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仲德先生作为冯友兰的女婿,以其特有的优越条件在冯学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他编纂的第二版《三松堂全集》是目前收最多最全的冯友兰集;他编撰的《冯友兰年谱初编》对冯友兰的生平事迹与学术活动做了忠实的纪录;他最先提出了“冯友兰现象”,并对冯友兰恩想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化原因和个人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冯友兰现象”的深刻含义和历史意义;他继承了冯友兰思想的精髓和化使命感,并把它发扬光大,直至耗尽了自己的全部生命。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先生以“别共殊”的思想对中西文化会通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也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价值体系乃是文化真正的“共相”,由此,各种文化现象亦可以区分为近价值文化和远价值文化。相应的,对于价值体系和近价值文化,我们要始终坚持世界性、时代性和先进性,而远价值文化则是文化民族性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3.
人生境界说是冯友兰先生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其中天地境界历来得到学者的最多重视,本文试对冯友兰先生的天地境界做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冯友兰先生既是一位哲学家、哲学史家,也是一位教育家。本文拟从“新学生与旧学生”“学术独立”“大学教育”这三方面解读冯友兰的教育理念,对冯友兰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作以研究,希望能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施麒俊 《教育文汇》2005,(12):24-24
“接着讲”,出自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自谦之辞。冯老讲了一辈子的中国哲学,他说自已是“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两句话只差一个字,但是精神全异。“照着讲”是一种抱残守缺、拒绝进步的态度;“接着讲”则是一种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觉解”与“智慧”、“内圣外王之道”与“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天地境界”与“真善美的统一”等二位冯先生基本哲学范畴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在后经学时代,冯友兰先生和冯契先生对理想人格的论述指明了中国哲学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哲学发展的一个轨迹,因而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冯友兰先生的“境界说”尤其是冯契先生的“智慧说”注重理论和德性的统一,哲学思维和人的德性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了真善美、知情意的统一,重新恢复了哲学的理性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先生在谈及学术研究与治学时,有一相当著名的论述:"照着讲"和"接着讲"。他认为,"照着讲"是规规矩矩地讲"史","接着讲"则是一种学术继承和阐扬,是对理论内核的进一步淬炼,是对学派精神的继续光大。  相似文献   

8.
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新原人>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从低到高分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人生境界说是冯友兰先生哲学思想的核心,尤其是"天地境界"给中国现当代哲学界带来很大影响,而且哲学界对此境界的理解和褒贬也不相同.本文通过解读"觉解"来认识"天地境界",并探索"天地境界"对当代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先生创建的新理学体系,使他成为我国20世纪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而他的人生境界论则成为他人生哲学中最重要的方面。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建立的基石是觉解,觉解是人生的显著特征,觉解程度决定人生境界的高低。  相似文献   

10.
我参与冯友兰学术思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萧萐父、李德永、唐明邦三位老师已经同意我以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为题写作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该年12月,在去北京参加中国文化书院举办的文化问题研讨班学习期间,有幸能当面聆听冯先生的指教达一个礼拜之久,使我初步更为直观、系统地涉及冯先生的思想学说。从1986年开始至今,我对冯友兰先生学术思想的研究逐步深入,开始不断形成自己的认识成果,研究成果也日益被学术界所接受。冯友兰学术思想研究即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数年来对冯友兰思想的研究,觉得对于冯友兰其人其学的解析与评断仍然需要拓展,也感受到了在冯友兰研究中自己的幸运,对前辈和朋友长存感恩之心。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仍然会关注海内外学术界对冯友兰先生人生与学问的解析与评断。并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形成一些有关冯友兰先生学术思想研究新的认识成果,尤其是形成一些系统比较现代新儒家人物学术思想的认识成果。  相似文献   

11.
闫学 《教师》2010,(28):1-1
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讲过一个禅宗里的故事:有一位禅师,每当被问及佛教的“道”如何解释时,他便竖起大拇指,一句话不说,只让人看他的大拇指。服侍他的小和尚也学会了这样做。  相似文献   

12.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从“觉解”入手,推出人生意义在于“觉解”,依据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不同,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划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冯友兰提出的人生境界说是融合了中西方哲学而形成的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人生哲学理论,并指出天地境界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境界。但是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冯友兰先生人生境界学说的寻波探源,渊源有自,佛教思想"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以其丰厚的精神养料和深邃的逻辑因子启发、濡染、浸润着他,从而使冯友兰先生人生境界学说成其新理学中的一束多姿的奇葩。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先生对逻辑学有着浓厚兴趣,他把逻辑学作为“手指头”,成就了“新理学”,体现出逻辑学的工具价值。中国近代学正是借用逻辑学这一工具,建构起中国近代学术,针对当今社会忽视逻辑学现象,我们呼吁必须重视逻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哲学中 ,冯友兰由“正”而“负”的方法论很大程度上开启了中国哲学方法论的现代化进程 ,探讨冯友兰哲学方法论转向的过程和原因 ,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冯友兰哲学乃至整个现代中国哲学的特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冯友兰先生曾对“真际”与“实际”作出区分。其所谓真际,指本然的理、名、一般和普遍,而实际则指自然的事、实、具体和特殊。“真际是指凡可称为有者,亦可名为本然;实际是指有事实底存在者,亦可名为自然。真者,言其无妄;实者,言其不虚。”本文所谓实,与  相似文献   

17.
冯友兰先生是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的一代宗师,在他看来,人生问题是哲学家们的课题,哲学家不能离开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去玄谈,而应关注时代,关注人类的灵魂。因此冯友兰先生在他的《新原人》这本书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的说法,他认为人生境界,就是人对生活的体悟和思辨。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先生(1985—1990)是中国当代负有盛名的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本文拟从化与教、勤与敬的角度来解读冯友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希望能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先生的一生是哲学家的一生,也是不断反思的一生。冯先生的哲学之思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采用了哲学的与哲学史的两种不同的论方式,而两种方式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20.
“为道”和“为学”的内涵及其关系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使人成为具有内圣外王人格的圣人,而《老子》的哲学是极高明,但还不够“道中庸”。在这个前见的影响下,冯友兰在几次诠释中,始终认为“为道”和“为学”是相互对立的或互不相干的。但是,深入研究本可以发现,“损”、“益”并不是简单的外在对立的关系,二是“道”的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或说作用,二的互动共同完成了“道”的展现。因此,“为道”和“为学”也是互补和互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