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评析SSK对默顿规范理论的诘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默顿规范理论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其哲学基础,而SSK则通过“磋商”、“建构”、“利益”等概念来诘难默顿规范理论,其路线是:首先质疑默顿规范理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并以此为基点来解构默顿规范理论。在如何看待SSK对默顿规范理论的诘难这一问题上,笔者认为:(1)对于默顿规范理论,应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2)SSK并没有完全证伪默顿规范理论的精神内核;(3)默顿规范理论具有与SSK研究纲领的互补性品质;(4)SSK启发我们以平常人的眼光看待科学家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2.
默顿学派的哈格斯特龙从公有主义规范出发,提出了科学中的“礼品交换理论”,借助“科学家发表其成果以换取科学上的承认”的机制,阐明了科学家遵循科学规范的内在动因和科学中社会控制的方式。斯托勒则提出“商品交换论”,把科学构想为一个在科学规范的引导下的特殊商品交换系统。  相似文献   

3.
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特殊精神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知识或对认识真理性的评价。科学精神是人类在求知的精神活动中不断总结、积累、反思、体现出来的精神,是科学文化深层结构中蕴涵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体现为科学的公共性价值追求。默顿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是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科学精神气质的内容。齐曼基于后学院科学立场,在肯定默顿理论的同时,修正和发展了科学精神气质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精神的观点包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辩证批判、理解宽容、自我牺牲五个方面。相对于默顿的理想主义和齐曼的折中主义,马克思立足于物质实践和辩证法立场的科学精神理论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卢艳君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217-221
当前,学术界无视和违反科学规范的现象相当严重,学术不端行为正日渐侵蚀学术肌体,学术界潜存着信任危机,科学规范维护已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亟需从理论上重构科学规范,为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在有关科学规范的研究中,影响力最大且最具权威性的莫过于默顿规范。默顿规范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术界的争论焦点,其是否早已过时,已无存在的必要性?这里拟结合大科学时代"科学"的新变化,就默顿规范在大科学时代的必要性及其扩展问题展开讨论,阐明在大科学时代,默顿规范所阐扬的基本精神不应该更改,更不应该放弃,但必须结合时代新特点对默顿规范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5.
陈新辉 《今日科苑》2007,(24):212-213
"默顿规范"是默顿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科学的四条道德准则,在科学规范研究领域,具有范式意义。20世纪下半叶,科学逐渐从小科学时代过渡到大科学时代,"默顿规范"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在科学日益功利化的时代背景下,对默顿规范做全面、深刻的再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管晓永 《科研管理》2016,37(12):154-161
随着默顿时代的"科学活动"向具有大科学、多目标和社会化特征的现代"学术活动"演化,一个包含但不限于默顿科学规范的学术共同体规范系统正在形成。而默顿学派的科学规范理论,由于伦理认知框架的局限使其对现代学术共同体规范系统缺乏基本解释力,而突破默顿框架的理论研究尚未见于公开文献。鉴此,该文以规范的契约本质为新的认知视角,以学术共同体规范的系统考察为依据,以现代学术活动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目标为约束条件,通过逐层解析现代学术活动中"契约"的参与主体、博弈目标、产生机制、协调关系、功能差异和系统演化,最终揭示了现代学术共同体规范系统的层级、功能和主体三维形态和结构,以及随学术活动发展和环境变迁而保持内在逻辑一致的进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贝尔纳与默顿被同时尊称为科学社会学的奠基者,他们开创了科学社会研究的两种进路。通过对他们的比较研究发现,贝尔纳开创广义的科学社会研究传统,宏观多维透视科学与社会,涉及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且关乎与科学相联系的其他领域,贝尔纳眼中的科学是具有时间整体感和空间整体感的动态发展过程。默顿则引领微观的科学体制社会学发展潮流,利用结构功能分析法聚焦科学体制,对科学的社会研究侧重于科学家共同体内部规范的相对静态的描述。可以说,贝尔纳与默顿科学的社会研究进路彼此对立而又互补,从而形成关于科学与社会的完整图景。  相似文献   

8.
公开是对利益冲突进行控制时最常用和最先采用的措施。然而研究表明,鲜有科学家公开承认其处于利益冲突状态。之所以如此,既因为利益冲突公开政策本身存在问题,也因为科学家对自己的利益冲突实际上毫无察觉。深化对利益冲突公开本身的认识、对科学家进行相关教育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是充分发挥公开作用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关于默顿科学规范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的侧面堵塞个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因素污染科学知识内容的渠道,保障科学的客观性,是默顿所提出的四条规范的精神实质。否认科学具有统一的社会规范、否认默顿科学规范为科学所特有,以及否认默顿科学规范的伦理性质等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混淆“应然”和“实然”的界限,立足科学界行为规范的“实然”来批评默顿,是对默顿本意的一种误解。在大科学时代,默顿科学规范的基本精神没有过时,对默顿科学规范进行局部修正和扩展的基本方式主要有:内容补充、放宽理解、辐射其他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考察默顿学派对默顿最初提出的四个科学基本规范的扩展和阐发,特别是朱克曼等人对科学的"非谋利性"规范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规范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让科学回归真实--对两种科学模型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苏湛 《科学学研究》2005,23(3):304-309
罗伯特·金·默顿最早对科学建制以及科学与社会间的相互作用做出了系统描述,所得出的默顿规范一直被奉为科学社会学的经典。随着科学的发展,今日科学逐渐显露出一些与默顿模型有所背离的征兆,由此产生了对科学的某种“信任危机”。约翰·齐曼等默顿之后的科学社会学家具体研究了今日科学的社会运行,提出了后学院科学模型,就默顿规范在新时代的新内涵和科学的信任危机作出了某种解释。我们将看到,后学院科学模型是在新情况下对默顿学院科学模型的合理修正。  相似文献   

