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即文章的主题,“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立意是一篇文章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章的“意”就如同是山中之“仙”,水中之“龙”。有了它们,文章才会神情毕现,熠熠生辉。同学们一定要在立意上  相似文献   

2.
"意"即文章的主题,"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清人王夫之有言:"意犹帅也。"在此,他将文章的"意"喻为一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刘禹锡说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果把这段话借用于作文,那么,文章的"意"就如山中之"仙",水中之"龙",没有它文章会黯然失神,有了它才神情毕现。文章的立意如此重要,我们作文时,一定要注意在立意上下工夫。作文立意的最高境界无疑是深刻、新颖。为达此境,应该注重以下几点:从小处落笔。这是指在  相似文献   

3.
“意”即文章的主题,“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清人王夫之曰:“意犹帅也。”在此,他将文章的“意”喻为一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因为一支军队的统帅如果不是最优秀的,那么这支军队也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军队。同理,一篇文章若立意不高,将满篇逊色。我们学过《陋室铭》一课,其中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几句,如果把这几句话借用于作文,  相似文献   

4.
论主题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价值的大小,其决定的因素就在于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古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果把这话借用于文章写作的话,那么主题恰好如“山中之仙”,“水中之龙”。离开它文章就黯然失神,有了它文章才神采流动,所以,称主题为文章的“灵魂”,是当之无愧的。古人论文,讲究立“意”,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主题”是一样的。回顾一下古人对于立  相似文献   

5.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的高低不同,文章的好坏深浅大不相同,语文老师指出学生的作文“立意不深,也翻不出新意”,说明了该生文字基本功还可以,但在立意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古人是十分重视文章的立意的。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清代王夫之更是把文章的“意”比作三军之统帅,说没有主题的文章就如没有主帅的“乌合之众”,这充分说明了文章的“意”对一篇文章所起的统领全文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秦晓青 《阅读与鉴赏》2009,(1):42-42,62
唐代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的确,“意犹帅也”,战无不胜的军队少不了出类拔萃的将军.赏心悦目的文章需要具备高远新颖的立意。那么.什么是立意呢?简言之,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立意是文章选材、布局、表达等一系列问题的依据.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和灵魂。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意”要“立”得好,要讲究三条原则。  相似文献   

8.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清代王夫之也将“意”(即文章的主题)比喻为三军的统帅。决定文章优劣和品位的最重要因素是立意。立意就是开宗明义.或者卒章显志,确立文章的主题.揭示中心思想或者观点。  相似文献   

9.
“千古文章意为高”,自古以来,立意往往可以体现出文章的高明之处。“意”同样是半命题作文的灵魂,它直接决定着作文能否标新立异、脱颖而出。在上期中,我们讲解了半命题作文审题与填题的技巧。其实,审题与填题的过程,也正是立意由朦胧逐渐走向清晰的过程。作文的题目已经确定,我们如何让作文之“意”完全确立,为作文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中考的必考题型和内容,也是语文得分的重点,因此写好作文对于考生来说十分重要。然而,中考作文由于时间的限制,考生的作文大都落于俗套,难以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要使自己的作文胜人一筹,文章的立意就要创新,有新意,才能见解新颖显个性。新奇的立意,独到的见解,能使作文个性鲜明,给人以心灵上的撞击和精神上的享受及鼓舞。古人云:“意犹帅也。”所说的“意”就是立意,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中的集中体现。立意的统帅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方面,还表现在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手法等方面。因此,立意的“有无”和“高下”,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几年来的语文试卷,作文占了“半壁江山”,要想在中考作文取得理想的分数,务必做到“一新一异”,即“立意新,表达异”。 “立意”,简言之。也叫确立文章的主题,它是全部构思活动的重要环节,“怎么写”主要靠它主宰,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材料就像文章的“血内”,结构就像它的“骨骼”。有骨有肉四肢发达、体格健壮,这当然就好了,  相似文献   

12.
无论何种文体,首先要考虑怎么写的问题。怎么写的第一关,就是要考虑文章的立意。什么是立意?立意,就是怎样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没有主题的文章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话题作文一般都是要求考生“立意自定”。立意是否正确直  相似文献   

13.
[中考凝眸]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清代王夫之更是将“意” (即主题)比作三军之统帅。这些表述,都很形象地表明了立意在文章写作和评价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话题作文、标题作文等开放式题型的普及,“立意自定”成为一种潮流。一些同学任意而为,结果造成立意出现多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不论写什么文章,在下笔之前,总要先考虑写什么内容,表现什么思想。这个过程,就是提炼主题的过程,古人称之为“立意”。古人云:“意犹帅也。”这里的“意”就是指立意,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立意的统率作用,不仅体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为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因此,立意的“有无”和“高下”,是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话题作文中的“题”犹如这山上“仙”、水中“龙”,它是文章的“眉目”,是文章的“招牌”,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统帅。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很好的写作训练方式,无疑对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开拓创新思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回眸多年来我对话题作文的指导和评阅,发现学生无视写作要求,信手拈来、随意写去、草率了事的现象相当严重,不难推知,其根本原因在于写作主体意识的缺失,这对开拓性、创新性写作的思维是有损无益的。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凡为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统帅。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直接影响和决定文章的优劣。一篇考场作文立意是否深刻、高远、新颖,是拉开考场作文档次高低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更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近年各省市中考作文的有关提示中,也明确提出了记叙文“立意要健康”、“感情要真挚”,议论文要“观点正确”等写作要求,可见作文立意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黄琼 《初中生》2010,(2):40-43
“千古文章意为高。”这里的“意”,就是指主题,又称主旨。所谓的“立意”,就是指确立主题。按照“意在笔先”的基本要求,如果我们想要写出好作文,就必须高度重视文章的立意,在构思时就要确立准确、深刻、新颖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顾好学 《考试周刊》2011,(61):59-60
很多时候.特别是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篇作文,这要求学生快速成文。写作文章的第一步是立意.立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写作文就是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这种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就是文章的主题,即中心思想。“意”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得分高的关键所在,因此作文时立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我就快速立意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意”是文章的灵魂所在。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可见,作者的立意能力,往往决定着作文的水平层次。写作时,要“意在笔先”。欲成就佳作,需先在立意上高人一筹。  相似文献   

20.
写作文的时候总是要表达一种思想或阐述一个观点的,习惯上,我们把这种“思想”或“观点”称作“意”,而把确立(确定)这种“思想”或“观点”的过程称作立意。虽然说作文立意是可以“自定”的,是非常个人化的,但凡事都应该有所遵循,具体说来,作文立意有六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