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业部要求农广校“工作重心下沉”办学方针指导下,围绕市政府提出的“围绕产业搞培训,搞好培训促调整”的原则要求,承德农广校以发挥系统资源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切入点,通过多年与高校联合办学,实施了以高等院校为高新技术成果资源的龙头单位,引进其高新科研成果,带动承德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带动农广校师资和县乡农技人员水平的提高及农村科技带头人队伍的形成,即“龙头双带工程”,取得了较为明显效果,加快了农村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相似文献   

2.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校十七年来,坚持“三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办学宗旨,为农村培养了数百万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与广大农民的厚爱。特别是全国农广校第十二次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办(1997)44号文的下发对农广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农广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遇。 如何使农广校工作蓬蓬勃勃、扎实有效地向前  相似文献   

3.
农广校房山工作站成为实施“乡镇企业职工培训工程”的主力军北京市房山区成人教育局王福来,隗合宇农广校房山工作站充分发挥远距离教育的优势,通过房山区委组织部联合办学,以各乡镇成人学校为基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广大农村、乡镇企业培养急需的适用的应...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是山东省"三农"远程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山东省农广校系统的办学概况,详细陈述了现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通过分析,探讨了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最后,提出山东省农广校系统长远发展的对策,以期农广校在"三农"远程教育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推动"三农"远程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三结合”办学模式的实践杨永德农广校在改革中诞生,在改革中发展.广西农广校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开始在学历教育方面试行了业余学习与脱产学习相结合、农业技术教育与实用技术教育相结合、独立办学与联合办学相结合的“三结合”办学模式.199...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农村农业的总抓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方面,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中,除做好村容、村貌的整体建设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化素质,更新他们的观念,提高他们的科技管理水平,培养他们成为新农民,才能宴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目标。在新农村建设中农广校要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充分发挥体系健全、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的优势,以远程教育培训体系为依托,对农民进行大规模的科技培讥和多层次的学历教育,为提高农民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农广校是符合国情民情、行之有效的农民教育培训形式,是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那么在新农村建设中农广校应怎样发挥自身的作用呢,笔认为应该实施“四大工程”。  相似文献   

7.
农广校教育是以广播、电视、卫星网络等现代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远程教育,有着电化教学等现代媒体的优势。我们咸阳市农广校运用现代媒体每年举办各类农民技术教育的培训班800多期,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收到很好的效果。经过农广校教育培训的农民,绝大多数已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  相似文献   

8.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实施的是远距离教育,具有教与学分离的特点。这种教育有优势,也有不足。如何发挥它的高质量声像教学的优势,克服教学彼此分离的不足,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教的主导作用 摆在农广校面前最现  相似文献   

9.
山东青岛莱西市农广校校长王桂章,自1982年从事农广校工作以来,伴随着农广校的风雨兼程已经20多年,是目前全市乃至全省农广校中的元老之一。为了农业科技教育事业,他曾与疾病作斗争,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奋力拼搏在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战线上,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  相似文献   

10.
农广校是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农广校的发展前景如何 ?与农广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极大。本文根据农广校的教学实际探讨了提高农广校教学质量的六点措施 ,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农广校扎根农村,潜心于对农民进行技术教育,已铸就了良好的办学基础和办学优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农广校要真正成为农民技术教育的一个主渠道,要走的路还很长。农广校工作面临的形势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加快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农广校...  相似文献   

12.
钱进 《成人教育》2005,(3):41-41
在新形势下,农广校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对此农广校必须采取新举措、新对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兰国荣 《职教论坛》2004,(7S):33-34
余庆县地处贵州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余庆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是根据我县“三农”实际,看准职业教育市场,在1999年3月由县政府牵头组建,报市政府和市教委备案的一所集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它由原县卫生进修学校、县农广校、贵州省电大余庆县工作站、  相似文献   

14.
我市农广校从1999年开始,开办中专后继续教育、联办大专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经过几年成人教育办学的发展,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人才,也使农广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面对新形势,如何更好地办好成人继续教育,保持农广校成人教育继续发展,对农广校来说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极大的挑战,对此分析和研究今后农广校成人教育如何发展的形势和问题,进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农广校成人教育体制的改革,开创成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农广校由省校、11所市分校和148所县级分校组成。近几年来,不断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以服务当地经济为中心,因需施教,取得了多快好省培养农村各类科技人才,大范围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显著成绩。农广校已成为我省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科教兴农,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坚持因需施教 深化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农广校遵着因需施教、质量第一、  相似文献   

16.
《农业职业教育》2005,(5):41-42
王志军,2000年调到天津市宁河县农广校任校长后,一心扑在事业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舍小家为大家,为农广校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宁河县农广校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单位,他本人也荣获天津市2001年度“百万职工科技创新奖”、2002年度“十五立功奖”,2004年全国农广校“十佳教师”称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社会诸多因素影响到了农广校的发展。为此我们农广校要积极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主动承担起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重任,调整办学思路,完善办学形式,优化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以岗位需要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使教学能更好地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农广校教育真出奇,知识雨露润天地,它令农民受教育,有了知识的农民如今也牛气;过去种田靠力气,现在科技来带头,过去挑担卖产品,现在网上谈需求,绿色食品声誉好,价高好卖货难求,各种机械都会用,再不是满脚泥巴臭汗流;知识让咱致了富,农广校教育让咱农民有奔头,职教开办文艺班,农民时髦登舞台,表达心声展才艺,幸福歌儿唱起来。"  相似文献   

19.
农广校是一所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的成人远程中等职业学校,农广校学员一般以成人在职业余学习为主,学员分散在全国各地;每门课程的学习可达万人甚至几万人。农广校学员理解力优于记忆力,应用知识的能力高于贮存知识的能力;而我们现行的分数评价,偏重于概念的记忆和知识的贮存。因此,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本提出了农广校学历教育应以形成性评价代替分数评价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具体实施是教师,农广校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即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担任教师,又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