12.
论后学院时代的科学奖励系统——超越默顿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奖励中的默顿范式一直是科学奖励系统中作为科学家价值取向的标准.随着后学院时代的到来,科学奖励系统也应超越默顿范式而得到新的完善和发展.通过对于默顿范式的分析和解读,立足于现实,阐述了后学院时代的科学奖励系统理论发展以及其在现实中的实践运用状况.  相似文献   

13.
卢艳君 《科学学研究》2011,29(2):167-174
 目前,科学社会学领域的两大派别——默顿学派与SSK学派的科学社会研究均处于困顿状态。基于实证主义科学观,默顿科学社会学只关注科学社会结构的研究,其悬置科学知识的做法成为SSK攻击的把柄,SSK的批判使默顿学派在痛苦中反思、调整自己。与此同时,SSK突出强调社会维度的决定作用的相对主义倾向对理性标准构成了巨大威胁,受到传统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强烈批判,其强纲领研究进路在方法论上还遭遇到了反身性难题。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精神实质是捍卫和阐扬科学的理性与客观性,其大方向是正确的,SSK并不能否定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存在价值。此外,默顿科学社会学与SSK虽然同属于科学的社会研究领域,但它们在认识论上的分歧却无法调和,在二者之间找到共同点达成一致的希望渺茫。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期内,默顿科学社会学大概会在与SSK和后现代科学哲学保持必要的张力中为自己开辟前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默顿与波拉尼:科学社会学的研究纲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科学社会学中 ,美国的默顿学派和英国的爱丁堡学派历来聚讼纷纭 ,有时甚至势如水火。本文分析了对这两大学派影响至深的两位社会学家———默顿和波拉尼的研究纲领 ,默顿的科学观念基本上还是实证主义的 ,他的科学社会学研究较少涉及科学知识本身 ,或者说科学知识被“悬置”起来了。波拉尼对科学知识的论断富于洞察力 ,但在广泛的经验研究上 ,成果不甚显著 ,也未能指明更清晰的研究方向。作者指出 ,新的科学 -社会状况的出现为综合两种研究纲领开辟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Ohid Yaqub 《Research Policy》2018,47(1):169-179
Serendipity, the notion of researchers making unexpected and beneficial discoverie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bates about the feasibility and desirability of targeting public R&D investm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how that serendipity can come in different forms and come about in a variety of ways. The archives of Robert K Merton, who introduced the term to the social sciences, were used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gathering literature and examples. I identify four types of serendipity (Walpolian, Mertonian, Bushian, Stephanian) together with four mechanisms of serendipity (Theory-led, Observer-led, Error-borne, Network-emergent). I also discuss implications of the different types and mechanisms for theory and policy.  相似文献   

16.
从强形式机会主义和弱形式机会主义的双重视角,剖析合作创新中关系专用性投资的机会主义效应,探究明确型合同和关系型规范对机会主义效应的独立和互补治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合作创新活动中,关系专用性投资不仅会引发强形式机会主义,也会引发弱形式机会主义;明确型合同对强形式机会主义的治理作用更显著,关系型规范对弱形式机会主义的治理作用更显著;明确型合同与关系型规范具有互补性,与单独使用一种治理机制相比,二者同时采用对机会主义效应的治理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从深层次上揭示了合作创新中关系专用性投资的机会主义效应,以及明确型合同和关系型规范2种治理机制的独立和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类自出现以来,就开始了探索自然和自身的活动,科学研究在这些活动中萌芽;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中的道德问题开始凸显出来,科研伦理规范随之而生。根据科学研究活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科研伦理规范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即前科研伦理规范时期、科研伦理规范孕育时期、科研伦理规范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及科研伦理规范蓬勃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8.
技术结构研究可以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本文回顾了以往技术结构以专利为研究途径的研究方法。由于共引和共类分析是研究技术相关的基本途径,本文回顾了共引分析和共类分析矩阵的标准化方法,分析了利用专利分析技术结构及技术融合的不足之处。技术标准是专利竞争的结果,代表更加成熟的技术。本文提出了利用技术标准研究技术结构、技术融合的方法,并以中国知网标准数据库为研究对象进行共类分析,对学科之间的技术融合度进行了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9.
汤建民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1-24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已正式发布,对于《规范》的理解,如果仅仅理解为论文写作、成果评价等方面的几条文字规定是不够的,因为,《规范》所体现的精神不仅有法制上的要求,更有道德上的要求。而且,为了使学术评价、学术批评、学术监督和学术奖励能更客观、更准确地进行,我们还必须进一步从学术研究的内在创造机制、学术研究中模仿和独创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学术研究之所以要强调独创的意义以及对独创作极端理解时又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反功能等方面去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探讨,这样才能全面地理解并贯彻好《规范》。  相似文献   

20.
肖强  朱庆华 《情报杂志》2012,31(4):138-142,111
随着Web2.0的发展,个体逐渐参与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活动中来.但是,关于个体在Web2.0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共享现象的研究还不常见.本文以此为视角,主要运用TRA、社会交换理论等,研究了影响用户生成内容共享意愿的因素.经实证性研究,本文发现预期贡献、预期报酬、工作协同性和感知易用性对共享态度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感知易用性对主观规范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态度和主观规范对用户生成内容共享意愿具有相同的显著正向影响作用.通过对用户生成内容共享意愿的研究,可以指导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