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过去计划经济的基本区别点是:计划经济主要靠行政命令指导生产,生产什么与不生产什么,企业无需自己考虑,只要执行政府指令就行了;市场经济则主要靠市场需求调节,生产什么与不生产什么,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决定。这样,市场经济报道再不能像过去计划经济报道那样只报计划和生产了,而是从生产到流通、消费、分配,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经济政策到与此相关的市场经济动态,从社会经济本身到经济与政治、军事、科教、文化、人才、外交等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得深入调查把握,予以及时报道,以适应各级政府、诸多企业和广大人民等方面的政策制定、生产决策、贸易往来、购物选择的需要。由此把市场经济报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使诸传谋呈现出了以市场经济报道为中心的时代特征。可以说,当今新闻传播是经济新闻大传播的时代,更是市场经济报道唱主角的时代。不如此,就难以适应今天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生活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决定子市场经济报道的多元性。 首先,市场经济在我国尚属一种启蒙经济,经济报道必须担当起这种启蒙教育的任务。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培育、发展、成型的过程,需要转变机制、更新  相似文献   

2.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经济报道,是各级党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亟待解答的课题。近年来,我们《衡水日报》在强化经济报道的社会效应、提高宣传的社会效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把仅仅报道经济现象转变为通过经济现象揭示本地经济运行轨迹,探索经济运行规律。对于我们来说,市场经济是新事物,其特点和规律不但新闻界知之不多,就是经济界人士也未必能很好地把握,但是,新闻媒体却担负着反映经济生活、指导经济生活的任务,所以经济报道就不能不特别注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纵观这些经济报道,仍发现比较突出的两个弱点需要克服。一、克服经济政策宣传务虚不务实的弱点在当前的经济报道中,对经济政策的宣传需要克服的是眼界不宽,思路不广,就政策讲政策,就经济写经济,甚至把经济局限于生产经营的狭小圈子。报道形式呆板枯燥, 难以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向市场经济迈进这一宏伟目标后,要求我们的经济报道也必须与之适应,彻底打破过去那种以一地一厂完成指标和介绍经验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报道格式,尽快抹去计划经济在我们今后宣传报道中的荫翳。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全面的经济范畴,它融入了我们整个社会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也融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希冀。它本身包含着通过经济折射的社会各个方面。因而经济报道面向社会,已成为我  相似文献   

5.
经济新闻以报道经济生活、经济信息、经济现象为主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的急剧增多,促使大众媒介对经济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人们越来越多地喜欢从经济新闻中感悟政策的变化趋势,寻找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只有将经济新闻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联系起来,拓展经济新闻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越来越休戚相关,经济生活已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生活形态之一,经济新闻已成为激烈的媒体竞争的主要战场。在经济新闻方面,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发挥资源优势,塑造自己的权威性、特色和报道风格来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党报急需解决的问题。《新华日报》努力寻求经济新闻报道的最佳切入点,把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和决策与服务于受众经济信息需求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提高党报经济新闻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报人在提高经济报道可读性方面做过多年的探索,但这一问题迄今仍然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对国内一些优秀经济报道的分析和研究,结合自身在经济报道中的实践,我认为应从社会新闻角度入笔,来提高经济报道的可读性。也就是说,软经济新闻、社会经济新闻是提高经济报道可读性的有效方式。党报要多写多发社会经济新闻。 一、重新认识党报的经济报道 我国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那种生产型经济报道,远远无法适应新时期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经济生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使党报改革经济报道,以多种生动活泼形式报道经济新生活,使新闻报道跟上经济生活变化的步伐。 多写多发社会经济新闻是党报贴近经济生活的具体体现,也是读者向党报提出的新需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读者迫切需要了解经济生活中的许多新知识、新内容。例如,过去人们有了钱只知道存银行、买东西,现在可以买彩票、债券、股票等投资,因此读者需要可读性强又在行的社会经济新闻释疑解惑、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8.
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报纸,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在经济报道方面扩大了视野,开拓了思路,努力按照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向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以适应读者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生活的需求,因此,报纸义不容辞地要把握报道的正确导向。然而,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进程中,由于经济法规的制订、实施不能超越经济规律的必然性,难免会发生某些方面接受迟缓或遇到阻力甚至有越规、违规现象,因此,报纸无以自解地要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经济报道的导向与监督是报纸经济新闻中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经济报道必须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转动。市场是商品买卖交易的场所,是商品交换的总和。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国际化这个客观需要,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的形式和方法,它不是一种特定的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以公有制基础为特征)的现代化经济制度。经济报道就是反映市场、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进程中的客观事实。经济报道的导向在于促进市场的繁荣,促进市场经济走上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轨道,促进市场经  相似文献   

