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江和贡江从遥远的群山之间逶迤而下,跌宕起伏,千回百转,在风景秀丽的赣州八境台下砰然合流,形成了波涛滚滚、奔腾不息的江西母亲河——赣江。  相似文献   

2.
<正> 赣江之滨,郁孤台下,有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厂——赣州市钨钼材料厂。这个厂占地面积不大,职工人数也只575人。但是,正是这个小厂,在引进外国技术与设备,改造现有企业中,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获得了国家经委颁发的“引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全优奖”。由于他们成功的引进,改变了我国过去“出口钨砂进口钨丝”的不正常现象,成为我国第一个出口绞合钨丝的厂家,每年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  相似文献   

3.
《教育》2014,(29):80
此词写词人登郁孤台(今贺兰山)远望时,有感而发,借景抒情,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写景,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郁”凸显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开篇,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进而写台下之清江水,《万安县志》云:“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造口,词境之核心也。故词人又纵笔写出:“中间多少行人泪。”“行  相似文献   

4.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词,表达了作者在登临怀古之际,对抗金壮志难以实现的优愤心情,成为千古传唱的佳作。词中所咏“郁孤台”,也由此名闻遐迩。 郁孤台地处赣州市城西北的贺兰山上,因其山郁然孤峙,筑台山顶,故以得名。台高十七米,共三层。整个楼台朱漆碧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远远望去,犹如一只腾空起舞的凤凰。登上楼台的最高层,五岭三江之秀,城市风光之美尽收眼底。举目远眺,虔州八景一一在目;环顾左右,章、贡两江萦回而合,汇成赣江,滚滚北去;抚栏(亻宁)立,清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恰。每天到这里登临观景的游人,络绎不绝。 郁孤台始建何年,已无法考证。唐代宗时(公元  相似文献   

5.
郁孤台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江南楼阁数不胜数,但无论是黄鹤楼还是滕王阁,都没有郁孤台这样忧郁孤寂的名字,也怪不得辛弃疾为它留下如此沉重的诗句了.  相似文献   

6.
南宋淳熙年间,辛弃疾在江西提点刑狱任上写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该篇是辛弃疾极重要的文化贡献,读者一经诵读此词,"郁孤台"的意象即终生难忘,正由于这首词,"郁孤台"进入民族文化史,从此熠熠生辉。在该词的艺术境界中,郁孤台意象的构设,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审美体验,在整  相似文献   

7.
郁孤台之魂     
几百年的光阴衔枚疾走,郁孤台几番修葺,辛弃疾凭栏远眺的身影却仍在台上徘徊。你还俯望着江水吗?这江当然不是几百年前的江了。几百年前,金兵入侵,生灵涂炭,你在叹息那清清的江水里有多少行人泪吗?你还在倾听对岸山中的鹧鸪声吗?读着你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再拾眼望去,郁孤台灰暗、凋敝、破旧,一片衰败,写满  相似文献   

8.
江西的南端,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赣州。“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当年满怀失国之恨的辛弃疾在此吟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菩萨蛮》,词中的“清江”就是今日的赣江。赣江由自东南而来的贡江和自西南而来的章江在龟角尾汇合而成,然后,一路向北、向长江流去。赣江就位于贡江和章江汇合处的那片沙洲中。在赣州市东北侧、贡江的南岸,有一个叫天竺山的地方,那是一方能够俯瞰贡江、远眺赣江的高地,也是一处花木扶疏、绿草成荫的花园。赣州高级技校就位于天竺山6号,走进校园仿佛是进入了“园中之园”,树木葱茏中掩藏着水榭厅…  相似文献   

9.
与稼轩对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辛弃疾大风起兮云飞扬。寒风中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相会。八百年的光阴在郁孤台上刻下一道一道时光的裂痕。风中,辛弃疾如墨云般的长发随风飘扬,他凝重的身影在郁孤台上徘徊。  相似文献   

10.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相似文献   

11.
原诗展示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筠宋·辛弃疾  相似文献   

12.
郁孤台③下清江④水,中间多少行人⑤泪。西北望长安⑥,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⑦,山深闻鹧鸪⑧。【注释】①菩萨蛮,词牌名。②造口壁,造口的绝壁。造口,地名,又称“皂口”。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壁,像墙那样陡峭的山崖。③郁孤台,古台名,故址在今江西省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顶,下临赣江。  相似文献   

13.
与稼轩对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辛弃疾大风起兮云飞扬。寒风中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相会。八百年的光阴在郁孤台上刻下一道一道时光的裂  相似文献   

14.
<正>郁孤台坐落于赣州城西北角的田螺岭上。因山上树木葱郁,山势、亭台临江孤立而得名。郁孤台始建于唐朝,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了,是一座主体分为三层,楼高十七米,占地面积约三百平方米的古台。整座楼台坐东南朝西北,四周有两道围墙进行阻隔——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同时也是为了划定郁孤台公园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辛弃疾即景感事的名作,对这首词的表达方式,万骏云先生是这样认为的“全词用的是比兴手法。周济<<宋四家词选>>说‘借水怨山’就是说的比兴手法.”“‘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  相似文献   

16.
<正>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家附近的郁孤台景区走月亮——也就是边散步,边赏月。来到郁孤台景区时,月亮已经升得老高了。月亮是那样明亮,明亮得仿佛是天上挂起的聚光灯——只不过,聚光灯是耀眼的,而月光是那样柔和,柔和得像有一双看不见的手轻轻挡住了你的眼,那手凉凉的。月光照亮了景区那高大的军门楼,照亮了长长的老城墙,也照亮了城墙边那茂盛的草坪和城墙下那一江的清水……  相似文献   

17.
郁孤台,在赣州市内贺兰山上。始建于唐代。苏轼、赵、彭汝砺等多有吟咏。南宋淳熙三年,辛弃疾怀着一腔忧国忧民的愁绪,登上郁孤台,赋《菩萨蛮》一词,遂成千古绝唱,郁孤台也因此名闻遐迩。此后八百余年间,题咏甚多。  相似文献   

18.
郁孤台之魂     
佚名 《初中生》2006,(9):12-15,7
①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上相会. ②八百年的时光衔枚疾走,郁孤台几番修修废废,辛弃疾凭栏远眺的凝重身影却在台上徘徊.  相似文献   

19.
郁孤台之魂     
佚名 《初中生》2006,(3):12-15,7
①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上相会。 ②八百年的时光衔枚疾走,郁孤台几番修修废废,辛弃疾凭栏远眺的凝重身影却在台上徘徊。  相似文献   

20.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全词语言不假雕琢,感情沉郁悲凉,含蓄蕴藉,历来得到词家和学者很高的评价.如: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评曰“忠愤之气,拂拂笔端”,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其“血泪淋漓,古今让其独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