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纪念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蹈奋逝世三十五周年,三联书店重新出版了《韬奋文集》和《经历》。重新出版的《经历》,是《经历》、《抗战以来》和《患难余生记》三种自传汇编本。今年下半年,还将出版《患难余生记》的手稿及新编图片集《民主战士邹韬奋》和改写的《韬奋先生的流亡生活》。上海韬奋纪念馆也将重新开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四年夏,纪念了韬奋同志逝世十周年。当时由沈钧儒先生邀集了胡愈之、胡绳、徐伯昕、范长江、柳湜、史枚等韬奋的生前友好,组成了《韬奋文集》编辑委员会,商讨编辑出版《韬奋文集》的问题,曾在东总布胡同沈老家里开过几次会。当时决定先请范长江同志负责审阅韬奋所有的著作,提出编辑计划。长江同志接受了这个任务后,在他繁忙的行  相似文献   

3.
11月13日,中国韬奋基金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新闻记者协会、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首届韬奋研究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市长兴岛举行、会上8位同志宣读了论文,探讨了韬奋  相似文献   

4.
去年,上海韬奋纪念馆有两位同志来北京,同生活书店的一些老同志研究纪念韬奋先生逝世三十五周年的办法。他们发现一份毛主席和周总理亲笔批示的极其珍贵的革命文物,影印了若干份,分送给有关同志,留作纪念。  相似文献   

5.
巢峰 《编辑学刊》2006,(1):18-19
1997年12月9日,在第五届中国韬奋出版奖颁奖大会上,我曾以这个题目发言.今天,我仍以这个题目在上海纪念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上发言.在韬奋先生逝世以后,1944年10月11日,周恩来在延安主持召开了专门会议,制定了<纪念和追悼韬奋先生办法>,周恩来同志审阅时在稿旁亲笔写上:"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这个<办法>在送给毛泽东同志审阅时,毛主席亲笔批了四个字"照此办理".韬奋先生是中国出版界的楷模,这是周恩来同志提议、毛泽东主席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首先非常感谢中国韬奋基金会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能在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上发言,表达我对韬奋先生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韬奋图书馆是为纪念邹韬奋同志而开始筹备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均保存在上海韬奋纪念馆。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十余年,此中经过,常常有人问起而不知其详,今就《图书馆杂志》出版之际,特将韬奋图书馆筹备始末加以叙述,为图书馆事业史提供一份资料。韬奋逝世后,于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一日在革命圣地延安由周恩来、吴玉章、博古、邓颖超等十三位同志发起而举  相似文献   

8.
做韬奋式的新闻工作者吴冷西今天,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邹韬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我怀着十分钦佩和景仰的心情来纪念韬奋同志。我是受韬奋同志主办的《大众生活》的启蒙而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一代人中间的一个,尔后又踏着韬奋同志的足迹投身新闻事业。韬奋同志是...  相似文献   

9.
学习韬奋精神做韬奋式新闻工作者吴冷西今天,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邹韬奋同志诞辰100周年。我怀着十分钦佩和景仰的心情来纪念韬奋同志。我是受韬奋同志主办的《大众生活》的启蒙而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一代人中间的一个,尔后又踏着韬奋同志的足迹,投身新闻事...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12,(21):22
正本刊讯(记者王化兵)7月3日,由韬奋基金会联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共同举办的"首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孙寿山,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魏玉山,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启动仪式由中国新闻出版报社社长姜军主持。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副司长李宏葵,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邹小桦,以及总署各司局办负责人、总署直属各单位负责人和总署主管的各行业社团组织的  相似文献   

