说过的"中  相似文献   

18.
有些人很羡慕记者 的工作,尤其是对名记者 甚是崇拜。连新闻圈子 里,也是愿意当记者的人 多。群工部则是许多人瞧 不上眼的工作。有人称它 是穷工部,有人称它是收 发部。总之,这是一个无 名的岗位。但人各有志, 我在群工部一干就是十 一年,我热爱我的工作, 它是新闻事业的一部分, 是报社的一个窗口,这里 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 党报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 我在宝鸡日报负责编辑“群众呼声”版的工作,这个版的编辑、组织工作都由我一个人负责。由于我的稿子多是舆论监督方面的内容,每篇都要认真核实,常常为了一篇稿子要到基层去跑好几次。 我跑遍了周围250多个县、乡、村、组,坐过大客车,坐过货车,也坐过三轮车、驴车;没有车,两条腿也走去,别人一听说是搞问题调查的记者,你往往要受到各种冷遇。可是我一想到那些身在困苦中的人们,说什么也不能懈怠。有一次我到一个偏远山村调查学生辍学的情况,步行翻了两座大山三个大沟,终于在山背后找到了失学放羊的小学生,我累得靠在这个小学生的身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孩子只有11岁。他  相似文献   

19.
儿子十岁那年的"六.一"儿童节,我送给他一份特殊的礼物--我小学阶段留下的二份珍贵档案(一首诗、一张成绩单).在这之前,我曾问过他:"六.一"最想得到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得到礼物;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过得开心".听了这些话,看着眼前泛黄的档案,还真叫我有点怅然.  相似文献   

20.
虽然我和魏厚敏同志在一个锅里吃过饭,在一个屋里睡过觉,在一张桌上写过稿,可这次要写他倒真有些为难:一来在最关键的几天,我没和他在一起;二来他又总是一口一个“还是多写写平暴一线的同志”。好在许多同志积极地给我提供素材,他又发了35篇稿子,两下一结合,拉出这一小文。魏厚敏在部队新闻干事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七八个年头,这其间,他采写过的对象一串串,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