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体制和高教体制的转换,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也要相应地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也就是说,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必须迅速转换现行的高教运行机制,使其与改革后的国家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高教新体制同步协调、相互适应。其原因在于:国家、社会和高校三者组成的高教系统的运行机制与高教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教运行机制是高教体制的生命力,而高教体制又是高教运行机制的载体。在经济体制正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高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探讨张予川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传统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我国高教也逐渐形成了适应计划经济发展的教育体制,即几乎所有的高等工科学校都以各个工业...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使高等教育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弊端是缺乏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调节能力,缺乏活力,效益不高。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以及许多规章制度与客观形势的要求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坚持高校固有的一套办法,维护旧的模式,旧的制度不变,其结果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另一种态度是,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真正按照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要求改革旧模式,破除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4.
高教改革模式的比较及其抉择蒋凯蒋凯: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通过有效措施来适应新的变化。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如何既保持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又适应外界变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教体制改革是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的是要解决现行高等教育的管理制度和办学方法方面不适应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因而也不适应我国四化建设需要的某些弊端。但核心问题是解决如何增强大专院校的办学活力。现行高教体制存在哪些主要弊端呢?(一)上边管的过死,高等院校没有施展余地,缺乏生机和活力。不能在自我更新、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能力和需要。(二)人才培养规划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不相吻合。盲目性、随意性很大。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适应市场经济需求闵光太诞生于八十年代初的职业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它适应了地方经济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它向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存在的严重弊端提出了挑战。面对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的干扰,单一僵化的高教办学体制和培养模...  相似文献   

7.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杜玉波我国沿着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16年,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高教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要求,这是当前高教战线面临的主要任务。一、市场...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使高等教育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主要弊端是缺乏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调节能力,缺乏活力,效益不高。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许多规章制度与客观形势的要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是一种集中控制与服从的模式,存在不少弊端。中国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在现有高教行政体制框架内运行,产生了效率低下的不盘后果。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基于此,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办学主体,如何寻求一条适合中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实际的制度创新之路,实属解决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缺陷的一剂盘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在历史上几经变动,原有的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体制,是与当时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中央各业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为当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一主多元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问题的提出 解放后,我国仿效苏联的模式,建立了单一的国有化办学体制,由国家、地方政府包办高等教育。应该说,这种办学体制适应计划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国家急需的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现在,这种体制面临着重重矛盾,一方面,教育、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单一的国有化办学体制又远远不能满足这些需要。这些矛盾在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的新形势下,显得尤为尖锐。我们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借鉴经济发展的经验,大胆进行教育制度的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12.
发展“社区学院”:高教办学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区学院”:高教办学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徐辉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十分关键、十分艰苦的改革。这场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形成主动、高效和灵活地适应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体制和机制;关系到在未来几十年能否...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下中国高教管理体制变革的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之中,与经济体制改革过程相呼应,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也在逐步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集中模式,向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多元化复合模式转变。中国的高等教育从观念到体制、从宏观到微观,都在进行着一系列改革。尽管市场经济为高教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和发展机遇,也提出了要求和桃战,但是,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的新型关系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高等教育如何反映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如何在改革中快速发展,在中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而其中管理体制的变革则是重中之重,是中国…  相似文献   

14.
潘爱珍在《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撰文指出,为使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学旧框框和“普教化”的现象,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管理体制、办学机制与招生制度,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教体系与培养模式,实施大众化成人高教的发展战略。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在《论高等教育运行机制》[1]一文中,对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弊端、西方发达国家高教运行机制的发展变化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模式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教改的深化,我想对此问题再作些补充论述。本文着重谈加强社会中介组织,发挥它在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与高校自主办学机制之间的纽带作用。一、新运行机制的形成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变革,实行过三种不同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这种多变性,不但受到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而且受到历次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16.
在计划经济下建立的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适应之,作者探讨了建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市场调控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双轨调控机制的必然性、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对之进行了理论上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教教学改革模式探析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陶振民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也要求高等教育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即高等教育要与经济建设接口。当经济体制转轨之后,高等教育也要按照自身的特有规律进行改茧,以便为经济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  相似文献   

18.
适应经济建设需求稳步发展成人高教河南王其顺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和新成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何稳步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求,是成人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本...  相似文献   

19.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理论与对策朱晓斌一、背景建国以来,我国的高教体制曾几经变动,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并实行了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适应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并逐步走向深入的进程中 ,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不断变革 ,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以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高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课题 ,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我国高校长期采用封闭的、指令型的教师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 ,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