9.
1997年是辽宁电视台卫视新闻节目上星的第一年,在挑战与压力面前,不仅圆满地完成了香港回归、十五大召开等重大事件和其他各项宣传报道任务,同时在报道方式改革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重大社会经济问题让专家、学者发表意见社会经济问题是电视新闻报道离不开的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了许多过去未曾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一方面适应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认真学习和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政策,增强新形势下驾驭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是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向我们过去所熟悉的新闻理论以及新闻采访与写作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首当其冲的是经济新闻。中观经济报道的出现正是经济报道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必然结果。 纵观十几年,可以说经济报道为推进改革开放立下了汗马功劳,成就卓著。但也应该看到。由于经济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加上我们的新闻理论及采编方式的局限等原因,目前的经济报道还不能完全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经济生活及其遇到的经济现象也逐渐多样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经济事件、经济政策、经济信息的广泛关注。人们希望通过媒体经济报道的帮助,把握经济形势和市场机会,从中获取与他们利益相关的经济信息。经济报道既然这么受到大众的关注,作为地市级党报,也应该在经济新闻上大做文章,服务当地经济工作,满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推进,人们的经济生活变得日新月异、异彩纷呈,经济报道越来越成为我们新闻报道的重心之一。而作为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地市报的经济报道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加大报道分量。不过,与地市报整体的新闻报道相比.经济报道尚面临着不少难题和需要突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经济报道具有广泛的读者。它在报道经济改革和建设中的基本政策方针、各个领域和各地的成绩和经验及最新新闻事件等等方面,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报道原有的某些特征虽然还需要保持和发挥,但它毕竟是在新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势必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改革。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必然带动经济报道的改革。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场深刻的革命。它的确立和发展,引起了全国经济建设、经济生活、思想观念和整个上层建筑的变革,同样,也带动了新闻工作特别是经济报道工作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现象层出不穷,而经济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各类经济事件的客观、真实报道。我在地方党报从事了10年的经济记者工作,采写经济新闻时更多地是避开上级干预和下层干扰,为经济现象、问题、风气、人物等拓展采写多层次、多方位的报道,立足本地生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反映民生,表达民意。  相似文献   

15.
县区电视台是宣传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传递农业生产科技信息的重要阵地。提高农村报道的可视性是当前县区电视台宣传报道改革的重要内容。 农村报道的题材较为广泛,大致可分为政策类、信息类、问题类、成果类四种。四类题材提高可视性侧重各不同。 一、政策类报道应注重针对性和指导性结合 宣传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是县区电视报道的重中之重。当前,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期,农民们普遍存在着怕改革又盼改革,想致富又怕风险,担心搞市场经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矛盾心理。这就要求电视台的政策宣传要把握住农民的心理,选  相似文献   

16.
黄进 《声屏世界》2002,(4):29-3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新闻媒体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力度不断加强。新闻媒体通过开展经济批评报道,实施舆论监督,有效地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的经济批评报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批评报道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正效应,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在另一方面,经济批评报道也会产生消极、不良的负效应,对公共利益造成伤害。在实践中,如果对经济批评报道把握不当,就有可能对经济主体造成伤害。示例一:2000年12月在全国各大媒体报道了广东“毒大米事件”,此报道一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们面临着一个个新的挑战———如何处理好国家经济政策与百姓经济生活之间的关系 ,在商品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跳出传统经济报道的圈子等等。而作为电视经济报道 ,随着经济栏目的不断增多和报道分量的加大 ,如何在深度上做文章 ,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作为山东电视台唯一一档经济新闻栏目的《今日经济》 ,前身为《经济报道》 ,自95年元月1日开办以来 ,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了。其中包含的几个小板块虽几经调整变换 ,但深度报道板块却以其较为鲜明的特色一直…  相似文献   

18.
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这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的体制变革,与其相适应的经济报道也随着变化而变化。由于市场机制引入到了整个经济工作、经济生活中,使我们现在的传统的新闻观念、思维模式、采访活动路线、新闻体制以及新闻的生产过程、传输方向,不得不发生一系列碰撞,构成了一种新的变革。根据市场经济报道的特点、地位和要求,大胆地矫正我们业已探索了多年的新闻改革,经济报道就能走向光明坦途。这当中,笔者认为要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报道思维模式的束缚,搞好市场经济报道,只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就能如鱼得水,驾轻就熟。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是在吸取旧事物的某些有生命力东西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它既保留了旧事物的某些合理成份,又具有新事物发展趋势的生命力强的因素。就市场经济报道来说,它不是对原有的经济报道的“全盘抛弃”,重新萌发出来的一种新的报道形式,而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报道有着根本相联系的一种报道形式。当我们确定了这样一个认知前提后,再把两种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报道作一比较,就不难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这种相同之处,就是我们要力图探求的契合点。 党的十四大后,不少对市场经济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61年2月广州日报合并于羊城晚报以后,羊城晚报原有的办报方针不变,但是要比过去更全面地报道广州市工业生产以及人民的经济生活。因此,我们报纸的经济报道任务加重了。羊城晚报是在大城市发行的综合性的报纸,因此,它的宣传报道要坚持面向广大群众,直接地或间接地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经济生活问题。在这一年的实践中;为了使经济报道面向群众,我们的经济报道大体上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经济生活及其遇到的经济现象也逐渐多样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经济事件、经济政策、经济信息的需求,也表现得更加迫切。但平面媒体特别是地市晚报上的经济报道,却往往因缺少可读性、趣味性而难以成为受众必读的内容。经济报道如何与时俱进,吸引读者呢?笔者认为,地市晚报经济报道的社会新闻化写作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即借鉴社会新闻可读性、趣味性强期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的特点,从经济报道的选题立意、写作形式、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全面变革。地市晚报经济报道的不足(1)题材偏深、偏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