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科教育“大四”“虚化”现象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四”阶段的“虚化”现象暴露出了本科教育的矛盾和问题。“大四”阶段的“虚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无心向学、心理空虚、教室空虚、学业缩水、文凭虚高等方面。其主要原因有学生考研和就业、教师教学贫乏、有关方面的管理偏差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乏力等。要保证本科教育“大四”阶段教学效果,我们应该理直气壮抓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能,强化管理,规范引导,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大四"阶段的"虚化"现象暴露出了本科教育的矛盾和问题."大四"阶段的"虚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无心向学、心理空虚、教室空虚、学业缩水、文凭虚高等方面.其主要原因有学生考研和就业、教师教学贫乏、有关方面的管理偏差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乏力等.要保证本科教育"大四"阶段教学效果,我们应该理直气壮抓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能,强化管理,规范引导,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丽英 《中学教育》2006,(12):41-43
新一轮臻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语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欣喜之余,笔又发现时下不少教师忙于应对日新月异的教育“新理念”,丽对层出不穷的教学“新策略”显得无所适从,课堂上张扬着新课标的旗帜。却出现了许多令人遗憾的现象。华中师大杨再随教授在《语本色和本色语》一中对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虚”“闹”“杂”“碎”“偏”五个字作了慨括。本就课堂教学的“虚”化现象把“管中窥豹”的失真之举列出一二,以求共讨。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摒弃了“满堂灌”和“填鸭式”,然而一些教师没有把握教育真谛,导致课堂提问出现了“虚化”现象。表现为:数量上的泛滥化、质量上的浅层化、对象上的不平等化、主体上的弱化、时机上的随意化。本文即对此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5.
“所”字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字。它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皆较为复杂,为了准确理解和掌握,特就《古代汉语教程》(解惠全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上、中两册的58篇例文进行共时及历时性分析。该书例文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而时间跨度最早为西周《尚书·无逸》,最晚为明代马中锡的《中山狼传》,涵盖上古、中古与近古,故可认为具有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课堂提问犹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浮华背后,课堂提问的“虚化”现象已逐渐显山露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免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副词"渐"的虚化历程存在两个源头:表"渐进义"的渐1()与表"浸渍义"的渐2(渐)。二者在上古汉语中字体结构相同、音韵相近。字形上,前者在先秦时期发生讹变后与后者字形重合;音韵上,后者历经中古以至近代汉语各阶段逐渐与前者靠拢合并;词义上,动词"渐"在高频使用中发生语义泛化和抽象化,虚化为副词;功能上,在认知图式的思维结构驱动下,副词"渐"表现为描摹框架和修饰框架两种结构形态。汉语"渐变"范畴符合世界诸语言间的类型学语义共性。  相似文献   

8.
大四年级是本科教学中的重要阶段,“大四现象”已经影响了本科教学质量,形成了“大四教学虚化”现象。文章从大四学生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大四学生心理压力较大、适应性水平较低、内部动机较强、学习积极性较高、更多采用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将大四专业课定位于“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服务于大四过渡时期的转变需要”,并针对向社会人和向研究者转变的定位需要,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多”是现代汉语中用法复杂且使用频率很高的词,通过考察现代汉语各种用法的“多”在语义、句位、语用、使用频率等方面的特点,证明“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词,它的各种用法是连续的。意义的逐步虚化、句位的固定以及特殊的情态、语篇功能是它虚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科三年”现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科三年”现象是指大四的学生一进入第四学年就将精力主要投入到招聘会和考研等事情上,无心进行正常的学业。本文从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这一现象出发,主要提出了“本科三年”现象的表现及危害,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大四现象”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甚至引起社会担忧的现象,它是学习族、打工族、应试族、恋爱族、玩乐族、郁闷族等现象的综合体现。“大四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突出地反映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上的弊端。“大四现象”问题的解决牵一发而动全身,既需要学生个人的自醒自觉也需要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新体育课程实施几年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由于教师们对新课程的理解与体悟的层面不同,产生了形似神异的“虚化”现象。只有真正做到明确目标,润泽课堂,多元评价,注重反思,用科学理性的态度来审视新课程,大胆实践,善于反思;才能脱掉“匠气”,走向“大师”,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育“软暴力”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暴力现象在中小学校时有发生,由此而引发的法律诉讼也不断见诸于媒体。关于教育暴力,过去人们谈论较多的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的过度体罚行为,如拳脚相加、用小刀刮脸、用火钳烫手掌等。这类暴力行为对学生的伤害,尤其是对学生肉体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教育“硬暴力”。随着我国教育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广大教师依法执教意识的不断增强,教育“硬暴力”现象越来越少,这无疑是我国教育的进步。然而,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容易被教育者忽视的教育暴力现象,那就是教育“软暴力”。这类暴力行为对学生的伤害毫不亚于“硬暴力…  相似文献   

14.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虚化现象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倡给学生搞综合素质评价,然而在很多学校却存在着"实抓德育"与"虚搞评价"的不合拍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认识上的误区--重视"评价体系"的甄别功能,忽视其导向功能;操作上的误区--学校的德育运行体系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接轨;评价中的误区--学校的评价指标与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不接轨.针对这三方面原因本文分别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使法学本科教学呈现应试化趋势,这不是法学教学的应然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法学教育的人文品格,采取相应对策,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即”和“既”是古汉语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词,音、形、义比较相近,却又有很大区别。通过“即”与“既”字形差异、用法差异和语法功能演变三个角度辨析,分析“既”与“即”虚化过程的清晰轨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课堂提问犹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提问中的"虚化"现象已逐渐显山露水,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免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8.
严卫林 《青年教师》2007,(11):20-22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课堂提问犹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浮华背后,课堂提问中的"虚化"现象已逐渐显山露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免得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使法学本科教学呈现应试化趋势,这不是法学教学的应然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法学教育的人文品格,采取相应对策,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班现象”探析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班现象"的产生有着种种原因,它对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危害。因此,必须采取实行科学管理、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就业指导、改革就业政策、加强心理教育等五项应对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