11.
走近韬奋先生———评《邹韬奋传记》□陈兴芜为纪念杰出的革命知识分子邹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一部近50万字的《邹韬奋传记》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与国内已有的几本韬奋传记相较,此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一、资料详实。作者多次走访韬奋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邹韬奋同志离开我们已是整整三十五周年了。这几天我翻阅了他主编的《生活》周刊,重读了《韬奋文集》和他写的一些有关的文章,他的亲切的形象又重新呈现在我的眼前,他的响亮的笑声又重新响在我的耳边。特别是仔细看了他从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五年写给家叔戈公振的一些信件,更是万千往事萦回心头。记得一九二五年十月下旬,韬奋曾为《世界知识》写了一篇《悼戈公振先生》的文章。文章一开头就说: “记者提笔含泪写着这篇《悼戈公振先生》的时候,正在十月二十四日下午从中国殡仪馆哀送戈先生大殓以后为中华民族,为新闻事业,为个人友谊,想起他都不胜其凄怆悲痛。回忆戈先生于十月十五日下午由海参崴乘北方号到上海,我和胡仲持先生同到码头去迎接他,握手言欢,历历犹在目前,谁能想到七天后就在他的弥留榻前,和他惨然永诀!”当读完这篇没有收进三联书店编印的《韬奋文集》的文章时,我就回想起他们两个人之间前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韬奋新闻奖领导小组最近颁布《中国韬奋基金会韬奋新闻奖评奖办法》,全文如下:为纪念邹韬奋同志而设立的韬奋新闻奖,是我国新闻界高层次、高荣誉的奖励。其目的是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继承韬备执著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走韬奋的道路,做韬备式人物。一、评奖标准:凡在职的新闻工作者,一贯努力从事新闻业务工作,热爱人民新闻事业,于评选期限(一般为两年,首届可适当延长)内,在新闻报道(包括文字、图  相似文献   

14.
上海出版《韬奋全集》据邹韬奋先生的女)L邹嘉马丽最近在上海披露,一部约800万字、共12卷的《韬奋全集》将于明年韬奋诞辰10O周年之际与读者见面。《全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加快进度,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已专j司拨款20万元予以支持。《全集》的稿件已...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记者韩阳)7月16日,三联书店举办了"韬奋图书馆"开馆仪式.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九届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邹家华,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王涛等出席了开馆仪式,并为开馆揭牌.这是三联书店创建八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是继承韬奋精神,弘扬三联传统的重要举措.@@韬奋图书馆位于三联书店综合业务楼一楼,三联韬奋书店东侧,大厅宽敞明亮.一进图书馆大厅,左侧墙上镌刻着邹韬奋先生为生活书店确立的宗旨:"竭诚为读者服务".两侧悬挂着郭沫若先生为韬奋图书馆撰写的嵌名联:"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韬奋图书馆的额匾是郭沫若先生手书,另一牌匾则由黄苗子题写.韬奋图书馆现有藏书两万五千余册,其中约五分之一为50年代前的版本.其中最珍贵的,是抗战胜利后,筹建韬奋图书馆时各方捐赠及购置的图书,书上印有蓝色"韬奋图书馆藏书"字样的椭圆章.  相似文献   

16.
近日整理从大连胡序文家转来的胡愈之的一些旧信件,新发现李公朴先生在抗战胜利前夕所写的《怀念韬奋和愈之》(1945年6月)一文的手稿复印件。当时误传胡愈之已在南洋去世的消息,有不少全国著名的文化人写了纪念文章,如发表在《中学生》纪念专辑的茅盾、叶圣陶、胡子婴、宋云彬、傅彬然等人的文章和发表在上海《周报》的郑振铎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邹韬奋先生是出版事业的模范,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今年是邹韬奋逝世60周年,明年是他诞辰110周年。在两年之交,本刊特请韬奋纪念馆拟订了《对韬奋,你知道多少》知识自测题。意在怀念韬奋,纪念韬奋,提醒今天的出版工作者不要忘记韬奋。自测题可复印,答卷请在2005年1月31日前寄本刊,对优秀者本刊将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18.
资讯     
《出版广角》2012,(12):91-92
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2012年11月5日,时值韬奋先生诞辰117周年纪念日,首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出席主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孙寿山在讲话中重点提出培养五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要致力于培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出版人才、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新媒体数字出版高端人才、高层次出版科研人才、出版名家和大家。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表示,韬奋先生的新闻出版人才思想是韬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7月3日,由韬奋基金会联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共同举办的"首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孙寿山,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魏玉山,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启动仪式由中国新闻出版报社社长姜军主持.@@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副司长李宏葵,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邹小桦,以及总署各司局办负责人、总署直属各单位负责人和总署主管的各行业社团组织的领导、出版行业部分在京单位的领导、部分高等院校新闻出版院系的领导和代表、20多家在京新闻传媒机构的记者出席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韬奋基金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本刊联合举办“韬奋研究首届学术研讨会”,于11月2日至3日在上海长兴岛前卫农场举行。新闻学术界人士认为,这次研讨会标志着韬奋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韬奋毕生为人民新闻出版事业呕心沥血,他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著作,这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