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当前3D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从3D内容传播渠道渐成气候、3D终端渐成普及之势、3D用户是相对高端消费者、3D技术更适合于广告应用、3D制作成本和人才软肋正在克服、广告发展与技术发明的关系史等方面论述了广告即将迎来3D时代这一广告业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报纸作为读物的视觉效果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关注和业界的重视。当3D电影风靡一时的时候.借助3D技术而出版的报纸也应运而生。本文试以《燕赵晚报》首张3D报纸问世为例.对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与成长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在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对当前版权制度带来新的挑战。3D打印、3D扫描及互联网技术对作品创作、传播、使用及保存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3D打印促进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全民创作与广泛传播,且有利于用户分享稀有作品数据、进行3D混搭应用;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版权侵权问题。3D打印原件与复制件、原作品与演绎作品之间的界限如何划分,私人3D打印行为构成合理使用抑或侵权,这些问题都是著作权法在3D打印时代亟须厘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谈3D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性的讲述了3D技术一些简单知识,通过对3D技术的成像原理、拍摄方法、效果实现、信号传输以及目前已推出的3D设备等方面的描述,说明目前的3D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也必将成为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孙振涛 《新闻界》2012,(21):23-25,30
视觉传播与意识形态联系紧密,视觉传播中蕴涵着意识形态负载。在3D动画视觉传播中,3D动画被视觉呈现为一种单向度的肯定文化,通过内容层面的"去现实化"和形式层面的"感官化",从而完成对否定性维度的遮蔽,达到"意识形态国家工具"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自2012年第一个3D频道开播,中国3D电视节目已经映入观众眼帘接近两年.在3D电视节目的创作中,传统2D电视的镜头语言已不能完全适应立体影像对空间表现的新要求和新变化.充分利用3D技术达到视觉效果的最佳呈现,已经成为3D电视节目成败的核心要素.综合电视美学和技术角度,阐述3D时代镜头语言的新变化,分析立体影像的空间构建技巧.  相似文献   

7.
随着《阿凡达》等3D电影的热播,3D热潮也迅速扩散到电视领域.目前,世界上已开播25个3D频道,体育、综艺是目前3D电视涉及最多的内容,付费、窄众传播是现阶段的运营特点.2012年,我国首个3D电视试验频道开播,尝试六台联办模式,标志着我国电视业进入新时代.但是由于技术、成本、标准制定等问题制约了3D电视发展,使其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普及道路上,3D电视将与液晶电视发展相似,只有在技术不断完善、产业成熟后,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当前,只有转变观念、增加投入、加大政策扶持,积极开展人才培养,3D电视才会跨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柳毓 《记者摇篮》2010,(8):40-43
2010年,一系列带有3D元素的事物突然间成为全世界的热点,各个厂商纷纷将自己的产品向3D方向发展。平面媒体也不甘落后?3月9日,比利时最后一点钟报推出了全球第一份3D报纸。7月1日,大连晚报在东北首家推出了3D专刊,实现了3D技术与平面媒体的完美对接。大连晚报3D专刊出版之后,受到了主管部门、读者和客户的一致好评.当天报纸的关注度与阅读率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9.
3D打印技术的出现,变革性的推进了艺术品的视觉文化研究步伐。单纯技术探讨和发展应用尚不足以全面的展现其对艺术品的深刻影响。通过在多媒体传播和多元认同语境下,对瓦尔特.本雅明"光晕"理论的再思考和《技术复制时代艺术品》的全新解读,探究3D打印技术的与艺术品之间的关系。从视觉观看角度,辨明技术复制的艺术品不但没有失去光晕,反而以其复杂多样的分配和接触方式而变得更加的鲜活。  相似文献   

10.
论文对3D打印技术在中美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探讨,对3D打印技术在图书馆应用进行了局限性分析,分析的内容有:3D打印技术的最终用途、成本,人才、知识产权保护、危险控制、环保及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指出:3D打印能否革新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还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现在还不能妄下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